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中心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心脏中心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于2007年9月,是集心脏内科、外科、CCU及心脏导管室为一体的心脏中心,整合了心内科与心外科的技术力量,实现了心脏内、外科的全面联合,成功实现了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综合治疗的新型治疗模式,将心脏内、外科一体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征,合理施治,给病人一个合理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形成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减少了由于心脏内、外科间转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心脏中心得到长足的发展。科室现状与人才梯队集心脏内科、外科、CCU及心脏导管室为一体,开放床位162张,其中重症监护室开放床位20张。收治病人5000余人/年,心脏导管室心脏介入手术量1600余台/年,电生理手术100余例/年,冠脉介入治疗600余例/年。下设门诊、病房、心导管室、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学室。拥有重症监护病房及普通病房。自2007年9月心脏中心成立以来,在心脏中心主任、全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李彤教授的带领下,心脏中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注重人才培养,具有一支由老、中、青组成的合理人才梯队,拥有一批业务精良的学术骨干。现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高级职称医师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6人,硕士14人,在读博、硕士7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基金项目,获得市科委科技进步奖。2012年,心脏中心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医疗质量获得为天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医疗工作心脏中心分为心脏外科组和心脏内科组,其中:心脏外科组常规开展先心病矫治、全动脉化搭桥、ECMO辅助下搭桥、Hybrid手术、重症瓣膜病手术、术中同期房颤射频消融等特色医疗;并建立了ECMO治疗基地,在治疗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H1N1及重症肺炎及心脏外伤等方面取得了较高救治成功率,治疗效果良好。心脏内科组开展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及治疗各种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段:①冠状动脉造影;②冠脉球囊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③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④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本中心除治疗心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完成必要的医疗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心血管科危重症、疑难病症的救治工作:①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绿色通道,优化院内就诊途径,将急性心肌梗死的D-B时间缩短至100分钟,救治了大量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②完成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和呼吸机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PCI手术,③完成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IABP辅助下的紧急PCI手术。通过近10年的实践,心脏内外一体化医疗模式的优势已经体现出来,无论是心脏介入治疗还是外科的搭桥手术例数都在明显上升,获得了很好的临床和社会效益,为患者带来巨大收益。特色诊疗本中心在国内建立了一整套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体系,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100分钟内“一站式”救治模式,便捷、快速,减少了转运途中的风险,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大幅降低。拥有体外膜肺氧合(ECMO)基地,多次应用ECMO救治心脏停跳患者,起死回生。目前医院应用ECMO已救治了100多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外伤、心肺功能衰竭的垂危患者,救治成功率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此外,心脏内科组针对冠心病危重症患者,可在ECMO及主动脉球囊反搏和呼吸机辅助下行PCI治疗,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每年冠状动脉例数和冠状动脉例数,位于天津市前列。并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完成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引进新一代不需阻断血流的OCT(光学断层扫描)机器,为优化介入治疗效果提供帮助。心脏外科组曾完成四瓣同期置换手术,手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心脏外科组针对冠脉搭桥患者实施的全动脉化搭桥手术,术后恢复快,远期通畅率高,使大批患者获益;此外,心外科针对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效果全市领先,让很多患儿重获新生。对于多支冠脉病变,杂交(hybrid)手术是内外科医生联手,采用小切口搭桥并同时或则其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使患者痛苦小、获益大。本中心已完成此类手术十余例,技术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可进行各类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开展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等治疗,治疗例数在天津市名列前茅。对于近年来逐渐增加的心律失常病例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房颤治疗中,采取CARTO三维电标测技术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科研教学工作科研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室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心脏中心拥有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已培养研究生24人,其中博士生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0人;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研究领域涉及心脏病研究各个方面,将医、产、学、研紧密结合,深受各级领导好评。心脏中心实验室已完成课题共计10余项,省部级重点课题3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财政支持一千余万元;获得成果鉴定11项,其中国际先进成果4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1项。心脏中心作为天津市心血管药物临床药理学基地,参加多个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为我国循证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心脏中心还是天津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住院医师心脏内外科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并承担天津医科大学本科、硕士教学工作。