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方柱形,高度可达120厘米;叶片交互对生,形态多变;花朵多数生于叶腋,呈轮伞状,色彩丰富。益母草的全草入药,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等功效,尤其适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1、茎部特征:益母草的主茎直立,四棱形或近于方形,表面有倒向的糙伏毛,尤其在节和棱上更为密集。下部茎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
2、叶片特征:对生,叶片形状变化较大。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卵形,掌状三裂,裂片长菱形或卵圆形,裂片再次分裂,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中部叶较小,常分裂成3个或多个线形裂片,叶柄较短。花序最上部的苞片近无柄,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全缘或有稀牙齿。
3、花序与花朵:轮伞花序腋生,多花密集,组成穗状花序;花萼钟形,外面被腺点及硬毛,萼齿5个,先端具长刺尖。花冠粉红色或淡紫红色,唇形,上唇直伸,内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花期通常在夏季,6月至9月间。
1、药材性状:益母草的地上部分作为药材使用。其药材性状表现为茎方柱形,直径约5毫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密被糙伏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皱缩破碎,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中部叶分裂成多个长圆形线状裂片,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脱落,花序上的苞片全缘或具稀齿。花萼宿存,筒状,黄绿色,萼内有小坚果4个。
2、药用部位与功效:益母草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地上部分,全草入药,其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等症状。
1、孕妇: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使用可能会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2、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如果身体没有瘀滞的症状,比如经血量正常、没有血块等,使用益母草可能会导致气血运行过度通畅,反而扰乱身体的正常气血平衡。阴虚血少的人本身阴液和血液不足,益母草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加重阴血的损耗,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