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中心科室相关科普
胆囊炎可以吃深海鱼油吗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炎可以适量吃深海鱼油,但是深海鱼油不可代替药物治疗,因此胆囊炎患者在食用深海鱼油的同时,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病因治疗,以及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病程的发展,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引起,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慢性胆囊炎则症状较轻微,可能仅有右上腹的不适感。 而深海鱼油中富含ω-3脂肪酸,可以缓解胆囊炎的症状,适量食用可以改善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还可以软化血管,补充维生素A。深海鱼油不会导致胆囊炎患者症状加重,也不会诱发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因此,胆囊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量食用深海鱼油。 然而,胆囊炎患者因为胆囊的功能受到影响,消化脂肪的能力可能下降,所以食用深海鱼油时应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深海鱼油本身就是油脂,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适量食用。另外,由于深海鱼油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在食用前应咨询医生。 除了食用深海鱼油外,胆囊炎患者还可以食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同时,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即使症状缓解,患者也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4174
2024-05-31
胆囊穿刺拔管后剧烈疼痛的原因,怎么办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穿刺拔管术后剧烈疼痛可能是由于压力变化、胆汁受阻、拔管不当、拔管后胆囊的收缩、化脓感染导致,需要根据具体病症遵医嘱针对性治疗。 1、压力变化: 残留的胆汁可能会引起胆囊内压力变化,导致胆囊壁受到牵拉或压迫,从而引发剧烈疼痛。患者应保持平躺,避免剧烈运动和咳嗽,以减少对胆囊的刺激。 2、胆汁受阻: 残留物还可能阻碍胆汁的正常流动,导致胆囊收缩增强,进而引发剧烈疼痛。可以遵医嘱采取熊去氧胆酸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还应少食多餐。 3、拔管不当: 拔管时可能会刺激到胆囊壁上的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疼痛。如果拔管过程中操作不当,还可能会造成胆囊壁或周围组织的撕裂或损伤,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剧烈疼痛。因此,在拔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柔地进行操作,以减少对胆囊壁或周围组织的损伤。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遵医嘱给予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左氧氟沙星片等,还要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4、拔管后胆囊的收缩: 拔管后胆囊内压力下降,胆囊为了排出胆汁,会进行收缩。这种收缩过程可能刺激胆囊壁,引起剧烈疼痛。进行局部热敷,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并促进胆囊的收缩。 5、化脓感染: 胆囊壁可能会因为损伤没及时治疗而导致化脓感染,引起剧烈疼痛,此时还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洛索洛芬钠、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替硝唑片、莫西沙星胶囊等。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患者还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3330
2024-05-31
ptcd后老打嗝怎么回事,怎么办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PTCD后老打嗝的原因可能有饮食习惯、药物刺激、手术操作、感染、胆道梗阻。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排查病因,避免加重病情。 1、饮食习惯: 术后患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如进食过快、过度吞咽空气等,可能会有气体进入消化系统。这些气体可能会在消化系统内积聚,导致压力变化,从而引起打嗝。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快。同时,避免过度吞咽空气,可以尝试细嚼慢咽,咀嚼食物时闭嘴等方法。 2、药物刺激: 在PTCD后,如果患者出现打嗝,可能是由于药物刺激引起的。药物刺激可能会影响胃肠道黏膜,导致膈肌痉挛,从而引起打嗝。如果患者在PTCD后出现长期打嗝,首先应该遵医嘱停用可能导致打嗝的药物。此外,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方法缓解打嗝,如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深呼吸、喝水等。 3、手术操作: 在进行 PTCD 引流术过程中,可能会对膈神经造成刺激,导致膈肌痉挛,从而引起打嗝。此外,手术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麻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打嗝。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适当使用药物缓解打嗝,如硫酸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可以抑制胆碱能神经的活性,减少胆管的收缩,从而缓解打嗝。 4、感染: 是PTCD术后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感染可能导致胆管壁的炎症反应,使胆管扩张和敏感。当胆汁流通受到影响时,胆管壁可能会受到刺激,引发打嗝。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药物治疗、调整或更换引流管等。 5、胆道梗阻: PTCD术后,胆道梗阻可能会得到缓解,但胆汁流通可能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胆管内压力变化,从而刺激胆管壁,引发打嗝。患者可以尝试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针灸等,以缓解胆道不适。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一种治疗胆管疾病的方法,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放入胆管内,用于引流胆汁或注入药物。在PTCD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打嗝的现象。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促进身体的全面恢复。
