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

肿瘤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概况】广东省中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肿瘤病临床诊治工作,1992年正式成立肿瘤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为国家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基地科研协作单位、卫生部首批“全国规范化疼痛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单位,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无痛示范病房”、“CINV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广东省肿瘤专科护士唯一中医培训基地。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壮大,诊疗手段不断丰富,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全国一流的中医肿瘤专科。现有病区4个(包括大德路总院,芳村医院,大学城医院,总床位数176张)、三个肿瘤专科门诊(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分院,澳门科技大学)、2个名医工作室(国家级、省级各1),还配备有国内一流的肿瘤放射治疗室、放射介入治疗室和中医药肿瘤分子实验室,拥有中医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2个研究团队。依托我院先进诊疗设备(包括PET/CT、速锋刀等,专科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雄厚技术力量的相关科室(如外科、病理科、影像科、介入科等),专科具备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能全面开展有关恶性肿瘤的诊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年门诊量近13万人次,出院患者1.1万余人次。2018年获评“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人才梯队】专科有医护人员143名,其中医师41人,正高7人,副高15人,中级12人,博导3人,硕导6人。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指导老师1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2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校级培养对象各1人,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2人,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1名。跟师国医大师5名。专科为10余个国家级学会副主委单位,4个省级学会主委单位,已形成结构合理、在业内有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专科特色】专科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形成了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优势病种,制定了全程、规范化、个体化开展对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即在不能从化放疗获益的晚期患者以单纯中医药替代治疗,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以减症或减毒、增效的补充治疗,老年人、体力状态差患者的替代治疗,中医药与介入治疗(如消融)的补充作用,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药物联合以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术后或放化疗后中医药的维持治疗,高危人群(癌前病变或“无瘤”患者)的治未病等方面,中医优势明显,临床获效显著。目前科室运用和开发了40余种特色疗法及20余种院内制剂,如消积饮、正抑瘤口服液、扶正抗癌方等,并深入开展机制研究。【科研成果】曾任“八五”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副组长单位,主持“九五”攻关课题“莪术油微球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专科为国际合作项目加拿大TerryFox癌症研究基金项目协作单位。2014年至今,专科共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7项、厅局级31项,院级课题12项,国际合作1项。主持国家、省级行业标准各1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主编肿瘤专著9部,副主编2部,参编6部。在包括JAMAOncology、JCO、Scienceadvances等在内的期刊发表SCI论文81篇,29篇影响因子>5分,最高影响因子31.77,累积影响影子403.51,国内核心期刊81篇。相关研究成果在包括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SocietyforIntegrativeOncology(SIO,肿瘤整合医学学会)、ANNUALInterdisciplinaryConferenceonSupportiveCare、HospiceandPalliativeMedicine(姑息医学年会)、ASCO等交流。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3项。获8项国家专利。【专科影响力】专科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专业委员会等10余个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与整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放疗物理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基地科研协作单位,卫生部首批“全国规范化疼痛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单位,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无痛示范病房”、“CINV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近年来,专科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SKCC)、美国UCLA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英国Cardiff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院(UMCU)合作,开展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专科各位专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包括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SIO(肿瘤整合医学学会)等交流研究成果。专科利用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中医特色明显的优势,以4个学会为平台,每年定期举办“肿瘤中医药治疗新方法、新技术学习班”,为省内外医院培养中西医诊治肿瘤人才。放疗科为全省放疗人才的培养基地,亦为南方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和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习基地。自2013年以来我专科被广东省护理学会评为广东省肿瘤专科护士唯一中医培训基地,接受来自省内各家医院主要为西医院的专科护理人员进修学习中医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专科影响力不断扩大。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直肠癌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中药
2020.10.27
中药治疗可以贯穿直肠癌治疗的全程,包括术前术后,术后患者可以进食的时候就可以吃中药了。术后的患者多有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因此使用中药治疗主要根据中医辩证,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为治法,达到补益气血、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及化瘀止痛的作用。临床上广泛认为,肿瘤术后5年可以称为治愈,故建议中药可坚持服用到5年,当然,如5年后仍出现阴阳失调的状态则可以继续服用中药调整。
柴小姝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4.10万
50
淋巴瘤分期
2019.01.28
淋巴瘤的分期用于指导治疗方案,与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是分为四期:Ⅰ期指的是病变侵及单一的区域淋巴结。所谓单一的区域淋巴结,举例如左颈部淋巴结被侵犯,无论是一个还是两个都属于Ⅰ期;Ⅱ期就是病变累及横膈的一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横膈指的是胸腔跟腹腔的分隔。举例如纵隔肺部淋巴结有受侵、颈部受侵,没有跨越胸腔和腹腔都属于Ⅱ期;Ⅲ期指的是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就是胸腔、腹腔淋巴结有受侵,无论受侵的淋巴结个数是多少,都属于Ⅲ期;Ⅳ期指的是病变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出现了肺、肝、骨髓等转移就属于Ⅳ期。各期患者按照有无症状又分为A和B两类,A是指没有症状的,B的症状包括6个月内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超过10%,原因不明的发热,38℃以上,还有盗汗,就是晚上出汗特别特别多的患者。
何春霞副主任医师肿瘤内科
9.98万
184
背痛是肺癌早期症状吗
2019.01.25
背痛主要和胸背部的疾病相关,包括腰椎病变、肋骨病变,以及肌肉病变。如运动时拉伸过度会引起背痛。健身时用力不注意会导致背痛。背痛也是肺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如肺内肿瘤侵犯胸膜、腰椎、肋骨,会引起疼痛。特别是侵犯胸膜和骨头,引起疼痛的比较多。所以背痛是肺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背痛症状,而皮肤、肌肉没有明显的外伤,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做CT或普通的胸片检查,尽早和普通疾病相区别。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并尽早切除,对患者有比较大的好处。
刘柏主治医师肿瘤内科
13.72万
470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