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网站导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
医保定点

跑步机跑步和在外面跑有什么不同

杨云涛 副主任中医师 康复科
在跑步机上跑步,如同户外跑步一样,可以提高心肺活力,减肥塑形,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胃肠蠕动等。在跑步机上跑步相对于户外跑步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好处在于不受天气优劣、空间大小等情况的限制,随时可以开始运动。也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条件选择地调节跑步机的速度、坡度等,随时便捷地调整运动强度。有一些好的跑步机,能够显示运动参数和身体生命体征等,监控心率等生命体征。跑步机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因为跑步机的设置,有坡度和速度,这样形成的剪切力容易改变人体膝关节的受力习惯,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其次,室内的空气含氧量要低于户外,长时间运动会导致人体需氧量的不足,还有环境单一,人体容易产生运动疲劳等。
12422 410
2023-04-10

健身的人群可以吃牛肉吗

杨云涛 副主任中医师 康复科
"健身的人群,可以吃牛肉。健身人群的饮食,无论在增肌期还是减脂期,首先都应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否则除了有害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还难以长期维持,要适当摄入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以牛肉为主,注意是以瘦肉为主,少量搭配脂肪。\n中医学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健脾、强筋健骨之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筋骨酸软之人食用。吃牛肉尽量避免深加工,尽量减少摄入膳食胆固醇,应以炖、卤等为主,尽量少用炸、煎等饮食方法。"
播放语音
58450 80
2023-03-23

术后肠梗阻怎么治疗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手术后常出现肠蠕动暂时停止,妨碍肠道内容物的有效运输的情况,该过程常发生在术后3-4天,肛门出现排气或排便以后结束。一般认为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超过3天、开腹手术后超过5天未恢复肠蠕动者,即可诊断为术后肠梗阻。术后肠梗阻患者可以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1、营养支持治疗:肠梗阻由于进食受限,应根据病人既往营养状况、预计禁食时间、消化液丢失量等情况合理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对于没有或仅有轻度营养不良、或预计禁食时间短于1周者,既往有中、重度营养不良或预计禁食时间在1周以上者,应立即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在积极纠正内稳态后及时开始PN治疗;2、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并非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在选择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前,应通过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腹腔粘连程度及范围,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适用于具充分腹腔镜手术经验、既往手术史<2次、梗阻原因可能为纤维索带压迫,或继发于阑尾切除的简单肠梗阻;3、药物治疗:批准用于术后肠梗阻治疗的药物有爱维莫潘,是一种外周μ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不影响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4183 29
2023-03-03

放疗后出现肠炎怎么办?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消化道是盆腹腔放射最易损伤的部位,有约50%的盆腔放疗病人存在明显的影响生活质量的消化道症状,即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以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粪便持续性带血、里急后重、肛周疼痛、严重可伴有肠穿孔为主要症状,一般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治疗,改善不适症状。1、营养治疗:大部分放射性肠炎患者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大量营养物质经肠道流失,营养治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适当营养支持可使放射性肠炎患者获益。2、益生菌:放射性肠炎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被破坏以及不恰当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及细菌感染,并可促进细胞因子(如AIM2、ASC、Caspse-1)的表达,促进放射性肠炎的发展。有报道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黏膜修复及缓解腹泻等症状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可单菌株或多菌株联合使用,但还未证实多菌株联合使用疗效高于单菌株。3、抗氧化剂: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辐射可直接损伤dsDNA,也可诱导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损伤dsDNA。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氧化剂是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维生素,临床证实有效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及胡萝卜素。实验证实1,4-二氢吡啶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受辐射损害,但是它在线粒体内难于达到有效的浓度。4、黏膜保护剂:临床上将黏膜保护剂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主要药物有蒙脱石散、硫糖铝、铝镁加等,它们可通过口服或保留灌肠的方式使用,保留灌肠较口服疗效更佳。5、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utamine,Glu)是快速分裂细胞(如肠道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主要能源物质,过去有多项研究认为GLu有利于RE的肠道黏膜修复和(或)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但是近来有研究认为是否服用Glu并没有明显改善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黏膜损伤和症状。6、高压氧:受到辐射的肠管,黏膜及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肿胀管腔变窄及血栓形成引起肠管缺血缺氧。近年来高压氧被用于治疗放射性相关疾病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等。7、抗炎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放射性肠炎在国内有十余年时间,相关报道多认为水杨酸类抗炎药是有效的,但缺乏客观系统的临床数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主要有曲安奈德、布地奈德等,临床试验中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大多处于临床探索阶段。
4443 94
2023-03-03