3082
2024-05-31
胆管手术拔t管后多久可以走路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管手术拔T管后多久可以走路与T管拔除无关,但是与手术类型、患者体质以及术后恢复有关。通常术后1-30天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走路,详细时间需要遵医嘱以及个人情况进行决定。 胆管手术一般是治疗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疾病的,T管是用于引流胆汁和防止术后胆管狭窄的管道,通常在手术中放置,当T管的作用完成后,医生会决定拔除它,但是T管不会对走路造成影响。 如果患者选择的是微创手术,个人体质较好,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一般在术后的1-2天内,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逐渐活动,包括走路。走路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如轻微的疼痛或不适,这是正常的恢复过程的一部分,不必担心。 然而,如果患者选择的是开腹手术,且患者体质较差,术后恢复情况较差,出现了伤口感染的情况,则需要等到伤口愈合后再走路,一般需要3-5天。患者在术后的活动量应该根据个人的体力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调整,在开始活动时,患者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如剧烈疼痛、头晕或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因此,此时是否拔掉T管并不影响。 但需注意的是,在T管未拔除时走路以及下床活动时,要确保T管不受拉扯或压迫,避免造成管道移位、扭曲或断裂,不要让T管受到过度弯曲或折叠。在活动期间,要时刻注意T管的位置和状态,确保引流袋处于适当位置,不要高于引流管出口,以免胆汁回流,确保引流袋平放。在术后初期,患者应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以免增加腹部压力,影响T管的正常引流,并且定期清洁T管接口和引流袋,避免感染。
3014
2024-05-31
肝哪个位置不好手术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肝脏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与其位置、大小、质地以及周围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肝脏大静脉和大动脉旁边、肝脏边缘与肋骨交界处、肝脏深部和后侧、肝脏的特定解剖区域、大块肝脏切除等不好手术。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1、肝脏大静脉和大动脉旁边: 如果病变位于肝脏的大静脉(如门静脉、下腔静脉)或大动脉(如肝动脉)的旁边,手术风险会明显增加。这些位置的切除可能会损伤大的血管,导致大出血; 2、肝脏边缘与肋骨交界处: 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侧肋骨后方,手术时为了充分显露肝脏,需要采取较大的切口。特别是当病变位于肝脏边缘与肋骨交界处时,手术操作可能会受到限制,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3、肝脏深部和后侧: 肝脏的深部和后侧位置较为隐蔽,手术时难以直接观察和操作。这些位置的病变可能需要通过复杂的手术路径才能到达,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 4、肝脏的特定解剖区域: 肝脏被分为不同的解剖区域(如S1-S8段),其中某些区域(如S7、S8段)的手术难度较大。这些区域位于肝脏的后上方,手术时需要避开重要的血管和胆管,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5、大块肝脏切除: 大块或超半肝的切除手术风险也较高,这种手术需要切除较多的肝脏组织,可能导致术后肝功能不全或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在决定进行肝脏手术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技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3038
2024-05-31
肝损伤可以跑步吗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肝损伤患者一般可以跑步,但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跑步速度,如慢跑。注意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包括快跑。 慢跑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肝功能,同时增强体质,促进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患者在慢跑时应避免速度过快,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而且慢跑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每次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每周不超过3次。要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进行慢跑,避免在崎岖不平或交通繁忙的路段跑步,以确保自身安全。 肝损伤患者必须严格避免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快跑。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增加,进而增加肝脏的工作负荷,可能加剧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损伤。同时,运动中产生的乳酸等代谢废物也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因此肝损伤患者应严格戒酒。同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也应避免吸烟。 肝损伤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过量运动可能会造成肝脏功能负担加重,因此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4822
2024-05-31
