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科

科室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组建于1962年,经60余年来发展,已成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知名的传染病学科,曾在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具备国家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参加多项临床试验。目前,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正在向校及省级重点学科的目标迈进。全科年门诊量2018年达到18975人次,年收治患者为3000余人次,病种多达20余种,其中约50%以上为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病,治疗效果显著。该科是黑龙江省少数几个能够进行YMDD变异及HCV基因分型的科室,这对乙、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布氏杆菌病、肝吸虫病、感染性腹泻、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治,该科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毒性菌痢的患者可达到100%治愈率。全科共由2个病区组成,共有床位170张。现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医生系列20人,分成2个医疗单元;护理系列26人,分成2个护理单元。医疗系列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3名。科室医疗人员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级6项、市级1项。全科共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于SCI文章4篇,在《中华传染病病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肝脏》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传染病学》《重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北方常见传染病防治》《老年内科疑难病症鉴别诊断与治疗》的编写;已参与研究的课题有“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注射用重组人胸腺素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Ⅲ期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评估替比夫定600mg片剂治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的Ⅱ期临床研究”。
详情

科室疾病

梁明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9
去咨询
博导
博士
教授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5名
擅长:各种病因(病毒性肝炎、酒精、肥胖、药物、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中毒以及不明原因)导致的肝病(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各种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的发热、艾滋病的诊治。
康鹏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60
去咨询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5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各种不明原因肝损伤、脂肪肝、肝肾综合征等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赵勇华
主任医师艾滋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0
去咨询
擅长:艾滋病、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阻断、梅毒、狂犬病、破伤风、病毒性肝炎、新冠病毒感染、新冠肺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布鲁氏菌病、伤寒、细菌性痢疾、肝脓肿、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发热类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
于建武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0
去咨询
教授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5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出血热、发热、发疹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以及各种类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布氏杆菌病、肝肾综合征、伤寒等病的诊断和治疗。
颜炳柱
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三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60
去咨询
博士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病科第5名
擅长:各种感染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治,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肾综合征出血热、布氏杆菌病及感染性发热等,尤其是对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炎病毒所致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肝不好吃什么调理最好
2024.02.04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解毒、代谢等多种功能。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调理肝脏,改善肝功能。 1.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肝脏修复和再生的基础。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有助于促进肝脏修复。 2.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B、C、E等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粗粮、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植物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E。 3. 控制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可能导致脂肪肝。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坚果等。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减轻肝脏负担。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保持水分充足: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功能,加速毒素排出。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总之,肝不好时,应注重饮食调理,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保持水分充足。同时,遵循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颜炳柱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4726
252
什么是戊肝
2024.01.17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为2-9周,平均为6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是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加深、黄疸,少数可伴有发热。这些症状与其他肝病急性期的症状难以区别,持续1-2周。戊肝大多表现为急性肝炎,少数可进展至肝衰竭。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十分常见,但多数没有症状或仅造成轻微发病,经常漏诊。戊肝尚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急性戊肝多为自限性,可完全康复,急性戊肝患者的治疗以隔离、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禁止应用有肝脏损害的药物。而对于免疫低下、肝衰竭的患者,宜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多数戊肝患者都会自然痊愈,可在3个月内达到临床康复,通常不会进展为慢性肝炎,死亡率较低,在1%-5%。而特殊人群,如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时,容易进展至肝衰竭,死亡率可高达10%-40%。
康鹏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13.24万
5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