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搏动主要是由于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而引起的局部搏动,搏动点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厘米处,但由于每个人的体型、体位等不同会存在个体差异。
1、解剖位置:心脏在胸腔内有相对固定的解剖位置,大部分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心尖搏动的所在位置一般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厘米处,距离前正中线约7-9cm。
2、搏动范围: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处于安静、平卧位,通过触诊来感受心尖搏动的位置,正常的心尖搏动比较有规律,搏动范围的直径一般为2-2.5厘米。
1、体型:肥胖者由于胸部脂肪较多,心尖搏动会向上外移位;而消瘦者心尖搏动位置相对靠下,可能会更接近第6肋间。
2、体位:当人体从平卧位变为站立位时,心尖搏动位置会稍向下移;在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会向左移,大约可达腋中线位置;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则向右移。
3、呼吸:在深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下降,心脏会被拉向下方,心尖搏动位置也随之向下移位;深呼气时,胸廓缩小,膈肌上升,心尖搏动位置向上移位。
1、心脏疾病:如左心室增大时,左心室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导致心室扩张,心尖搏动会向左下移位,如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中,会出现这种情况。
2、胸部疾病: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患侧胸腔内压力增加,会将纵隔推向对侧,使心尖搏动移向健侧。而在肺不张、胸膜粘连等情况下,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也会随之移向患侧。
1、婴儿(0-1岁):婴儿婴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氧气来支持生长发育,心跳次数会相对较快,一般在110-160次/分钟。
2、幼儿(1-3岁):随着幼儿身体的逐渐发育,心脏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心跳次数相比婴儿会有所减慢,心跳次数通常在110-150次/分钟。
3、学龄前儿童(3-6岁):此时儿童的心脏和血管系统持续发育,心脏每次跳动能够泵出更多的血液,身体的调节机制也更加完善,所以心跳次数会进一步下降,一般在80-140次/分钟。
4、学龄儿童(6-12岁):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大小和功能更接近成年人,身体对能量和氧气的利用效率也更高,因此心跳频率逐渐降低,心跳次数大致在70-120次/分钟。
5、青少年/成年人(12-60岁):身体基本发育成熟,正常的心脏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如运动、睡眠等不同状态,灵活调整跳动频率,此时在安静状态下心跳一般为60-100次/分钟。
6、老年人(60岁以上):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心跳可能会比成年人稍慢一些,一般在50-90次/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