癌性肠梗阻十大治疗方法更新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癌性肠梗阻(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胃肠道肿瘤和盆腔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适症状多,梗阻部位常为多发,手术切除可能性小,病情危重,预后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治疗非常困难。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常常表现为:大多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为不全性肠梗阻。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初始症状通常为间歇出现可自发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发作时通常仍有排便或排气。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恶化为持续性梗阻。后期,病人体温升高,腹胀更加明显,肠管扩张后肠壁增厚,渗出增加,如病情继续进展,病人腹痛可转为持续性腹痛阵发加重的肠缺血绞窄表现,甚至出现肠穿孔、感染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梗阻程度、病变类型、肿瘤临床分期及总体预后、之前和未来可能进行的抗肿瘤治疗及患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等。须根据患者的预后、肿瘤的生物学以及最重要的方面--生活质量,权衡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推荐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手术为主要手段,但对手术治疗后可能预后不良的患者,如肿瘤腹腔内广泛播散者、一般状况差者和大量腹水者则不应常规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癌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复杂,临床中需量体裁衣制订个体化方案。中医药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但在MBO的姑息治疗中如何应用,如何规范地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报道并不多见。目前,在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有:(1)能否行手术治疗,手术的风险与获益如何;(2)可否行内镜及放射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3)如何有效实施肠腔减压;(4)哪些方法可以尽快控制症状并疏通梗阻;(5)MBO并发症治疗、营养治疗及中医药治疗该如何应用。现依据常用的疾病诊疗规范与指南,检索当前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归纳总结如下,以期为该患者群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MBO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目前尚没有公开发布的MBO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获益的适应证标准或指南。研究表明,有可以触及的腹部肿块、腹水、非孤立性复发或转移、多处肠梗阻、肿瘤进展、患者临床状态差等都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手术治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生存期而不是生活质量。一般认为,手术治疗不能常规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仅可有选择性地用于某些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预计生存期短,且手术并发症率、死亡率高,不能改善生活质量者,手术不是合适的选择。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粘连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局限肿瘤造成的单一部位梗阻以及对进一步化疗可能会有较好疗效的患者(化疗敏感者)手术较为适合。2、内镜及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内镜及放射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在MBO诊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胃造瘘引流(PEG)可控制90%肠梗阻患者的恶心与呕吐,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包括大块肿瘤、门脉高压和腹水、以前曾行上腹部手术、活动性胃溃疡以及凝血障碍。近年来自膨胀金属支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最小侵入性替代治疗恶性结肠阻塞的方法,且具有一定的益处,包括住院时间减少,较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等。目前已有多个中心大宗病例的报道金属支架治疗梗阻的有效性。放置支架的禁忌证包括多处梗阻以及肿瘤腹膜转移。与急诊手术相比,它可以提供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低的死亡率,显著较高的原发性吻合率和避免造口。3、药物治疗当无法通过手术或介入来直接缓解梗阻时,药物治疗对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姑息治疗推荐结合症状管理,情感支持,针对性护理,并过渡到门诊治疗。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恶心和疼痛,同时减少肠水肿和胃肠分泌。(1)止痛药:疼痛控制是MBO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肠道扩张、分泌物刺激、肠道水肿可导致疼痛的急性发作。MBO患者因为口服受限,非肠道阿片类药物是最佳的初始选择。疼痛控制需要个体化应用,对于初始治疗的患者多从低剂量开始逐渐过渡至合适剂量。在肠梗阻得到缓解的患者中,可根据每日吗啡当量剂量向口服阿片类药物过渡;对于疼痛缓解患者要并进一步调整剂量,合理减量。