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科科室相关科普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指南:守护宝宝健康的第一步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使用对于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医生也是深知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性。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部位和方法,并分享一些临床治疗中的经验。 在婴儿期,尤其是那些母亲携带乙肝病毒的情况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正确的注射方法,则是确保药物发挥最大疗效的关键。 💉关于注射部位(更多可看图),股外侧肌是一个常用的选择: 这是因为股外侧肌较为丰满,易于定位和注射,同时药物吸收效果较好。在注射时需要确保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 💉关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方法: 🔹在注射前,需要仔细检查药物的外观和有效期,确保药物的质量。然后,用消毒液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等待消毒液干燥后,即可进行注射。 🔹在注射时,需要用一只手固定注射部位的皮肤,另一只手持注射器,将针头迅速、准确地刺入肌肉。注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注射器的稳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弯曲。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防止药液外渗。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医生需要注意的,你们也可以了解一下。因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家长对于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存在一些误解和疑虑。 例如,有些家长担心注射会给宝宝带来疼痛或不适。其实,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过程相对简单、快速,宝宝只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同时,我们在注射过程中会采用无痛注射技术,尽量减轻宝宝的疼痛感。🔸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情况,我为大家制作了两张表格图片,大家可以自行看看。如果看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提问。💬
451
2024-06-22
打破伤风后不小心吃鸡蛋了,这有影响吗?
颜炳柱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由于破伤风感染会出现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僵直等等表现,因此如果可能出现破伤风感染,通常建议尽早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然而,在接种破伤风疫苗后,如果不慎摄入鸡蛋,这是否会给大家的健康带来隐患呢? 要明确的是,破伤风疫苗是为了预防破伤风梭菌感染而设计的。在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增强对破伤风梭菌的抵抗力。 🌵如果此时不慎摄入鸡蛋,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破伤风后误食鸡蛋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因为鸡蛋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营养价值丰富,且对于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来说,鸡蛋并不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鸡蛋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过敏原。如果在接种破伤风疫苗后,身体对鸡蛋产生了过敏反应,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说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等。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打完破伤风,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避免刺激性食物:打破伤风疫苗后,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芥末等。这类食物刺激性较强,可能会破坏破伤风疫苗的活性,降低疫苗的防护效果。 🍁不要吃生冷食物:雪糕、冰激凌、冷饮等生冷食物也是打完破伤风后的禁忌之一。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胃,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从而影响到疫苗的吸收和免疫效果。 🍁少吃易致敏的食物:螃蟹、虾、芒果等等易致敏食物,也需要引起注意。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引发皮肤瘙痒、起红疹、恶心、呕吐等症状,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 🥑关于打破伤风,就先分享这么多,针孔要好好护理,具体事项在图中做了分享,可以看看。欢迎大家在我的评论区下面留言,和我一起讨论。
913
2024-06-22
一文了解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的副作用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药物的使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就包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今天就来谈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这一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于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如同其他药物一样,它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根据临床数据和经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由于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或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所以有些患者在服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后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腹胀或肠胃胀气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为轻微,且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全身性反应如疲劳:一些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会感到乏力或体力下降。通常是由于药物对身体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能量产生或利用受阻。这种疲劳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不会持续太久。 🔹神经系统反应方面:药物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如神经递质的传递或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头痛和头晕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但一般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皮肤症状: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反应方面,皮疹和瘙痒症是较为常见的。这些症状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如果这些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减,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此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还可能引起肝胆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这意味着肝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在用药期间,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副作用,我为大家总结了两张表格,可看图自取。当然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药物相关的疑问,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
989
2024-06-22
一文解读:肺结核几个月做一次CT检查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肺结核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CT检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不论是疾病治疗期间还是恢复阶段,定期的CT检查是判断病情稳定、是否复发的关键。 但其实,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频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新诊断的肺结核患者 对于新诊断的肺结核患者,通常在开始治疗前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包括CT检查。在治疗初期,由于需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CT检查的频率可能会相对较高,一般建议在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如果病情稳定,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逐渐延长复查间隔。 🌸治疗中的肺结核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CT检查频率也会根据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如果患者的病灶明显缩小、症状改善,CT检查的频率可以逐渐降低,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然而,如果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CT检查的频率就需要相应增加,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治愈后的肺结核患者 对于已经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般来说,治愈后的前三年每6个月一次,之后每年进行一次CT复查即可。但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与肺结核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如咳嗽、咳痰、胸痛等,就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CT检查。 另外,肺结核患者,如果想要让病情恢复得更快更好,在患病期间还有很多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 由于肺结核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多为8-12个月,因此患者不要气馁,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 ❗补充营养: 每天应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等,占每日总能量的15%-20%。主食以米饭、面条、玉米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占每日总能量的55%-65%。 ❗避免传染他人: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患病后与家人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播,尤其是那些没有接种过卡介苗或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其实,除了定期的CT检查外,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具体项目见图。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提问!
