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刘尚勤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甲全国第55

溶血反应是指体内红细胞受到异常破坏,血红蛋白溢出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恶心及呕吐、黄疸、尿色加深、贫血等

恶心及呕吐

溶血反应较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导致消化道缺血,进而引发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黄疸

溶血反应会导致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些血红蛋白会转变成间接胆红素,若红细胞破坏过多,多余的间接胆红素会进入血液,沉积于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

尿色加深

红细胞膜被破坏后,血红蛋白会从红细胞流出,散发到血浆中。当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过高时,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导致尿色加深,通常呈现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贫血

溶血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异常溢出,可出现贫血症状,如乏力、面色苍白等。

发热

溶血反应可造成机体红细胞减少,机体内氧气含量减少,导致机体疲乏无力,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感染,出现发热现象,还会存在寒战等症状。

腰痛

溶血反应可能影响肾脏,造成肾脏损伤,引起腰背疼痛的现象,可能还会伴有血红蛋白尿等情况。

溶血反应的紧急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或相关治疗: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或任何可能引发溶血的药物、食物等,以防止溶血反应进一步加重。同时,要保留静脉通路,以便后续进行紧急治疗和输液等操作。

2、维持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压稳定,防止休克的发生。

3、保护肾脏功能:为了保护肾脏功能,可以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如利尿剂,以促进血红蛋白的溶解和排泄,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若尿量减少,应及时采取措施。

4、病因治疗:如果是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应重新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如果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溶血反应,则应针对病因进行免疫治疗。

参考资料: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血液内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