对于梗阻未缓解的患者还可选择经皮和舌下给药,以及持续的自控镇痛(PCA)泵;芬太尼透皮贴剂是可选的经皮给药之一,但其在含有脂肪组织的区域使用效果最好,此类MBO患者多表现为恶病质,脂肪组织菲薄,限制了其使用。(2)恶心、呕吐的发生是由于胃壁迷走神经纤维的激活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刺激引起。最近的共识指南推荐氟哌啶醇作为MBO患者恶心的初始治疗。其他种类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也可作为选用药,但多数可能由于对其他受体类型的作用而引起额外的副作用。D-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已被证明对治疗晚期癌症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有效,但作为促动力药,完全性MBO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因其可能加剧绞痛、恶心和呕吐。奥氮平,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在控制MBO患者恶心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对糖皮质激素和氟哌啶醇等治疗无效的患者,添加奥氮平可显著减少恶心和呕吐。昂丹司琼,可通过静脉、舌下给药的5-HT3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是住院患者常用的止吐药物,是强效的止吐剂。托品司琼是5-HT3受体变构抑制剂在单独使用或与甲氧氯普胺联合使用时也有明显疗效;格拉司琼在MBO中的作用需要更具体的研究。虽然氟哌啶醇仍然是首选,但联合用药可减轻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发生。联合使用作用于不同部位的止吐药比单药更加有效。其他的止吐药有抗组胺类和酚噻嗪类。(3)抗分泌药物是不可手术的MBO的主要药物。其主要机理为:减少分泌物和肠水肿,主要包括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PPIs)、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较好地控制恶心、呕吐症状,减少胃肠道分泌量。其作用机制包括收缩内脏血管,减少肠和胰腺分泌(通过抑制VIP),减缓胃排空,减慢平滑肌收缩。奥曲肽可加快鼻胃管的移除,肠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奥曲肽的疗效在治疗的前三天(1-5天)最为明显,如果临床无改善,如鼻胃管引流量无减少,应停止用药。对于奥曲肽治疗有效、预期生存期>1个月的MBO患者,推荐使用长效奥曲肽。(4)抗胆碱类药物:抗胆碱能药也能减少分泌物,被认为是二线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疗效较低,而且有恶化认知功能的副作用,但对那些不能忍受其他治疗副作用的持续症状患者有益。东莨菪碱,在美国也被称为氢溴酸氢莨菪碱,因为其可以过血脑屏障引起相关副作用故应避免使用。丁溴东莨菪碱(hyoscinebutylbromide)的季铵盐制剂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可以使用。国内常用山莨菪碱。(5)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肠梗阻中有潜在的益处,首先是其止吐作用,其次能减轻肿瘤及神经周围的水肿,促进肠道对盐和水的吸收。糖皮质激素和H-2阻滞剂或PPIs联合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和经济的选择。PPIs和H-2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胃分泌物的量来减少胃胀、疼痛和呕吐。糖皮质激素与利尿药联合使用可加强肿瘤及肠壁水肿的控制;临床实践中“抗分泌+止吐+止痛的”铁三角”联合较为常用,若症状不改善可加用地塞米松。4、肠道减压治疗:减轻肠道内压是阻断肠梗阻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措施。极高位的肠梗阻可以通过胃管或者空肠管的负压吸引来获得胃肠减压,改善肠壁的血运状况,为减轻肠壁水肿、恢复一定程度肠道功能奠定基础。如果肠梗阻的部位较远,胃管引流形成的负压不能很好地传递到梗阻部位的近端,造成治疗无效,而利用肠梗阻导管,因为其远端的水囊的配重,将肠梗阻导管逐步漂浮于梗阻部位上端,从而实现梗阻部位的有效减压。需要注意的是:肠内容物的引出需充分重视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低钠、低钾血症。经鼻肠梗阻导管可快速缓解低位小肠癌性梗阻或右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的急性肠梗阻症状,经肛肠梗阻导管可以很好的缓解结直肠的癌性梗阻。5、营养治疗癌性肠梗阻的营养治疗是癌性肠梗阻治疗的最关键环节,通过恰当的营养治疗稳定患者内环境,改善和恢复肠道吸收功能,改善一般状况。肿瘤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优先选用肠内营养,而肠梗阻是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基于肠道功能恢复的核心思想,癌性肠梗阻肠内营养治疗的时机可以选择经过胃肠减压和抑制肠道消化液分泌、减轻肠壁水肿、患者主观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的治疗。从无渣肠内营养制剂少量开始添加。处理得当后,患者可以居家进行肠内营养或居家的补充性肠外营养治疗(HPN)。癌性肠梗阻的营养治疗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1)肠内营养从少量到多量,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2)从水解蛋白制剂过渡到整蛋白制剂;(3)从无渣肠内营养制剂逐步过渡到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6、中医药治疗MBO属中医学的“关格”、“肠结”、“腹胀”等,发生机制多为正虚邪实。治疗多采用承气汤为主方的中药肛滴或灌肠、针灸等。国内有学者以四君子合大承气汤为主方辨证,应用中药经肛导管滴入,治疗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效率为55%,但完全梗阻患者疗效差。针灸治疗因对患者一般情况无特殊要求,且疗效确切,宜及早介入。大承气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治疗阳明腑实证主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促进肠内毒素排出,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功效。