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颜色可反映尿蛋白相关状况,正常或轻度肾损伤时多呈淡黄色;缺水、药物食物作用下有尿蛋白时可为深黄色;泌尿系统病变易现淡红至深红色的血尿伴蛋白尿;严重疾病如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时会有酱油色尿与蛋白尿共存。
正常情况下,尿液多呈淡黄色,即使尿液中有少量尿蛋白,颜色也通常是淡黄色;在肾脏仅有轻微病变,如早期肾小球肾炎,仅有少量蛋白漏出时,尿液外观和正常淡黄色尿液无明显差异。
当人体缺水,如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时,尿液会浓缩,此时即使存在尿蛋白,尿液颜色也会偏深黄色。食用特定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等或药物导致尿液呈深黄色时,若同时存在尿蛋白,尿液也保持深黄色。
当泌尿系统出现病变,如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等,可能同时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尿液会呈现淡红色或深红色。如果是少量红细胞混入尿液,颜色可能是淡红色,类似洗肉水的颜色;如果出血量较多且存在蛋白尿,尿液则会呈深红色,甚至带有血块或伴有泡沫。
在某些严重疾病情形下,比如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红细胞大量遭到破坏,血红蛋白进入尿液,形成血红蛋白尿。若同时存在肾脏损伤引发的蛋白尿,尿液就会呈酱油色,并且可能伴有泡沫。
1、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留取一试管的晨尿,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等指标,判断尿液是否存在异常。
2、尿蛋白定性试验:通常指普通尿常规检查,用加热醋酸法、磺柳酸法或试纸法检查,如果有尿蛋白即报告阳性,但不能测出尿蛋白的量。
3、尿蛋白定量测定: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和一次性尿蛋白定量,前者需要留取24小时的尿液并混合后检测,后者则留取新鲜晨尿或随机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