胆囊摘除味觉会恢复吗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摘除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暂时性地感到味觉变化或异常,通常情况下,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和适应,味觉会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如果在胆囊摘除手术后出现味觉长时间不恢复,建议及时就医。 在胆囊摘除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消化系统调整。由于胆囊的储存和浓缩胆汁功能消失,患者在初期可能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有所下降,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或食物口感不佳的感觉。 对于部分患者,在胆囊摘除后还可能出现口苦、口干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胆囊摘除后综合征(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引起的。通常是因为胆囊切除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其炎症引起全身性反应,其中对肝、胆管、胰的影响最明显。 然而,这些症状并非永久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和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适应,大多数患者的消化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味觉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胆囊摘除后味觉是可以恢复的,但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应过程。建议患者放松心情,无需过度紧张和焦虑。
4676
2024-05-31
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狭窄是癌症吗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狭窄并不一定是癌症,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癌症的可能性。如果检查出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狭窄,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综合评估和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狭窄属于一个影像学表现,是指胆总管在接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出现狭窄,形状类似于鸟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胆管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道良性肿瘤等。这些疾病在影响胆道正常结构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胆总管下段出现狭窄。 其中胆管炎是引起胆总管下段狭窄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胆道结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胆管反复发炎,可能导致胆管组织瘢痕增生,从而造成胆管狭窄。此外,胆道结石也是导致胆总管下段狭窄的常见因素。当结石嵌顿在胆管内时,会对胆管造成压迫,使胆总管下段出现狭窄。 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疾病,同样可能引起胆总管下段狭窄。当胆管癌的肿瘤组织不断增大时,可能会压迫胆管,导致胆管狭窄。但需要注意,胆管癌并不是引起胆总管下段狭窄的唯一原因,也不是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在诊断胆总管下段鸟嘴样狭窄时,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4086
2024-05-31
肝癌病人吃东西感觉噎得慌怎么回事,怎么办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肝癌病人吃东西感觉噎得慌的原因包括心理影响、消化功能降低、病灶压迫、肝功能异常、并发症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心理影响: 肝癌病人常常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使病人在进食时感到噎得慌。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病人缓解情绪压力,提高食欲。同时,家属和朋友也应给予病人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消化功能降低: 肝癌会导致消化液分泌降低,进而引起消化功能不好,使病人在进食时出现恶心呕吐、噎得慌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促进消化的药物来增强消化功能,比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同时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和半流食,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3、病灶压迫: 肝脏位于上腹部,肝癌病灶可能会压迫或影响食管或胃,导致食管、胃狭窄或阻塞,使病人进食时感到噎得慌。需要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和压迫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以减轻病灶对食管或胃的压迫; 4、肝功能异常: 如果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同时伴随胆红素的升高,这通常表明肝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噎得慌的原因之一。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遵医嘱口服护肝片、葡醛内酯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以恢复肝功能; 5、并发症: 肝癌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影响病人的吞咽功能,导致进食时噎得慌。需要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对于肝性脑病,可以采取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等措施;对于门静脉高压,可以采取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此外,如果存在食道转移,也会出现梗阻现象,使病人在进食时感到噎得慌。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4594
2024-05-31
胆囊炎吃东西就吐怎么办
尹玉春
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胆囊炎吃东西就吐,应禁食,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胆囊炎吃东西就吐时应禁食,避免食用任何食物,同时及时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如果经过保守治疗症状不能够控制,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右上腹剧烈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确诊为胆囊炎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对于接受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易发生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考虑少量多餐、清淡饮食、营养均衡。
3834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