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部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部分为老年综合一科(河医院区)、老年综合二科、老年内分泌科、老年心血管科、老年呼吸睡眠科5个科室:老年综合一科(河医院区)是以蒲娟娟主任为病区负责人,目前核定床位数为19张。博士学历5人,硕士学历5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9人。护理团队1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7人。我科具备完善的内科、全科住培师资队伍和老年医学专培师资队伍。护理团队获得“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荣誉称号。蒲娟娟主任,第七、八届河南省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河南省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专家,被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及郑州大学三育人称号。老年综合二科老年病科前身是干部病房,成立于1955年,1982年在原干部并反基础上成立了老年病科,2008年8月升级为老年医学部。我科作为以田蕊科主任为学科带头人的综合性科室,具备完善的医师团队及住培和老年医学专培师资团队,现有开放床位37张,全职医生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6人,挪威奥斯陆大学兼职特聘教授1名,拥有博士学位者2人,在职博士学位6人。我科医生先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交流学习,并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年医学专家保持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我科以3名资深教授为代表,充分发挥老中青年各级医师的多专业特长,涵盖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肾病、肿瘤、血液及中医康复多个领域,适合老年人多病种的特点,可充分发挥各学科特长,提供多学科多方位医疗服务。我科护理人员17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所有人员均进行过相关专业岗位技术业培训。我科护理团队是我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曾先后获得“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及“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病房”等荣誉称号。热情、周到、细致、宾至如归般的护理及高超的综合医疗诊治水平成为我科的最大亮点。同时,每年多次承接省厅级领导及省市离休干部的住院诊治。老年内分泌科老年内分泌科是我院老年糖尿病特色病区,承担着老年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和保健任务,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诊治范围包括各种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酸症中毒、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低血糖症、糖尿病合并各种感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同时诊治各种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和前列腺增生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全省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减少我省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承担着全省老年内分泌及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工作。深入开展与临床紧密相关的科研项目,承担河南省科技厅、卫生厅和教育厅等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科技成果。目前开设病床76张,河医院区和郑东院区各1个病区,年收治病人3000人次,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5人,博士5人,硕士14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15人,护士2人。拥有动态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实时动态血糖胰岛素泵、四肢多普勒血流图监测仪、免散瞳眼底照相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检测仪、无创呼吸机、排痰机等先进设备。老年心血管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现有医生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拥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形成以杨国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专家团队。护士16人,均进行过心电图描记、分析、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等专业培训,擅长心血管病人的急救及常规护理。我科以“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为研究重点,先后承担了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郑州市科技局等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科技成果。病区现有床位46张,诊疗范围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代谢综合征,且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内科疑难杂症及老年多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老年呼吸睡眠科本科室成立于1988年,始称“老年病科呼吸病区(干一病区)”,是当时全国最早设立的老年呼吸专业。上世纪90年代,我院在河南省最先开展了睡眠监测技术。2008年更名为“呼吸睡眠病区”,2010年定名为“老年呼吸睡眠科”。科室现有床位46张,医护人员28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疗单元,在河南省呼吸内科及睡眠医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有以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王淑梅(全国人大代表)、学科带头人蒋军广教授为核心的专家群体,有比较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护理人员均具有本科学历。科室有最先进的高级睡眠诊断系统,有智能化的呼吸机、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等诊断治疗设备。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实用内科杂志》、《中国肿瘤担了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郑州市科技局内科诊断治疗学》、《实用肺科诊断与治疗》、《内科护理学》等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全楼中央空调、独立卫生间、多功能高级临床》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6篇,编写《实用临床等著作10部。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鼾症、肺癌、肺动脉高压、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及呼吸重症为研究重点,先后承病床、液晶闭路电视、紧急呼叫系统以及宽带网络接口等。一流的医护质量和医疗设备、一流的住院条件和服务环境、一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必将为提高您的健康水平带来福音。诊治范围:发热性疾病、鼾症、肺动脉高压、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哮喘、肺癌、肺栓塞、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气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结节病、胸闷、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咯血、胸痛、肺部阴影、肺部空洞、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内科疑难杂症及老年常见疾病。
详情
李华
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导
华中专科声誉老年医学部第5名
擅长: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血糖快速达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肾脏病变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
蒋军广
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华中专科声誉老年医学部第5名
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慢支、肺气肿、睡眠呼吸障碍(鼾症)、肺癌、哮喘、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胸腔积液、肺部阴影、肺空洞等疾病。
杨再刚
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博士
华中专科声誉老年医学部第5名
擅长:内分泌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熟练掌握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糖尿病、老年冠心病、老年脑血管疾病等都有熟练掌握。
朱云
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
教授
华中专科声誉老年医学部第5名
擅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无症状性梗死,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性痴呆,颅内动脉瘤等老年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卢艳如
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
三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华中专科声誉老年医学部第5名
擅长:老年急慢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脂肪肝、急性胆囊炎、各种肠道疾病、各种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心理情感障碍等老年内科疾病的诊疗及老年多系统、多脏器急危重患者的救治以及抑郁、焦虑状态等心理情感障碍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心跳老是超过80次,没有太多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
2024.04.10
正常人的心跳一般是70次/分,在心跳70次/分的时候,心脏的负担最轻,如果心跳总是过快,比如经常超过80次/分,甚至90次/分,100次/分以上,心脏负担就会加重,心脏是因为想通过跳动次数增加来满足组织的需要,但是心脏的效率就会过低。心脏的效率过低,长时间心跳次数过高,心脏负担就会加重,会引起心脏功能的异常,所以如果心跳总是超过80次/分,就要考虑有没有心脏的负荷过重,比如全身血管状态,或者有没有动脉硬化、心脏本身的问题,要进一步检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所以心跳老是超过80次/分,没有太多症状,一定要重视。
黄世敬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1.82万
65
心率变异性正常意味着什么
2024.01.05
心率变异性是逐次心跳出现周期性变化的一个差异,反映的是神经体液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心率变异性正常就意味着体内的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脏、心跳逐次之间差异的周期性调节是正常的。导致心率变异性异常的因素具体如下:1、心脏本身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猝死和一些急性冠脉综合征,这一类的患者会出现心率变异性的异常,提示体内神经体液因素对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对心脏血管调节出现问题,这是心脏本身的问题引起的心率变异性异常最常见的一些情况。2、心脏以外的其他器官疾病:可以导致心率变异性异常,包括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糖尿病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的损害、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在心脏以外,但是均会导致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失控,也就是心率变异性不正常。
任延平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2.94万
1
血压197mmHg严重吗
2024.01.05
血压197mmHg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血压197mmHg属于高血压三级状态,是严重状态。另外,高血压包括急性起病状态及慢性起病的状态,而对于急性起病的高血压,往往会伴随靶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的相关损害,也是非常严重的状况。高血压病三级的患者建议治疗上进行生活方式改善,给予药物治疗,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必要时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高血压病三级、血压197mmHg的状态,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避免靶器官受到功能或器质性的相关损害。
刘涛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
12.48万
9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