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3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科室经过90多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医教研成绩突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科室之一。199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211工程”影像医学重点学科,学科点是国内最早建立博士点之一,2001年同神经内外科一起被复旦大学评为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17年评为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华放射学会主委单位,上海脑重大疾病智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功能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所在地。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中国神经介入区域培训和质控示范中心,首批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培训基地。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所在地。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放射科在中国最佳临床专科声誉度排名中位居前7,其中在2010、2012、2013年度名列全国第一,在上海医学情报研究所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2021年度“上海市三甲医院科研竞争力分析”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放射科专业齐全,拥有影像诊断、介入治疗、超声聚焦刀治疗、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已经形成神经、腹部、胸部、骨肌、脊柱与脊髓影像学、介入、放射组学、分子影像学等特色亚专业组,近五年学科每年诊治患者约60-80万人次。科室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设备齐全,拥有高场强MRI14台,包括术中导航专用3TMRI2台;拥有GE宝石、飞利浦256排等各类高端螺旋CT15台,其中移动CT3台;各类高端大型DSA11台及MR引导超声聚焦刀1台。拥有介入及海扶刀治疗的现代化手术室。科室目前人才梯度合理,拥有员工160余名,包括医师58名,其中主任医师17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23名,住院医师11名。医师组中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研究生学历者47名,硕士10名,学士1名;,近五年科室毕业博、硕士研究生共40多名。长期承担复旦大学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2010年创立了影像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加强住院医生培养,每年负责30名全国各地进修医生的教育。为全国输入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影像医学人才,建科以来培养并调往国内、外其他医院任正、副主任者近100名。科室核心成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发明三等奖”、“五洲女子科技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等奖项。科室近年来培养了多名青年人才。拥有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上海浦江人才(A类)2名,上海市杨帆计划1名,上海市医苑新星3名,上海市青年医师自主培养计划1名。
详情

科室疾病

韩芳
副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60
去咨询
博士
全国专科综合放射科第9名
擅长: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像学诊断(包括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肝脏血管瘤,肾癌,肾错构瘤等等),尤其是神经系统、腹部以及乳腺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包括胶质瘤,淋巴瘤,脑膜瘤,听神经瘤以及各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病变等)。
冯晓源
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全国专科综合放射科第9名
擅长: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如CT、MRI、DR和EBIS);对神经系统和胸腹部病变的诊断
张晓龙
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全国专科综合放射科第9名
擅长:擅长脑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脑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等。同时开展外周血管介入。
耿道颖
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博导
教授
全国专科综合放射科第9名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I研究;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如脑肿瘤、脑血管病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戴嘉中
主任医师放射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全国专科综合放射科第9名
擅长:放射诊断学和伽玛刀放射手术学;神经系统疾病的CT和MRI诊断以及脑AVM和脑肿瘤的伽玛刀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MRI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3.12.28
MRI检查有一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安排合理时间、避免金属物体等。 一、安排合理时间 为确保磁共振检查的顺利进行,请按照预约时间提前到达检查室报到。由于磁共振检查需要较长的时间,迟到可能导致延迟检查和诊断,从而影响治疗。 二、避免金属物体 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强磁场环境非常重要,因此一切金属物体都不能带入检查室。为了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请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1、不要穿着含有任何金属的衣物,也不要化浓妆。 2、去除假牙、发卡、手表、硬币、钥匙、小刀等含金属物品。 3、不要带磁卡、信用卡、手机等进入检查室,以免消磁。 4、体内有金属异物者(如心脏起搏器、支架、内固定材料等),请提前咨询医生确认是否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三、携带病历 在检查当天,请携带CT胶片、X线片等影像学资料供医生诊断时参考。 四、其他 1、在检查过程中,您需要静止平躺15~40分钟。对于儿童和不能合作的患者,应预先进行镇静处理;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应预先进行镇痛处理。 2、对于MRI增强检查,需要禁食至少4小时。 3、由于磁共振检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参考资料:张剑勇,李博,罗新乐主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防治200问[M].华夏出版社.2021.04
李康安主任医师放射科
4428
139
PET-CT是什么,为什么辐射小
2023.12.28
对于PET-CT检查,其中的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核医学的代谢、功能、分子成像的检查技术。而CT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主要能提供解剖结构的结构成像技术。而PET-CT是将两种技术同机融合,即将PET的代谢、分子、功能信息叠加在CT的解剖图像上。CT有辐射损害,但PET-CT检查辐射的实际总体水平较低,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示踪剂用量小及半衰期短:即所用PET成像的示踪剂18F-FDG,其用量较小,同时F-18的半衰期仅为109分钟,即在109分钟后,辐射变成原来的一半,24小时辐射几乎没有;2、低剂量CT:PET-CT虽然是全身的CT检查,但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低剂量CT,即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来控制CT辐射剂量,全身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只是正常CT的1/5。所以PET-CT的整个辐射剂量较小,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据统计是相当于做胸部、腹部普通CT的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剂量,所以1年内做1-2次PET-CT比较安全。
卜丽红主任医师PET中心
7.51万
62
CT检查哪些地方需要空腹
2023.08.28
CT检查需要空腹有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怀疑有消化道疾病时:人体的消化管道从上到下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以及大肠,当临床怀疑患者存在上述器官的疾病时需要做CT检查,这些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空腹准备。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消化管道里边会存在着食物残渣以及粪石,这些结构可能会干扰对邻近器官病变的准确定位以及定性判断,所以在检查前必须使这些空腔器官的内容物排除干净才能够进行检查;2、怀疑有胆囊病变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胆囊储存着胆汁,患者进食后胆汁会分泌出去,从而导致胆囊体积缩小,这样会影响对胆囊疾病的判断,所以在检查胆囊疾病之前也需要患者进行空腹准备,除此以外的其它CT检查可以不进行空腹准备。
郭永梅主任医师放射科
17.23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