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末端出口,位于会阴部,肛门周围有较多的褶皱和皮脂腺,肛门内部由肛管和肛门括约肌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粪便。
1、体表位置:肛门处于臀部之间,是消化道的最末端,可在尾骨尖的下方找到,其前方与会阴体相邻,后方则靠近尾骨。
2、解剖位置:肛门处于盆腔的底部,是直肠通向体外的开口,在正常人体站立位时,肛门大致处于身体的正后方,但由于个体的身体形态、姿势以及骨盆结构的差异,精确位置可能会略有不同。
1、肛门周围:肛门周围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有所不同,有褶皱且富含汗腺和皮脂腺,颜色通常较深。
2、肛门内部:由内向外依次为肛管、肛门括约肌等结构,肛管是连接直肠与肛门的部分,肛门括约肌是围绕肛管的一组肌肉,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
当直肠内的粪便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刺激直肠壁上的感受器,产生便意,通过神经反射,肛门括约肌会协调动作,先是内括约肌松弛,然后外括约肌在意识的控制下根据合适的时机舒张,使粪便能够顺利排出体外。
1、肛门疼痛:外痔发炎或血栓形成时,会导致肛门局部剧痛,肛裂引起的疼痛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刺激肛裂溃疡面的神经末梢,会产生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肛门周围脓肿也会造成肛门疼痛,脓肿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
2、肛门肿物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轻者可自行回纳,重者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脱出的内痔黏膜表面常因摩擦而出现糜烂、出血等情况,直肠脱垂也会有肿物脱出肛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