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

科室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于1989年组建,在两代学科带头人张训教授、侯凡凡教授的领导和建设下,学科发展迅速,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中心、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199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科室。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学科,2001年成为解放军肾功能衰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2013年成为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内科由专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和肾脏病实验室三部分组成,专科病房拥有床位100张;血液净化中心拥有血透机、血浆置换机及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仪等60余台。肾脏病实验室由“肾脏病理学”、“肾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七个功能实验室,能完成从核酸到蛋白质水平的基础研究,实验室实行对外开放,2000年以来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名,培养国外学者(进修1年以上)5名。肾内科带头人侯凡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等,获总后勤部“科技金星”称号和第七届“丁颖科技奖”。近年来,学科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及并发症的防治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专科特色,开发、推广了一系列新业务新技术。一、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丰硕1、用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策略。我国进入尿毒症的慢性肾脏病人数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而目前有条件接受透析和肾移植的患者尚不到尿毒症人群的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是目前证据较多的能够保护肾脏、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药物,但对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数医生因顾虑疗效和安全性而放弃上述药物治疗,致使目前80%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未能接受有效治疗。侯凡凡教授和她的团队通过目前认证度很高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循证医学(RCT)研究,证实ACEI能有效延缓晚期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其发展至尿毒症的危险性降低43%。在有效监控下,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服用ACEI的不良事件率与服安慰剂相仿,从而突破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不能用于晚期慢性肾脏病的传统治疗禁区,使更多患者慢性肾脏病进展得到延缓。成果于2006年1月发表在医学类影响因子很高的国外期刊NEnglJMed(IF44.016)。该杂志配发社论,称“是改变我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的时候了”。论文发表后10个月,被25个省、自治区的49家医院推广应用。被国家教育部评为“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此外,她和她的团队还通过循证医学研究,首次证实采用“个体化滴定”的方法逐步增加ACEI或ARB剂量能很大限度地减少慢性肾脏病的蛋白尿,“抗蛋白尿剂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目前临床实践采用的常规剂量。该项研究不仅为肾脏保护提供了新方法,同时用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控制蛋白尿应作为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重要目标。2、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早期使用促红素纠正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KD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并使近20%CKD患者已存在的左心室肥厚逆转,为防治CKD的左心室肥厚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3、通过对58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证实PTCA加支架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CKD患者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提高5年生存率。4、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组织,项目参与单位协作,在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协助下,采用抽点调查的方式,对收治病源覆盖我国东、西、南、北、中部6个地区的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12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所有CKD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国内有代表性的资料库;揭示了我国CKD患者CVD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针对我国CKD患者的特点防治CVD提供了依据。二、对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提出了新观点慢性肾衰(CRF)和透析远期并发症是慢性肾衰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国家为此每年支付的医药费用高达38.0亿元。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故缺乏有效防治方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全国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10年存活率达35%。1、阐明β2M淀粉样蛋白选择沉积于骨关节组织的机制,提出原位修饰学说并得到国际承认;发现、克隆了人关节滑膜细胞AGE受体并证实其介导DRA的组织病变;根据国人数据建立了DRA无创诊断方法并证实其早期诊断价值;首次证实肼类化合物阻断β2M的AGE修饰,为防治DRA提供了药物干预靶点。2、通过研究尿毒症患者免疫缺陷和感染并发症:揭示了CRF单核、淋巴、NK、红细胞免疫缺陷的机制,首次证实调理素-调理素受体缺陷是CRF单核细胞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CRF并发的结核提供了早期诊断方法,制定了预防治疗指征,使结核发生率由4.7%降至0.76%。首次调查了国人CRF金葡菌携带率及其与透析病人菌血症的关系,对慢性携菌者预防治疗使金葡菌菌血症发生率降低67%;根据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半定量评价,制定了肝炎标志物阳性肾移植受者术前筛选标准,使术后肝功障碍发生率由23%降至3.2%。三、在急性肾衰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APACHEⅡ积分大于29的复杂性急性肾衰的抢救成功率达25%;曾7次派出医疗组参加中央、省市组织的重大抢救,被中央保健局誉为“有胆有识”。四、成功研制治疗慢性肾衰竭新药—尿毒清,获国家新药研制三等奖,并获国家新药证书,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的治疗。以上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共1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详情

科室疾病

张训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肾内科第2名
擅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侯凡凡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院士
博士
博导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肾内科第2名
擅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肾脏病的诊治;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
蒋建平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肾内科第2名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娴熟掌握肾穿刺活检术,腹透管置管术、复位术技术。以肾穿刺活检术、透析病人肝活检术、危重急症病人救治、连续性肾代替治疗(CRRT)、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方面为专业特长。
周秋根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博士
副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肾内科第2名
擅长:一直从事肾脏病医、教、研,擅长慢性肾炎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及其他风湿免疫病伴发肾脏损害;高血压病肾脏损害;妊辰并发肾脏损害;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的一体化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抢救治疗。
梁敏
主任医师肾内科
三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肾内科第2名
擅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损害(包括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的诊断与治疗。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与肾替代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尿蛋白0.3g/天是存在蛋白尿吗,怎么治疗
2024.05.06
尿液检查显示尿蛋白0.3g/天,这个量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患者存在蛋白尿,属于轻度蛋白尿,量不是很大。如果出现尿蛋白达到了0.3g/天,首先要确定引起蛋白尿的具体原因,因为引起肾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相关的疾病只要能够伤到肾脏,就有可能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导致肾脏病的发生。所以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要先确定具体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可能要着重控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狼疮性肾炎需要治疗狼疮。当患者的尿蛋白达到0.3g/天时,给予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如给予降压药,包括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这一类降压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此外,现在还有另一类药物可以选择,如SGLT2的抑制剂,也就是列净这一类的药物,也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杨冰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1.78万
53
肾到底在哪个位置,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4.02.04
肾脏是一个生活中总是被提及的器官,同时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伙,承担着人体内的重要任务——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平时说得这么多,你真的知道肾脏究竟藏在哪里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今天刷到我你可算是来着了。
刘志娟主任医师急诊科
3809
11
肾病综合征没尿是不是就是尿毒症了,怎么办
2024.01.19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血症,低于30g/L,水肿以及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如果水肿比较严重,尿量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了少尿或者无尿的状态。少尿是指每24h<400ml尿量,而无尿是指24h<100ml的尿量。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达到无尿或者少尿的状态,并不是进入尿毒症期,血中的肌酐很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稍微高于正常范围。此时的治疗就需要进行机器来脱除水分的处理,也就是采用血液滤过或者普通的血液透析来进行脱水治疗,来代替肾脏排出水分的功能。使机体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使肾病综合征得到明显的缓解。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损害,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水分和毒素在体内聚积,出现血中急剧升高的肌酐,也就是>707μmol/L。肾病综合征出现无尿状态,绝大多数是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是意味着就是尿毒症。
彭涛副主任医师肾内科
17.40万
9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