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割肺叶手术严重吗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割肺叶手术,如果手术范围相对不是很大,术后没有并发症,此种情况下一般不严重;与之相反,通常较为严重,该类患者应前往胸外科就诊,治疗后遵医嘱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割肺叶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变的肺叶,以去除病灶、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用于治疗周围性肺癌等疾病。如果患者病变范围不是很大,切除的肺叶相对较小,术后对患者的影响不是很大,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这时通常不严重,不用过于担心。 部分患者病变范围较大,疾病较为严重,由于术中需要切除大范围的肺叶组织,对患者的损害相对较大,若在术后还发生感染、气胸、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这种前提下通常较为严重。 患者在术前需要戒烟、戒酒,多休息,少摄入麻椒、麻辣香锅、辣条等刺激性大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心率、血压等。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同时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920
2024-06-18
前纵隔结节13mm严重吗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如果前纵隔结节13mm属于良性病变,此时一般不严重;与之相反,可能较为严重,具体需要前往胸外科就诊、咨询,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前纵隔位于胸骨体和心包前壁之间,是胸腔内的一个重要区域,此区域可能因多种原因产生结节,如胸腺瘤、淋巴瘤、畸胎瘤等。前纵隔结节13mm属于中等大小的结节,如果是密度较低的结节,病变处的边缘光滑、形态规则,考虑是良性病变,可能没有明显不适感,此时一般不严重。 如果此类患者为密度较高、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征或分叶征的结节,病变速度相对较快,还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考虑是恶性病变,这种情况较为严重。 对于前纵隔结节13mm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CT、MRI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和可能的影响。若有恶性病变的倾向或存在明显不适感,应听从医生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风险。 患者在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锻炼,有助于身体好转。
1325
2024-06-18
胸腺鳞癌是什么意思
赵晓建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腺鳞癌属于纵隔恶性肿瘤,可从其起源、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还可从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进行认识,建议前往胸外科,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1、起源: 胸腺鳞癌是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恶性肿瘤,其细胞表现出鳞状上皮细胞的特性。 2、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长期吸烟、酗酒、接触电离辐射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在胸腺鳞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3、临床表现: 胸腺鳞癌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胸痛、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骨痛等全身症状。若出现癌细胞转移,还可能导致腹痛、昏迷等症状。 4、诊断方法: 胸腺鳞癌可采取胸部X线、CT扫描、MRI成像、PET-CT扫描等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与位置。此外,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 5、治疗措施: 胸腺鳞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对于术后残留病灶者,可采取放射治疗消灭癌细胞。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顺铂、紫杉醇等化学药物治疗。 需注意,胸腺鳞癌的预后相对较好,若患者发现时为早期并积极配合治疗,通常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然而,若病情较为严重或已出现广泛转移,则预后较差。
627
2024-06-18
胸疼了一个星期又不疼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赵晓建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疼了一个星期又不疼了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月经来潮、乳腺增生症,还可能是心脏神经症、胸壁软组织劳损、胸壁带状疱疹,具体情况需挂胸外科,以便配合医生治疗。 1、月经来潮: 女性月经来潮时,激素水平变化剧烈,使得乳腺组织出现肿胀,可有月经期胸痛一周的情况。此时为生理情况,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2、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常见的乳房疾病,表现为乳房胀痛、结节等,可采取热敷的方法缓解,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3、心脏神经症: 主要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有关,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异常所致,表现为胸痛、心悸等症状,建议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4、胸壁软组织劳损: 由于过度运动、劳累等原因导致的局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可有肿胀、疼痛,建议注意休息,减少剧烈运动,可予以局部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疼痛。 5、胸壁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犯神经后可能出现胸痛,常可持续1周,建议配合医生使用甲钴胺胶囊、阿昔洛韦乳膏等药物治疗。 对于上述情况,建议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还可通过深呼吸练习,以放松胸部肌肉和缓解局部疼痛。
1014
2024-06-18
胸腔闭式引流漏气判定方法有哪些
赵晓建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腔闭式引流漏气是胸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判断是否漏气的方法较多,主要为气体排出情况、出气频率、水柱波动,还有听诊情况、引流液性质,建议前往胸外科,以配合医生治疗。 1、气体排出时间: 观察引流瓶内气体的排出时间,若气体排出时间持续较长,可能表明存在漏气现象。 2、出气频率: 注意引流瓶内气泡的出现频率,若频率较高,一般提示漏气较为严重。 3、水柱波动: 观察水封瓶内水柱的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应在3-10cmH2O范围内。若波动过大或过小,可能表明存在漏气或引流不畅。 4、听诊情况: 使用听诊器检查患者胸部,若听到明显的呼吸音或气泡音,可能表示存在漏气。 5、引流液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若出现浑浊、有异味或含有大量气泡,说明存在漏气或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应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或堵塞。若发现漏气现象,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重新固定引流管、更换引流瓶等。对于漏气严重或持续漏气的患者,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修补破口或切除病变肺组织等。
1467
2024-06-18
