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45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3
科室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学院新一轮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确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优化治疗,血管生物学和动脉粥样硬化调控机制研究,高血压的临床和基因研究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在坚持医、教、研紧密结合,床边心脏病学、分子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相辅相成,整体快速全面发展,科室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尤其在房颤、室速等难治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心血管内科目前拥有普通床位104张、监护床位19张。年出院7000余例,年手术6000余例,年门诊量29余万人次,单科门诊量位于上海各大医院前列。目前全科共有医护人员123名,心血管内科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包括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名,主管护师18名。

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介入治疗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广泛开展了各种复杂的急诊和PCI术、单双腔起搏器及ICD植入、射频治疗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其中对房颤、室速的机制研究与消融治疗、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双腔起搏植入最具特色。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房颤、线性消融治疗室速。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已用于各种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率先开展了无放射线精准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及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脑卒中。率先开启了市内最完善的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绿色通道。极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挽救了许多濒危患者的生命。

近年来心血管各亚专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诊治中心”牵头单位。2012年被卫生部授予“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和“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2017年通过认证成为了上海市首批“胸痛中心”建设单位,2018年申请并授牌全国首批“房颤中心”建设单位。

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影像中心远程心电诊断学术带头人单位,远程心电诊断数量位居国内第一,100万例次/年以上。为全国首个试点“健康医联体”的具体实施探索绿色、高效、实用、便捷的新诊疗、保健模式。

心血管内科在保持已有的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凝炼、集成研究重点。保持了复杂心律失常机制和消融治疗,冠脉介入治疗,起搏和除颤治疗等优势,积极开展心脏病介入治疗。继续扩大临床研究的力度和广度,深入开展了心血管病学科临床和基础重大课题的研究。

心血管内科已成为在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

科室擅长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不齐
室性早搏
心动过缓
心房扑动
心脏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
慢性房颤
房室传导阻滞
扩张型心肌病
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颤
不稳定型心绞痛
胸痛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原发性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