对MBO患者而言,采用急则治其标原则,选用大承气汤灌肠或肛滴以泻热通腑、化瘀解毒。结合患者实际,可尽早辨证选穴进行针刺治疗,同时大承气汤肛滴,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适当时可辨证施治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癌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无毒性及不良反应,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7、肿瘤体腔控制技术: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HIPEC在预防与治疗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腹膜假性粘液瘤、肝胆胰腺癌等腹腔恶性肿瘤的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的恶性腹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MBO患者伴有腹水、弥漫型腹膜转移者,经审慎评估,可以实施HIPEC,但要明确禁忌症。邓运宗医生团队以腹腔热灌注系统为途径,结合腹腔综合评估,对经过选择的癌性肠梗阻伴有腹水的患者进行HIPEC,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HIPEC过程中化疗药物的选择依肿瘤生物学特性、既往用药史、疗效评价及临床经验而异;比如在腹膜假黏液瘤、阑尾黏液腺癌和结肠癌化疗方案中的维克森林大学奥沙利铂方案为:将奥沙利铂加入3L5%葡萄糖溶液,奥沙利铂剂量为200mg/m2,42℃、HIPEC持续2h。8、精确放射治疗真正解除梗阻方法是消除导致梗阻的肿瘤或解除梗阻部位,恢复胃肠内容物排泄通畅,由于放疗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手段,大剂量低分割对大多数肿瘤有杀伤或致死性作用,故造成梗阻肿瘤的缩小或消退是治疗癌性肠梗阻的基础。放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立体定向放射技术、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放疗技术和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等新技术较传统二维放疗而言,在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保护方面都更有优势。精确放疗主要针对巨块型的肿块进行照射,摒弃了常规放疗大面积同一剂量的照射方式,缩小肿瘤体积从而达到缓解肠梗阻的目的,几乎很少对周围脏器产生放射性损伤,对肠梗阻的缓解作用是确定的。且由于患者进行的是精确放疗,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放疗低,结合支持治疗,患者耐受性较好。尽管如此,对于病例的选择是严格的,术前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及原因、定位肠梗阻部位是放疗应用于MBO的必须条件。否则,放疗所致的盆腔粘连可能进一步加重肠梗阻,其作用是不可逆的,且放疗导致的肠梗阻是手术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如适应证选择不当,患者可能不能从中获益。9、柔性肿瘤控制癌性肠梗阻之源在于肿瘤,治果必澄源,因此选择有效的肿瘤控制方案治疗尤为重要。然而,癌性肠梗阻患者往往经历过多线化疗,并且一般状况并不支持强烈化疗,在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有效的营养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未曾使用过的化疗药物,以周方案或者小剂量节拍化疗的方式进行,目的为延缓肿瘤的生长,而非根治。具体药物的选择只能根据患者的肿瘤种类、既往的用药史和可能有效的药物进行个性化选择。邓运宗医生团队提出并长期实施针对癌性肠梗阻特色诊疗技术--【柔性肿瘤控制技术】,可以达成多维度诊疗策略支持下的肿瘤控制,从而疏通肠道,解除肠道梗阻。其主要内容为:以肿瘤控制为核心,采取适宜、适度、合理的技术路线,联合应用营养及调理、症状控制等一整套综合性治疗方案,有效解除局部梗阻、纠正全身代谢紊乱、降低肿瘤负荷,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0、肠道功能的康复与稳定肠梗阻可引起肠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肠屏障功能和肠运动功能两个方面。肠道黏膜具有物理屏障(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等)、化学屏障(肠黏膜上皮分泌的黏液、消化液及肠腔内正常寄生菌产生的抑菌物质等)、生物学屏障(稳态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菌膜等)和免疫屏障(肠黏膜淋巴组织、肠集合淋巴小结和肠道内浆细胞分泌型抗体等构成)4大屏障功能。肠黏膜上皮营养的主要来源并不是血液供应,而是自身从肠内容直接吸收,禁食、化疗、梗阻上方的炎症过程、细菌毒素、肠道微生态的破坏等诸多因素均直接影响肠道的屏障功能,表现为肠壁通透性增加、循环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的升高、循环中菌群DNA的可检出等。保护和恢复肠道功能,就需要重视肠屏障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及早给予肠内营养,适当给予谷氨酰胺、精氨酸以保持肠黏膜柱状上皮的厚度,中医药对肠道功能的恢复有作用。肠梗阻缓解后肠道功能的恢复与预后也密切相关。在肠梗阻解除之初,由于胃肠功能仍未恢复,仍存在肠功能障碍。应用中药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治疗,有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肠功能障碍的恢复。癌性肠梗阻的预后:既往资料显示:MBO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6-273天,而且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密切相关。患者无腹水、腹部无可以触及肿块和术后肠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有腹水、腹部可触及肿块或术后继续梗阻的患者预后差。有良好预后特征的MBO患者中位生存期154-192天,而有不良预后特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26-36天。
4169 36
2022-03-18