小细胞肺癌Ⅰ期一般寿命是多少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小细胞肺癌Ⅰ期的患者一般寿命是多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寿命在5-10年甚至更长,具体可以前往医院胸外科就诊,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 小细胞肺癌Ⅰ期属于肺癌的早期阶段,此时肿瘤尚未发生转移,且体积相对较小,但由于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如果能在肿瘤未发生转移或扩散时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患者的存活时间通常较长,5年生存率可能达到50%以上。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会更好,存活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如果患者疾病进展迅速,发生转移或扩散,或者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治疗,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存活时间缩短,此时即使进行治疗,效果也可能不佳,患者的存活时间可能只有几个月。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会受到限制,存活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对于肿瘤较小且未发生转移的小细胞肺癌Ⅰ期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通过肺叶切除术或肺叶楔形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提高治愈率。后续进行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能够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预防复发。同时,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324
2024-06-18
胸外按压的比例是多少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胸外按压比例是30:2,是心肺复苏术中的重要参数,正确的按压比例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遵循专业指南和医生的建议,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胸外按压也称为心肺复苏术中的胸部按压部分,正确按压比例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在成人心肺复苏术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通常为30:2,也就是进行30次/分连续、有力的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儿童的心肺复苏术与成人略有不同,一般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也是30:2,但按压的深度和频率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型进行调整。由于婴儿的身体较小,胸外按压的深度应浅于成人和儿童,以避免造成损伤,一般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 胸外按压应位于胸骨下半部分,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以确保按压时直接作用于心脏,提高按压效果。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其他操作,应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患者应立即送往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310
2024-06-18
肺炎到肺癌要多久
雷加吉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肺炎和肺癌虽然都与肺部有关,但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肺炎本身通常并不会直接发展到肺癌,而如果肺炎长期存在,可能会刺激肺部组织诱发肺癌,但是没有具体的时间。如果存在肺炎、肺癌等疾病,需要前往医院呼吸内科、胸外科等科室就诊,由医生进行处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炎症,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一般情况下肺炎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但如果肺部炎症长期存在,可能与长期吸烟、职业暴露于有害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可能导致肺部细胞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建议尽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及时戒烟,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时开窗通风,或是使用空气净化器。如果存在职业暴露因素,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肺炎的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尽快改善病情。 除此之外,平时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发现异常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一般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预后,不用过于担心。
577
2024-06-18
女性得食道癌的年龄段
余振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食道癌是指食管癌,对于女性来讲,好发年龄段通常在50-70岁,但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此病。如果无法明确具体年龄,或怀疑自己存在食管癌,可以前往胸外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长期食用霉变食物、过烫食物以及腌制食品等,都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在女性中比较普遍,尤其是在50-70岁的中老年女性群体中。 另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诱因,虽然女性吸烟和饮酒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女性存在这些不良习惯,从而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 此外,食管癌的发病还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部分家族中存在食管癌病史的女性,发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所以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应更加重视食管癌的预防和筛查。 预防食管癌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女性应尽量避免食用霉变食物、过烫食物以及腌制食品等,同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食管癌的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食管癌。
1428
2024-06-18
食管癌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赵晓建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呼吸道感染、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吻合口狭窄、脓胸,具体可前往医院胸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部分患者在手术切除过程中需要切除胃壁或胃的一部分,导致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食物和辛辣食物。 2、呼吸道感染: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害胸廓的完整性和肋间肌,导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受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排痰。 3、反流性食管炎: 手术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导致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能够逆流进入食管,除反流症状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胸骨后灼烧感、疼痛感、咽下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吻合口狭窄: 可能是由于吻合口感染、吻合方式不当,或术后瘢痕形成等因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需要配合医生进行电化学介入治疗、安放食管支架。 5、脓胸: 由于此类手术属于污染手术,术后可能会出现脓胸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 食管癌术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并发症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患者在术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注意营养和休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530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