硬件建设心导管室设有大功率全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冠脉内超声诊断仪,OCT,主动脉气囊反搏治疗机及其他配套设施,备有各种类型和规格的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材。超声心动图室现拥有先进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仪两台。除了开展常规的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外,还开展了心肌组织多普勒定量检查、经食道超声监测,心肌同步化治疗心衰的术前术后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心功能超声检测等多项技术。心电学室主要从事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治疗及研究,可进行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血压、12导同步心电图等各项心电学检查。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到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心脏中心推广CCU病房视频探视制度。按照规定,每日下午4:00~4:30患者家属在家属休息区,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与CCU内的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同时每位患者都会有医护人员陪在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及情绪变化,防止患者由于激动而发生危险。在保证患者治疗环境安静、干净和预防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满足了患者和家属通过视频“面对面”亲情沟通的心理需求,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详情

科室疾病

段大为
主任医师心脏中心
三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辅助和患者术后监护治疗、危重症患者的ECMO救治。参与完成了数千例心脏手术,包括新生儿心脏手术、心脏移植、动脉瘤等。
赖朝辉
副主任医师心脏中心
三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擅长:针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桥、心脏瓣膜病、心包炎、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痉挛、X综合征。隐匿性冠心病、心内膜炎、低血压、预激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动脉粥样硬化、直立性低血压。心内科相关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室上速)、高脂血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起搏器术后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肺炎,胸水。
吴鹏
主治医师心脏中心
三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手术及介入治疗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ECMO治疗重症心肺功能衰竭。
王辉
主治医师心脏中心
三甲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博士
擅长:冠脉介入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ECMO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非本院医生
于洪泉
主任医师心血管外科
三甲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教授
擅长:成人冠脉搭桥术、瓣膜成形手术、大血管手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胸外科手术。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率太快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2024.05.10
心率太快首先要分析引起心率快的原因,比如有的病人有甲亢,会引起心率快,有的人贫血也会心率快,有的人心衰也会心率快,要看病人具体的引起心率快的原因。还有些其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比如频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室速或者房颤、房扑,都会心率快。要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来进行处理。患者需要先要做心电图来看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律过速,还是其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比如甲亢引起来的心率太快或者窦性心动过速,可以给予降心率的药物,比如倍他乐克缓释片、比索洛尔。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降心率药物,针对窦性心动过速相对比较好,如果房颤、房扑病人的心率突然增快也可以用。但是病人不能自己用此类药物,需要在大夫的指导下去应用,要根据心率快的原因来具体用药。
韩艳副主任医师结构性心脏病科
8.59万
68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该怎么办
2024.05.07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心血管问题,指的是出生后动脉导管没有按照正常生理过程关闭,导致血液在心脏和大血管之间不正常循环。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在婴儿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内应该闭合,但如果未能闭合,就会出现动脉导管未闭。这一情况可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对于一些轻度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和随访,等待自然闭合的可能性。然而,对于那些存在症状,心功能受损,或其他问题的患者,通常会建议采取主动的治疗手段。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其目标是通过关闭未闭合的动脉导管,还原正常血液流动,减轻心脏负担。手术通常在婴儿期进行,有助于防止患者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心脏问题的影响。虽然一些患者可能在早期经历手术后获得良好的康复,但每个患者的情况是独特的。手术的成功和康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手术时机、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的复杂性。在处理动脉导管未闭问题时,患者和家庭应该积极与医疗团队合作,全面了解治疗选项,确保选择最适合患者特定的方法。
段玉印副主任医师心脏血管外科
9.16万
1
房间隔缺损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2024.04.01
房间隔缺损是最多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有缺损而叫做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其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介入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血管进行穿刺,送入导丝、导管到达心脏缺损部位,然后把封堵伞放进去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介入治疗由于不开胸,不经过体外循环,因此恢复比较快;2、手术治疗:另外一种方式是开胸或者是经肋间进行手术治疗,其优点是可以对无法介入的房间隔缺损进行治疗。治疗方式是对缺损的房间隔进行补片或者是直接缝合,补片主要用于缺损比较大的房间隔缺损,缝合用于缺损比较小的病变。无论是介入手术还是手术治疗,对于房间隔缺损而言都已经很成熟,不要担心。
孟自力主任医师心脏外科
7.35万
5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