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南阳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从1953年引进我市第一台X光机起,经过50年发展,已成为豫西南最大放射影像与介入中心。普通放射与介入科室,注重影像新设备、新技术引进和数字化,拥有大型原装进口新设备如德国西门子数字胃肠、美国锐科DR、移动DR、荷兰飞利浦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院系统的大型PACS网络等使放射影像全部进入数字高清晰时代,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医学需要。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飞利浦血管造影机(DSA),拥有高精度大平板探测器、高分辨率、全功能的数字成像、减影系统,使介入诊断、治疗更为精确,更易于早期发现微小病变,对病灶定位更精确,诊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满足外周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以及非血管性介入等多学科的介入需求。适应于血管性疾病(血管瘤、血管畸型、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栓形成等),肿瘤性疾病(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术等),心脏冠状动脉疾病以及血管外伤的诊断及介入治疗。除大C常规DSA功能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XperCT软组织成像;2、旋转DSA、步进DSA功能;3、支架精显;4、三维重建、血管内窥镜功能、三维路图、三维与CT/MR图像融合技术;5、XperGuide实时介入穿刺导航:在透视条件下完成穿刺。放射科为南阳放射学会主委单位,南阳市放射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主任单位。现有放射与介入专业人员60余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每年派出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放射诊断与介入新技术,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并定期举办南阳放射影像与介入各类学术活动。承担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科大、河南医专、南阳医专等学校及我市各县市区影像与介入专业规培生、实习生、进修生培训。除日常各部位照片、透视、造影外,PACS网络使CT、MRI、DSA、RF、DR等数字化成像系统新技术与临床联络成网,使大量疑难杂症得以明确诊断。此外,被誉为第三医学的介入放射学技术,在我市开展30年来,接受介入放射诊疗的患者数万余例,涉及临床各系统并形成规模;介入放射诊疗技术具有疗效高、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使众多内、外科束手无策的疾病得以治疗,甚至达到立竿见影效果。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本着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面向全社会医院开放,满足临床需求。现开展的的介入诊疗项目1、头颈及神经系统: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术;急性脑梗塞的介入溶栓治疗;脑膜瘤的术前栓塞;头颈颌面部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鼻出血急诊栓塞术等。2、胸部及呼吸系统:肺癌、乳腺癌灌注化疗术;大咯血急诊栓塞术;肺栓塞肺动脉溶栓、取栓治疗、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术等。3、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⑴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⑵大血管及外周血管:Ⅲ型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四肢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⑶静脉系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布加综合症的介入治疗。4、消化系统:肝癌、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的灌注化疗栓塞;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栓塞、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PS);肝、脾破裂出血、肝血管瘤栓塞术;胆管癌、壶腹癌所致梗阻性黄疸胆道内支架植入及引流术、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术后吻合口狭窄扩张、食管、气管瘘支架封堵术;食道、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等。5、泌尿生殖系统:肾癌、肾上腺癌、盆腔肿瘤灌注化疗栓塞术、肾出血、产后大出血栓塞术;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瘢痕妊娠、不孕症的介入治疗。6、四肢骨肌肿瘤、外伤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等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MRI的优缺点有哪些
2023.12.28
MRI作为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特殊检查项目,在软组织病变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适合脑组织和神经疾病的检查。与X线和CT等传统影像检查相比,MRI是非射线成像,对人体干扰较少,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其优点还在于它可以任意方向切面扫描,容易显示病变的存在与组织结构变化。在成像时,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获取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然而,MRI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成像时间较长,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可能难以耐受。其次,MRI对钙化不灵敏,部分含钙病变难以显示。此外,设备投资较高,检查费用也相对较昂贵。最后,身体内植入人工器材特别是磁性金属器材的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在X线和CT检查时,关节滑膜的增生显示不清,但在磁共振尤其是增强磁共振检查时可以显示清楚。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或监控病情。 参考资料:张剑勇,李博,罗新乐主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防治200问[M].华夏出版社.2021.04
李康安主任医师放射科
3165
253
PET-CT是什么,为什么辐射小
2023.12.28
对于PET-CT检查,其中的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核医学的代谢、功能、分子成像的检查技术。而CT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主要能提供解剖结构的结构成像技术。而PET-CT是将两种技术同机融合,即将PET的代谢、分子、功能信息叠加在CT的解剖图像上。CT有辐射损害,但PET-CT检查辐射的实际总体水平较低,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示踪剂用量小及半衰期短:即所用PET成像的示踪剂18F-FDG,其用量较小,同时F-18的半衰期仅为109分钟,即在109分钟后,辐射变成原来的一半,24小时辐射几乎没有;2、低剂量CT:PET-CT虽然是全身的CT检查,但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低剂量CT,即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来控制CT辐射剂量,全身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只是正常CT的1/5。所以PET-CT的整个辐射剂量较小,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据统计是相当于做胸部、腹部普通CT的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剂量,所以1年内做1-2次PET-CT比较安全。
卜丽红主任医师PET中心
7.51万
62
CT检查哪些地方需要空腹
2023.08.28
CT检查需要空腹有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怀疑有消化道疾病时:人体的消化管道从上到下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以及大肠,当临床怀疑患者存在上述器官的疾病时需要做CT检查,这些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空腹准备。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消化管道里边会存在着食物残渣以及粪石,这些结构可能会干扰对邻近器官病变的准确定位以及定性判断,所以在检查前必须使这些空腔器官的内容物排除干净才能够进行检查;2、怀疑有胆囊病变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胆囊储存着胆汁,患者进食后胆汁会分泌出去,从而导致胆囊体积缩小,这样会影响对胆囊疾病的判断,所以在检查胆囊疾病之前也需要患者进行空腹准备,除此以外的其它CT检查可以不进行空腹准备。
郭永梅主任医师放射科
17.23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