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科

科室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全科医学科)工作始于1966年,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于2009年1月,综合科病区开始正式运作。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扩大规模,经医院党委同意于2020年7月28日正式成立了国际医疗部一区,综合科又称为国际医疗部二区。2023年10月31日根据医院发展规划需要,科室名称变更为全科医学科,是全国中医全科的重点培训基地,中西医结合学会慢阻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广东省全科医学委员单位,国家心血管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及质控单位分中心。目前科室拥有医生7人,护士2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博士生导师一名,硕士生导师二名。设有两个病区,一区12张,开放8张,二区34张。年收治病人约1900人次,门诊诊室6个,3个岭南门医诊室,门诊量约2.1万人次。肩负门诊、病房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本科室病种较多,涉及内、外、妇、儿、骨、肿瘤等各专科,临床教学培训包括本科实习医生、研究生、进修医生、专科医师的培训以及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科后成立了陈镜合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在陈教授“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优势互补”的“现代中医”学术思想指导下,以医院国家重点专科、区域中心为依托,采用多专科协作的现代中医综合诊疗模式,为患者打造“五心”,即爱心、专心、精心、细心、热心,医疗照护体验,提供多元化、个性化诊疗服务的模式,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患者,成功救治老红军、中央党校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企业家、国际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等社会知名人士,深受患者好评。依托全院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名医工作室的医疗技术力量,专设了国医大师、国家级和省级名中医会诊通道,采用预约诊疗、名医会诊、绿色通道、全程导诊、床旁结算等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医疗模式;全科和专科相结合,以中西医优势互补为理念,充分发挥岭南医学特色,为人民健康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病区特需病区和干部保健病区,在治疗患者呼吸道疾病,传承了ICU及刘小虹广东省名中医的学术经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及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传承了我院岐黄学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冼绍祥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HFCU诊疗心衰重症和心肌病方面经验,对于各类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及疑难危重病诊治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结合一系列治疗心衰不同阶段的院内制剂,形成了心力衰竭患者全程化管理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在糖尿病诊疗方面,继承了开科主任杨小红教授经验,形成了糖尿病逆转的诊疗方案,使很多糖尿病患者受益。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科室形成了呼吸与心脏交叉方向、肿瘤心血管方向、心肾交叉方向等专科交叉方向诊疗组,根据患者需求建立个性化的优效MDT会诊模式,推进疑难病的名中医多学科会诊平台。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及糖尿病三个方向,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双心”理论指导探索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ALOX15/SPMs介导的T细胞免疫调控及温胆片的干预作用》、《益气活血解毒方对慢性心衰的DC-exos-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基于胰岛局部GLP-1系统和β细胞去分化探讨加味桃核承气汤对胰岛功能的保护机制》,省自然基金4项。开展系列临床研究,如利拉鲁肽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I期临床研究项目、心阳片和心阴片在健康志愿者空腹给药条件下体内暴露物质临床研究、温胆片片在健康志愿者空腹给药条件下体内暴露物质临床研究等。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其中SCI中科院JCR分区Q1论文2篇。指导研究生数十名。研究项目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特等奖、二等奖。获得中国科学主办的“自强自立,青春向党”青年演讲大赛在科研攻关和科研精神组中获得三等奖。2020年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的中医特色技术个案比赛荣获二等奖。曾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查房观摩一等奖、临床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科室副主任袁天慧入选2020-2022年度中国科协-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岐黄学者、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B岗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菁英人才培养对象。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薏芽健脾凝胶要长期服用吗
2024.05.20
薏芽健脾凝胶不要长期服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使用,以防引起身体不适。
王宝凯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3986
44
赤豆补血吗
2024.05.10
赤豆即赤小豆,赤小豆是一种食物。赤属红,红就可以入血,所以赤小豆能够补血有一定道理。这是从比类取象上来考虑。但是真正的赤小豆补血作用并不是很强。赤小豆最主要是以清热利湿为主,能够利下焦的湿。所以临床当中用赤小豆补血,一定要配合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大枣或其他的补血之品,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而赤小豆皮也是红色的,也有一定的补血之功,但是它补血之力非常弱,整个赤小豆还是以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为主。所以临床中用赤小豆补血的时候非常少,虽然五红汤里边有赤小豆,但是从中医的药理上来说,赤小豆补血的功效并不是很好。它和大枣这一类的补血之品,功效相差甚多,所以临床中不能单纯用一味赤小豆进行补血。
逯俭主任医师中医科
18.14万
95
如何去宫寒
2024.05.07
宫寒一般会引起小腹隐痛、月经不调、四肢发凉等,可以用温经散寒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如艾附丸、桂附理中丸等,进行温补脾肾、温经散寒,达到去宫寒的作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忌抑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多吃富含白蛋白以及维生素的食物,才能达到较好的去宫寒的作用。
朱清静主任医师中医科
9.36万
1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