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46位医生
科室介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50年代,心血管内科是国家教委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1994年)、硕士学位(1986年)授权点,1997年心血管内科研究室被审定为学校重点实验室,2000年被批准为心血管内科中心。2005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心血管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05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心血管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2006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心血管内科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7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2008年心血管内科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器官衰竭防治”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单位,同年该科成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211项目“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学科”。

2010年被广东省卫生厅批准为省重点临床专科,201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冠脉介入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2012年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内科展开床位100余张。目前已形成一个由专科病房、CCU单元、无创性诊断中心、介入诊治中心及实验室组成的结构完整、设施精良、诊疗技术先进、医教研全面发展及团结协作的学科,具有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和精通本专业技术、事业心强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承担省内外心血管病人的诊疗及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与抢救任务,在心血管系统重危症救治、心血管介入性诊治及心血管无创性检查等方面处于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内科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导师7名,硕士导师4名。医疗主系列研究生比例85.7%,其中博士比例占64.3%。5名成员分别在全国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或广东省医学会专业分会担任委员和/或主任、副主任委员,14名成员担任国内数十种医学核心期刊编委。

心血管内科与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已聘请美国、日本等国4名教授为该科客座教授。先后有14名临床骨干前往美国、日本留学1-4年并学成回国,学科与国外多所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和日本金泽大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使学科的诊疗水平、研究方向、科研方法能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持同步。

截止到2012年底,心血管内科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获得了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含氟碳气体微泡造影剂)证书、国家生物制品II类新药(含空气微泡造影剂)证书和优秀国家发明专利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医疗成果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共获各项基金42项,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973重点项目子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科研基金总额为1300余万。

近4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统计源期刊共发表论文全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包括了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杂志Circulation,EuropeHeartJournal,CardiovascularResearch,CriticalCareMedicine等高水平论文,整个学科获得的奖项、基金和论文档次和数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领先行列。

心血管内科设备先进,检查项目齐全,现有先进的双C臂数字减影X光仪、PET-CT、MRI、双源螺旋CT、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仪、运动负荷系统、动态心电及血压分析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经皮心肺支持系统、冠脉血管内超声仪(IVUS)、FFR、动脉硬化检测仪、Carto和Ensite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64道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起搏分析仪等高档设备,可以满足心脏内科介入和无创检查的需要。

科室擅长
高血压
心绞痛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炎
心肌缺血
高脂血症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心动过缓
心脏病
房室传导阻滞
房性心动过速
扩张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
继发性高血压
肥厚型心肌病
室上性心动过速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感染性心肌炎
慢性高血压
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收缩期高血压
舒张期高血压
特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