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老年医学科)始建于1970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老年病科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老年病科是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连续8年获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老年医学专科全国提名,是具备较强学科竞争力的学术型临床特色学科。科室现有临床医生3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8名。科室目前拥有病区8个,床位200余张,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亚专科:科室不断夯实和完善老年医学临床诊疗特色,完善亚专科建设,重点强化老年消化、老年神经、老年心血管、老年内分泌、老年呼吸等特色亚专科建设。建立和健全亚专科研究团队,参与制定行业诊疗规范,大力推动老年疾病诊治新理念。努力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完善和特色鲜明的老年医学临床诊疗中心,着力打造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学术型临床团队,培养高层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梯队。科室特色:老年病科致力于不断提升老年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实力,高度重视亚专科医师队伍的锻炼与培养,建立了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学科梯队和学术队伍。在老年急慢性疾病及疑难重症的综合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老年多病共存、多重用药、老年综合征等复杂患者的综合评估、诊治、康复和健康管理。科研情况:科室负责承担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腾飞计划-强主体项目),承担国家“主动健康与老龄化”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市卫健委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许多高质量论文,其中SCI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或参加30余部老年医学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包括主编《老年健康与疾病100问》《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适老科技》,副主编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老年医学》《神经内科急诊》等,参编国家级老年医学专家共识6项。连续十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社区常见老年疾病诊治、康复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科技一等奖等。教学情况:科室是首批国家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上海市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批国家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老年医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多年来成功培养了许多优秀老年医学专科人才,完成16批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5名学员被评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学员。荣誉奖项: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复旦大学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先进共青团”“新长征突击队”“卫生局干部保健先进集体”“优质服务创新管理先进集体”“上海市卫生系统迎世搏文明岗”“上海市卫计委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专家团队:历届主任:高淦教授(1988~1994)、贺凤凤教授(1994~1997),程梅芬教授(1997~2001年),俞茂华教授(2001~2006年),张玉教授(2006~至今)。张玉主任为现任老年病科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副主任有黄延焱、周厚广、朱敏、张佳明、陈蔚教授。科室中心组学会任职包括: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消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老年病综合管理工作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内科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社区慢病管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等。张玉主任领衔的专家团队,正逐渐将华山医院老年病科打造成为上海领先、国内一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老年医学临床诊疗中心。
详情
张玉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教授
擅长:疑难、复杂、多病共存的消化系统疾病综合诊断和治疗,尤其老年常见及难治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息肉及恶性肿瘤、肝脏、胆囊、胰腺疾病等。
周厚广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及神经心理障碍等神经科和老年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神经痛、癫痫、周围神经病变、肌张力障碍以及中老年神经科疑难杂症等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黄延焱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教授
擅长:老年神经疾病及精神障碍诊治,尤其擅长老年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及老年痴呆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老年抑郁症、焦虑症及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陈蔚
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博士
博导
擅长: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擅长糖尿病综合治疗和血糖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老年人内科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综合诊治。
朱震
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教授
擅长:老年病,尤其擅长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诊断和治疗。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跳老是超过80次,没有太多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
2024.04.10
正常人的心跳一般是70次/分,在心跳70次/分的时候,心脏的负担最轻,如果心跳总是过快,比如经常超过80次/分,甚至90次/分,100次/分以上,心脏负担就会加重,心脏是因为想通过跳动次数增加来满足组织的需要,但是心脏的效率就会过低。心脏的效率过低,长时间心跳次数过高,心脏负担就会加重,会引起心脏功能的异常,所以如果心跳总是超过80次/分,就要考虑有没有心脏的负荷过重,比如全身血管状态,或者有没有动脉硬化、心脏本身的问题,要进一步检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所以心跳老是超过80次/分,没有太多症状,一定要重视。
黄世敬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1.82万
65
心率变异性正常意味着什么
2024.01.05
心率变异性是逐次心跳出现周期性变化的一个差异,反映的是神经体液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心率变异性正常就意味着体内的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脏、心跳逐次之间差异的周期性调节是正常的。导致心率变异性异常的因素具体如下:1、心脏本身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猝死和一些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一类的患者会出现心率变异性的异常,提示体内神经体液因素对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对心脏血管调节出现问题,这是心脏本身的问题引起的心率变异性异常最常见的一些情况。2、心脏以外的其他器官疾病:可以导致心率变异性异常,包括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糖尿病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的损害、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在心脏以外,但是均会导致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失控,也就是心率变异性不正常。
任延平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2.94万
1
血压197mmHg严重吗
2024.01.05
血压197mmHg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血压197mmHg属于高血压三级状态,是严重状态。另外,高血压包括急性起病状态及慢性起病的状态,而对于急性起病的高血压,往往会伴随靶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的相关损害,也是非常严重的状况。高血压病三级的患者建议治疗上进行生活方式改善,给予药物治疗,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必要时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高血压病三级、血压197mmHg的状态,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避免靶器官受到功能或器质性的相关损害。
刘涛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2.48万
9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