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三伏贴主要贴几个部位

吴继全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三伏贴是一种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原理选用的外用贴敷药,具有疏通经络、止咳平喘、活血祛瘀、健脾益胃等多种功效。贴敷部位的选择通常依据个人的体质状况、疾病类型及医生的指导,常见的贴敷部位包括四个,即背部、腹部、头部、四肢

背部

1、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贴敷在肺俞穴可以增强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有助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2、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贴敷在心俞穴可以调节情志,缓解心烦、失眠等问题,起到养心安神作用。

3、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通过刺激脾俞穴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人体的正气,增强抵抗力。

4、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处,可振奋人体阳气,可辅助治疗感冒、颈肩疼痛、咳嗽、喘息等症。

腹部

1、神阙穴:位于脐窝中央,贴敷在神阙穴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培元固本,同时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

2、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贴敷于天枢穴可以调理大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或腹泻等问题。

头部

1、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有助于缓解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2、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有助于调节全身气血,缓解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病症。

四肢

1、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的位置,是常用的保健穴位,可以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进营养吸收。

2、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贴敷涌泉穴有助于引火下行,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

温馨提示

  • 注意贴敷时间:一般建议成年人贴敷时间在4-6小时,儿童在2-4小时,避免贴敷时间过久,以免药物过度刺激皮肤,导致不适症状明显。
  • 严格遵循疗程:贴三伏贴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遵循敷贴的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注意清洁:在贴三伏贴之前,应先清洁和消毒贴敷部位,以确保皮肤的清洁和无菌,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
  • 观察皮肤反应:贴敷后,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人局部可出现水疱,均为正常反应。但如出现剧烈的不适感,如头晕、恶心、呕吐,或全身性的瘙痒、红斑时,应及时取下并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刘乃刚.特效穴位速查手册[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中医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