放疗后出现肠梗阻怎么办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消化道是盆腹腔放射最易损伤的部位,有约50%的盆腔放疗病人存在明显的影响生活质量的消化道症状,即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而引起的肠道损伤,以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粪便持续性带血、里急后重、肛周疼痛、严重可伴有肠穿孔为主要症状。放射性肠炎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依据病理学分期、特征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一般以3~6个月为界,急性放射性肠炎更多表现为肠黏膜炎性反应,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病理学表现是进行性肠壁缺血和纤维化。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几乎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和体征,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肠梗阻、肠瘘、腹泻、消化道出血、贫血和营养不良。肠梗阻是慢性放射性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占74.26%。在所有需要手术的放射性肠炎病人中,70%的手术指征为小肠梗阻。不同部位的肠管出现放射性肠损伤发生几率不同: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因妇科及膀胱肿瘤常需要放射治疗,且直肠紧贴宫颈和膀胱,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较高。此外,末端回肠及远端结肠离盆底较近,故放疗损伤发生率也较高。当腹腔内有炎症或者有腹腔手术史时,部分小肠常粘连于盆底,故这部分肠管发生放射性损伤的概率也较大。放射性肠炎主要是由电离产生的自由基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所致,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可分为3个阶段:(1)急性期:主要影响黏膜层,多表现为上皮细胞变性脱落,肠黏膜变薄、绒毛缩短,毛细血管扩张,肠壁黏膜充血水肿、局部或弥漫性溃疡。(2)亚急性期:主要表现在黏膜下层。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再生和愈合,但黏膜下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形成闭塞性脉管炎,血管的闭塞导致肠壁进行性缺血,黏膜下层纤维增生伴有大量纤维母细胞,并可见平滑肌的透明变性,胶原含量减少。(3)慢性期:可影响肠壁全层,进行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间质纤维化是其主要病理学特征。这些病理学变化最终导致肠管缺血,使小肠黏膜萎缩变薄,黏膜下层致密纤维化,浆膜纤维化增厚,小肠无规则粘连和萎缩狭窄,以至于出现肠道梗阻,这显著增加了放射性肠炎的手术难度。放射性肠损伤重在预防。精确放疗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比常规放疗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相对减少肠道所接受的放射剂量。但即使在精确放疗时代,临床上仍需要面对疗效和损伤取舍平衡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复杂、复发或晚期的肿瘤而言。总体而言,治疗决策时应以放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为重,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减少放疗损伤,需要多学科会诊,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定。由于放射性肠损伤治疗的困难性和复杂性,放射性肠损伤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包括采用精确放疗,避免给予肠道过多的剂量、避免照射全周的黏膜;在放疗期间和放疗后还需要注意预防便秘,避免肠道被干硬粪便损伤;并教育患者注意饮食,不要吃剩菜、凉菜、咸菜等容易造成肠道感染的食物。约1/3的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放射性肠炎继发肠梗阻的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防止复发。由于肠管慢性缺血和纤维化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最理想的措施,但由于考虑到术后吻合口漏等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早期曾提出了各种短路和姑息手术。短路吻合术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术中发生意外损伤及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较小。但由于短路手术没有切除病变肠管,因此,存在病变肠管出血、瘘、梗阻、感染及盲袢综合征的危险,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而再次手术的风险将明显增高。肠切除病人的术后生存期长于短路手术病人,且术后肠道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治疗的总体原则已经过渡至确定性的病变肠管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姑息性手术仅适用于部分特殊病人,如急诊手术、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手术,或重度营养不良、腹腔感染、肠管广泛放射损伤、腹腔粘连无法分离的病人。这部分病人或腹腔条件复杂导致手术困难、或面临严重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或处于严重应激及休克状态,不适合完成确定性切除手术,应按照损伤控制原则,先行造口或短路手术而不进行广泛肠切除,使病人能够恢复肠内营养,待感染和炎症消退后再考虑确定性手术。在内科治疗中,放射性肠炎的基础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治疗:大部分放射性肠炎患者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大量营养物质经肠道流失,营养治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过耗纳较差便血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适当营养支持可使放射性肠炎患者获益。近期有学者提出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有利于辐射后肠粘膜绒毛生长、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反应。(2)益生菌:放射性肠炎的患者肠道粘膜屏障被破坏以及不恰当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及细菌感染,并可促进细胞因子(如AIM2、ASC、Caspse-1)的表达,促进放射性肠炎的发展。有报道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对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粘膜修复及缓解腹泻等症状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可单菌株或多菌株联合使用,但还未证实多菌株联合使用疗效高于单菌株。(3)抗氧化剂: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辐射可直接损伤dsDNA,也可诱导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损伤dsDNA。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抗氧化剂是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维生素,临床证实有效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及胡萝卜素。实验证实1,4-二氢吡啶(1,4-dihydropyridine,1,4-DHPs)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防止细胞受辐射损害,但是它在线粒体内难于达到有效的浓度。(4)粘膜保护剂:临床上将粘膜保护剂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主要药物有:蒙脱石散、硫糖铝、铝镁加等,它们可通过口服或保留灌肠的方式使用,保留灌肠较口服疗效更佳。(5)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utamine,Glu)是快速分裂细胞(如肠道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的主要能源物质,过去有多项研究认为GLu有利于RE的肠道粘膜修复和(或)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但是近来有研究认为是否服用Glu并没有明显改善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粘膜损伤和症状。(6)高压氧受到辐射的肠管,粘膜及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肿胀管腔变窄及血栓形成引起肠管缺血缺氧。近年来高压氧被用于治疗放射性相关疾病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等。(7)抗炎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如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放射性肠炎在国内有十余年时间,相关报道多认为水杨酸类抗炎药是有效的,但缺乏客观系统的临床数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主要有:如曲安奈德、布地奈德等,临床试验中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大多处于临床探索阶段。2018年,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发布了全球首部《放射性直肠炎诊治指南》;随后,我国也发布了《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这些指南对规范临床诊治放射性肠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美国指南中,推荐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福尔马林局部治疗、硫糖铝保留灌肠、内镜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不推荐短链脂肪酸灌肠剂、臭氧疗法、甲硝唑治疗;然而,这些推荐的证据质量一般。相比之下,在我国指南中,放射性肠炎的治疗部分增加了心理治疗和外科治疗,药物治疗部分增加了NSAID、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益生菌、抗氧化剂、生长抑素等。其中,我国指南推荐类固醇激素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推荐等级:1A),但美国指南并未作出相关推荐。国内外指南推荐意见不同,主要是因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放射性肠炎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但其临床症状与古代中医的肠澼、泄泻、痢疾十分相似。《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飱泄,久为肠澼。”《证治汇补·痢疾》曰:“滞下者,湿气滞于下焦,肠澼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故曰无积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近年来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虽然医家们在治疗放射性肠炎上所使用的方剂、用药有所不同,但在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上还是不谋而合:即认为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应当补泻兼施、寒温并用。目前对放射性肠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多集中于中药保留灌肠,但中药保留灌肠中具体操作的标准,如插管深度、速度以及药剂温度等仍无统一标准。放射性肠炎的中药内治法研究相对较少,且多未进行证型辨证分析,仅为单纯验方或古方的临床试验,故今后研究中应加强对本病的证型研究,统计临床证型分布,研究不同证型用药的敏感性等。
4970 27
2022-03-18

