重症医学科

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6月,是华南地区较早成立的综合监护病房(ICU),其主要功能是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生命支持,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进取,学科已经实现了从技术先进的高水平ICU到集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跨越,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是医院各专科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的强大后盾,并为全市、全省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定的救治保障。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专科临床特色学科属大型的综合重症监护室,设置先进的层流式无菌空调病房。除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外,还拥有多种先进设备,包括: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床旁连续血液净化设备(CRRT仪)、血流动力学监测仪(PICCO)、重症超声仪等,配备各种高档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无创高浓度氧合仪,纤维支气管镜、震动排痰机、降温毯等。根据临床学科特色,形成了重症呼吸、重症心脏、重症肾脏、重症营养等特色的亚专科医疗小组,收治的病种涵盖了内科重症、外科重症、神经重症及综合重症患者。救治各种重症感染、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大面积脑梗塞及脑出血急性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毒性脑炎、多发性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为主。开展以下现代ICU的几大核心技术:以体外膜肺氧合和机械通气为代表的心肺功能支持技术、床旁血液净化为代表的肾脏替代和液体管理技术、PICCO和重症超声相结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科室除了接收院内外危重症病人外,还承担着广州市乃至华南地区危重症的抢救、会诊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任务。重症医学科秉承“坚持实践,刻苦读书,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不断创新”的方针,强调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个体化施治,立足本职工作,紧跟世界重症医学迅猛发展的步伐,抢救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自2016年开始,科室逐步开展重症超声技术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并成立了快速反应ECMO小组,截止目前,已成功应用ECMO技术救治100余名患者,年均例数20-30例,其中VV-ECMO救治成功率达60%,VA-ECMO救治成功率达50%。在同等级医院中,ECMO成功救治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派出多名医护骨干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武汉新冠肺炎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等,多名成员获得了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5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广州市市局级项目7项,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参编论著5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自建科以来,成功举办数批《ICU医师进修班》、《ICU护理进修班》和CRRT培训班,已接受省内外进修医师、进修护士各百余人。2020年被评为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累计在培学员9人。自2018年开始承担大学本科生PBL教学,获得学生一致好评。自2016年以来多次承办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及美国重症医学会课程(MultiprofessionalCriticalCareReviewCourse,MCCRC)培训班。
详情

科室疾病

熊旭明
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急性肾损伤、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病的救治。
温德良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博士
擅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各种机械通气有独到的见解,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与氧输送监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的控制、以体外膜肺和机械通气为代表的心肺支持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张振辉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对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脓毒症及脓毒症心肌病的诊治及发病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
刘卫江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熟练掌握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床旁血液净化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谢长江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三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熟练掌握各种生命支持技术,具有良好的危重病诊断及抢救技能。熟练掌握机械通气、主动脉球囊反博以及CRRT等各种血液净化诊疗技术,对血流动力学监测良好掌握,擅长脓毒症及各种重症感染的诊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肺复苏CCF是什么
2024.01.03
心肺复苏时CCF(胸外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是需要关注非常重要的指标,指的是胸外按压占整个心肺复苏的时间比值,所以CCF首先是一个比值。要了解CCF的意义,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循环,保证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例如大脑、心脏的冠脉有效血液循环。所以心外按压的时间,对于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是在进行心外按压的时候,又不得不在有些情况下来停止,比如人员的更替。要求至少5个循环、2min的心肺复苏以后,必须进行人员的更替。这是因为时间再长,进行心外按压的医务人员效能会降低。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有时候不得不要建立人工气道,也就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在此时也得终止心肺复苏。另外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电除颤的过程中,无论是去评估病人的心率、节律以及进行充电除颤的过程中,都不得不终止胸外按压。5个循环2min的时候,会对病人的呼吸、心跳重新进行评估,以及病人ROSC以后都要进行评估。这些动作都造成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因为胸外按压对于脑、对于心脏的灌注非常重要,对于它的比例要求至少达到60%,最好能够达到8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器官灌注,这也是心肺复苏CCF的意义。
滕琰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15.86万
64
气管切开后遗症
2023.12.08
气管切开后,远期有可能出现后遗症,但是发生的概率都不是特别高。 1、气管狭窄:因为长期气管切开套管的因素,出现肉芽组织,支气管黏膜内膜的损伤,从而导致气管狭窄,支气管功能受损,廓清能力变差,容易发生肺炎感染的情况。 2、疤痕:因为颈部需要有造瘘口,切口如果恢复之后都会出现疤痕。 3、其他:因为手术损伤患者的喉返神经或者甲状腺,就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的问题,当然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都是极低的。
王常永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4270
102
女人喝酒好吗
2023.12.04
如果喝酒过多或者是频繁喝酒,对身体不好,主要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血糖水平,喝酒过多还可能会诱发肥胖、脱水、皮肤受损等,但偶尔少量喝酒,比如喝葡萄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刘志勇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
4625
44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