腹部手术后出现肠梗阻怎么办?

邓运宗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手术后常常出现肠蠕动暂时停止,妨碍肠道内容物的有效运输,该过程常发生在术后3~4天,肛门出现排气或排便以后结束。一般认为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超过3天、开腹手术后超过5天未恢复肠蠕动者,即可诊断为术后肠梗阻。术后肠梗阻分为原发型术后肠梗阻:不伴有任何并发症;继发型术后肠梗阻:出现诱发性并发症(如感染、吻合口瘘)后发生术后肠梗阻;复发型术后肠梗阻:患者肠梗阻明显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停止排气、胀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手术后肠梗阻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肠,也称术后小肠梗阻,是腹部和盆腔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症。肠梗阻诊治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有无梗阻,而在于妥善制定治疗方案,准确预测梗阻的发展趋势,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同时防止因为非手术治疗贻误手术时机,造成肠缺血坏死。术后肠梗阻发生机制: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本病除因机械性因素(如肠扭转、肠麻痹、内疝、肠套叠、吻合口狭窄等)造成外,更可能与腹腔内炎性病变的广泛黏连密切相关。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神经源性机制、炎症机制、炎症神经元相互作用机制、药理学机制、药理-免疫机制、术后应激等。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术后肠梗阻病理生理分相包括神经相、炎症相、消退相-迷走神经系统的激活。术后肠梗阻的诊断与评估术后肠梗阻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出现肠瘘、肠坏死或短肠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很高。因此,对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等异常症状的病人要高度重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手术过程细节等信息,分析产生症状的原因。切口下方、腹腔镜穿刺孔、肠切除后的系膜断面和系膜床、直肠切除术后的小骨盆腔,都是术后肠梗阻的常见部位。引流管走行区也可能出现肠梗阻,质地较硬的导管可能对肠管造成直接压迫,引起术后肠梗阻。此外,还应注意寻找其他原因,比如有无腹股沟疝发作、有无便秘引起的肠梗阻等。有些病人肠梗阻症状不典型,比如不全性肠梗阻病人因为梗阻以上积气积液间歇性通过狭窄部位,可表现为阵发性腹泻;高位肠梗阻时,梗阻以下肠腔内仍可有气体甚至粪便排出。对梗阻程度的判断要结合症状考虑,腹痛提示躯体神经受刺激、平滑肌痉挛或内脏缺血;发热往往提示存在感染或肠坏死等。腹腔积液或引流液的量、性质(血性、肠液、乳糜)分布范围(手术野、肝周、盆腔、切口下方)对肠梗阻程度的判定具有参考价值。严重的内稳态失衡往往提示病情危重,要注意肠坏死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压积、前降钙素原和IL-6水平等指标明显升高要考虑可能存在感染或吻合口漏,血气分析如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要注意合并严重感染或肠坏死。当然,如果病人已进行内稳态干预(如持续血液滤过),可能会掩盖血液检查的异常。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术后肠梗阻最重要的手段。最简单的是腹平片,但其诊断敏感度只有66%左右。静脉增强CT是首选的检查手段,不但能够显示肠壁水肿,而且通过显示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强化,能够区分梗阻的程度和血供情况,对预测肠绞窄和急诊手术的准确性可达90%,判断病因的准确率可达85%~90%。术后肠梗阻的典型CT特征包括见到狭窄移行区、结肠空虚、小肠积粪、小肠造影剂下行受阻、肠壁强化减弱、系膜血管走行异常改变、腹腔积液、浆膜增厚、系膜水肿、系膜静脉淤血、肠壁积气、闭袢,门静脉积气提示肠缺血或坏死。美国外科与创伤协会(AAST)于2015年提出了术后肠梗阻严重度的4级分级方案(表1),其中Ⅲ级和Ⅳ级是病死率和非手术治疗失败率的独立预测因素,CT影像学特征是重要的分级依据之一。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肠膨胀、内稳态失衡和感染,其中肠膨胀是造成肠缺血及坏死穿孔的主要原因。采用小肠减压管缓解术后肠梗阻是近年来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措施,也是手术前评估、稳定病情的重要手段,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内镜将小肠减压管的导管尖端送达梗阻部位,排空肠腔积气积液,能够缓解腹胀腹痛症状,避免肠膨胀和由此造成的肠缺血改变。有研究表明,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肠梗阻成功率可达89.6%,而普通胃管减压成功率只有46.7%。在放置胃管或小肠减压管的同时要吸尽胃肠道气体和液体(完全吸空至少需要6h),之后应评估误吸风险(如食管裂孔疝、慢性阻塞性肺病、体弱需要吸氧、年龄>65岁等)。对于不具有误吸风险者,可通过胃肠减压管注射50~100mL水溶性造影剂,并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造影剂后夹管,然后每4~6h透视下观察造影剂下行情况。经小肠减压管注入的造影剂一般在4~6h进入结肠,经胃管注入的造影剂一般在8~24h内进入结肠,如果造影剂能够在这个时间范围内进入结肠,表明肠梗阻为不完全性梗阻,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可达90%,超过这个时间限度则考虑为完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很难成功,需要手术治疗。有研究证实,如果造影剂24h不能进入结肠,有87.5%的病人为完全性肠梗阻,需要急诊手术。这一方法也称为Gastrografinchallenge(GC),其作用机制是利用Gasrografin渗透压高(2200mOsm/L,是细胞外液的6倍)的特点,能够将肠壁组织中的水分拉向肠腔,减轻肠壁水肿,刺激肠蠕动,稀释肠内容物,促进肠梗阻缓解。该方法能够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降低手术率和肠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Mori根据GC结果将术后肠梗阻病人分成2类:完全梗阻和不完全梗阻,完全梗阻又分为能够显示梗阻部位的I型和未显示出梗阻部位的Ⅱ型;不完全梗阻(即在结肠里能够见到造影剂)又分为肠管扩张(ⅢA型)和肠管不扩张(ⅢB型),不完全梗阻的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成功率98.2%,ⅢA组手术率3.4%,ⅢB组100%非手术治疗成功,且恢复口服饮食时间早于ⅢA组,住院时间短。前降钙素原(PCT)是评估感染的常用指标。有研究对比了PCT和GC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将PCT≤0.17μg/L作为非手术治疗的标准,≥0.57μg/L者手术,介于0.17~0.57μg/L者24h复查,如果24h复查PCT仍≤0.25μg/L继续非手术治疗,>0.25μg/L行手术。在监测PCT的同时密切观察全身症状和腹部体征,全身症状和腹部体征的改变对决定手术的提示作用高于PCT。结果表明,采用PCT比GC能够提前24h预测手术,PCT组误判率为14%,GC组为26%,PCT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前观察时间,不增加手术率。术后肠梗阻的治疗虽然GC降低了手术率和由此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风险,但手术能降低肠梗阻的复发率。研究证实,术后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复发率为21.3%,非手术治疗复发率为34.9%。肠梗阻反复发作者应予非手术治疗,避免急诊手术,再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择期手术,去除梗阻原因,避免复发。由于很难准确判断术后肠梗阻病人肠道血供状况及其程度,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病人症状、体征和检验指标的变化,避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严重的腹胀、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内稳态紊乱、胃肠引流液量大等现象均提示病情严重,要高度警惕,延误处理会极大地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研究证实,入院7天后手术者病死率明显高于7天内手术的病人。对于明确诊断为术后肠梗阻的病人,早期手术能够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后16h内是非手术治疗的黄金时间,超过这段时间后,继续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加上入院前的时间,非手术治疗不应>2天;如果非手术治疗3~5天梗阻仍不能自行缓解(胃肠引流液>500mL/24h,或伴发热,或WBC>15×109/L),继续非手术治疗会增加并发症发病率,延长不必要的住院时间。1.营养支持:治疗肠梗阻病人由于进食受限,应根据病人既往营养状况、预计禁食时间、消化液丢失量等情况合理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对于没有或仅有轻度营养不良、或预计禁食时间短于1周者,肠外营养(PN)治疗使病人的获益有限;而对于既往有中、重度营养不良或预计禁食时间在1周以上者,营养摄入不足会使病人身体状况持续恶化,并对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或预计禁食时间在1周以上者,应立即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在积极纠正内稳态后及时开始PN治疗。部分广泛浆膜或腹膜损伤的病人(比如弥漫性腹膜炎、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腹腔开放、广泛粘连分离等)在手术后早期(4~6周内)可能会出现以肠管广泛致密粘连为特征的术后早期小肠梗阻,也称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其治疗原则是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有小肠扩张者放置小肠减压管减压,同时给予PN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肠梗阻能自行缓解。这类病人再手术风险极大,并发症多,应予避免。2.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并非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在选择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前,应通过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腹腔粘连程度及范围。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适用于:具充分腹腔镜手术经验、既往手术史<2次、梗阻原因可能为纤维索带压迫,或继发于阑尾切除的简单肠梗阻。腹胀和肠管明显扩张本身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要避免放置穿刺器和手术操作时误伤肠管,以及由于显露困难的原因造成粘连松解不完全。可以选择在肠管不扩张处或远离原手术切口瘢痕处放入第一个穿刺器,或采用切开法置入穿刺器。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及时中转开腹:腹腔广泛粘连、显露困难,造成肠管、系膜等内脏损伤。腔镜手术如果发生肠损伤,其预后还不如开放手术没有出现肠损伤的病人。如果需要进行肠切除吻合,也应开腹进行,不主张在腹腔镜下操作。3.药物治疗: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发现莫沙必利、甲基纳曲酮、新斯的明及利多卡因的临床作用还存在争议,需要大样本RCT研究进一步证实。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可减少手术后炎症反应,理论上应有效,但由于非选择性COX-2拮抗药可能增加吻合口瘘的风险,因此,高选择性COX-2拮抗药值得深入研究。目前仅有爱维莫潘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术后肠梗阻的治疗。爱维莫潘(Alvimopan)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可加速机体大肠和小肠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药物。其是一种外周μ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不影响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低血压最常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Alvimopan可以减少开放性手术术后肠梗阻的发病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美国,只有经“爱维莫潘应用支持及教育计划”注册并符合其要求的医院才可获准处方爱维莫潘,且仅限住院患者短期使用。国内暂未批准爱维莫潘进入市场。中医将术后肠梗阻归属为“肠痹”,认为手术后气血瘀滞、结于肠腑,腑气运行不畅,导致腑气不通,引起手术后诸多不适。因此,中医对术后肠梗阻的治疗以机体六腑通畅为原则,常用中药包括攻下通腑(复方大承气汤和矢气汤等)、益气通腑(益气通腑汤)、补气行气(四磨汤和厚朴排气合剂等)等均报道对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帮助。研究发现,大建中汤通过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起到抗炎作用,从而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大建中汤可加速胃切除及结直肠手术后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泛影葡胺的主要成分是泛影酸,具有造影作用,能为早期诊断术后肠梗阻提供确切证据,并对术后肠梗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泛影葡胺利用其具有高渗透性及不可吸收性治疗术后性肠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应用泛影葡胺的优点:①物品易得,价格低廉,操作执行简单,除对泛影葡胺过敏者外可以不皮试使用;②显影明确,可以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医师可以得到明确直观的肠道造影结果,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③为高渗水溶性造影剂,有利于减轻肠壁水肿,刺激增加小肠蠕动,促进肠梗阻缓解,可用于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有效治疗;④可用于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部位,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对手术时机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605 3
2022-03-18

Brunnstrom分级的评定标准

杨云涛 副主任中医师 康复科
Brunnstrom是将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根据肌张力变化和运动功能情况进行分级,共有以下六个分期:第一、Ⅰ级:无任何随意运动,手、上下肢均无任何运动;第二、Ⅱ级:有联合反应、可共同运动,上肢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手仅有细微的屈曲,下肢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第三、Ⅲ级: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上肢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手可抓握、不能伸展,下肢在坐和站立位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第四、Ⅳ级:可以出现分离运动,上肢在肩0度,肘90度时出现前臂的旋前、旋后,手能捏和小范围伸展,下肢在坐位可以后伸和踝背屈;第五、Ⅴ级:肌张力逐渐恢复,可看见分离精细运动,上肢出现独立的协同运动,手指可同时伸展,但单独伸展差,下肢站位,可先伸膝后伸髋,踝背屈;第六、Ⅵ级:运动能力接近正常,速度和准确性较正常差。
113840 51
2021-07-13

深蹲的作用是什么

杨云涛 副主任中医师 康复科
深蹲作用具体如下:第一、提高脂肪利用率:将脂肪转化为肌肉,从而提升肌肉的耐力和弹性;第二、增加下肢稳定性:稳健和强有力的肌肉力量可以增加下肢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下肢关节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第三、增加下肢爆发力:强健的肌肉可以增加下肢的爆发力和弹跳力。深蹲可以分为自体深蹲和负重深蹲,可以根据自身适应性有选择的、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
51238 50
2021-07-12

使用跑步机的好处和缺点

杨云涛 副主任中医师 康复科
在跑步机上跑步的优点如下:1、不受环境限制:相对于户外跑步,它的好处在于不受天气优劣、空间大小等情况的限制,随时可以开始运动;2、可以调整运动强度:同时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条件有选择的调节跑步机速度、坡度等,随时便捷的调整运动强度;3、显示各种参数:有一些好的跑步机能够显示运动参数和身体生命体征等,可以监控心率;4、其他优点:可以提高心肺活力、减肥塑形、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胃肠蠕动等。同时跑步机也有不足的地方,具体如下:1、膝关节受损:因为跑步机的设置有坡度和速度,这样形成的剪切力容易改变人体膝关节的受力习惯,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2、易疲劳:因为环境单一,人体容易产生运动疲劳;3、其他不足:室内的空气含氧量要低于室外,长时间运动会导致人体需氧量不足。
74024 50
2021-07-12
正在加载
没有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