406
2024-06-22
转氨酶200U/L输液治疗:一天能降多少?
颜炳柱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转氨酶升高是常见的问题,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数值达到200U/L时,很多患者都想知道通过输液治疗一天能降多少。 但我要告诉大家,这真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病情、病因,还有每个人的身体反应,但根据临床经验判断,生理因素导致通常在1天左右恢复,疾病因素引起的ALT升高输液治疗时通常在疾病治愈后恢复。 🍃ALT是肝脏细胞里的一种酶,当肝脏细胞受到损伤时就会跑到血液里,导致ALT水平升高。所以ALT升高通常意味着肝脏可能出了点问题,需要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见图)。 ALT升高不一定都是生病导致,有时比如熬夜、吃得不健康、太劳累等,也可能导致ALT水平暂时升高。这种情况下,肝细胞其实没受啥大伤,通过输液治疗,ALT可能很快就回到正常。 🌷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的ALT升高,比如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肝硬化、肝癌等,情况就复杂了。这些病会让肝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ALT大量释放到血液里。这时即使输液治疗,ALT也不会马上降下来,因为治疗这些病需要时间,还需要抗病毒、保肝、降酶等综合性的措施(见图)。 在临床实践中,我遇到过很多ALT升高的患者。有些患者只是因为生理因素导致的短暂升高,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输液治疗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有些患者则是由于疾病引起的ALT升高,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数值达到200U/L时通过输液治疗一天能降多少”有了基本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哦~~
686
2024-06-22
为何夫妻很难传染丙肝:揭秘背后原因
颜炳柱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身为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碰见过不少丙肝患者。而丙肝在夫妻之间传播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会关心的问题。咱们得先搞清楚丙肝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其实主要有三种方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说到夫妻之间,性传播可是个重点,就是说,如果有一方得了丙肝,两人在亲密接触时没有做好保护,病毒就可能通过体液传给另一方。 🔹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一方有丙肝,另一方就肯定会被感染。丙肝病毒的传播不是100%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病毒的量、亲密行为的频率和方式,还有双方的身体状况等等。比如夫妻双方注意性卫生,或者没有生育需求而经常做了保护措施,则不一定就会感染丙肝。 🔹在临床上,也遇到过不少丙肝患者的家庭。有的家庭里,只有一个人得了丙肝,而另一个人却没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做亲密行为时采取了保护措施,或者感染的那个人病毒量不高,所以没传染给另一个人。 不过也有些家庭里,夫妻两个都得了丙肝。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没太在意丙肝的传播风险,没有做好预防措施。或者是因为感染者的病毒量比较大,更容易在亲密行为中传染给另一方。 ❓那么,怎么才能降低夫妻之间丙肝的传播风险呢? 🔸得意识到丙肝的传播风险,了解它是怎么传播的,以及该怎么预防。 🔸在进行亲密行为时,记得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使用安全套,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传播风险。 🔸如果有一方已经得了丙肝,另一方也要赶紧去检查和治疗(见图),这样也能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好了,说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收藏一下哦!这样也能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呢!🌸
494
2024-06-22
乙肝抗体0.00ng/ml,健康解读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说到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查结果,不少朋友可能一头雾水。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当乙肝表面抗体显示为0.00ng/ml时,这究竟说明了啥,顺便分享点我的治疗经验。 咱们先来简单说说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能帮助体内挡住乙肝病毒的攻击,如果检测出来有它,那就意味着咱们身体里有乙肝病毒了。 ❓回到主题,乙肝表面抗体0.00ng/ml这个结果到底是啥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你的身体里几乎没有这种抗体,也就是说你对乙肝病毒没啥抵抗力。如果这时候不小心接触到乙肝病毒,就可能会被感染上。 ❓这个结果显示0.00ng/ml就一定意味着你得了乙肝吗? 其实不一定。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虽然表示你现在没有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但也可能以前得过乙肝,或者现在正处于感染的初期阶段,也就是“窗口期”。 ❓那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并不代表就一定会得乙肝。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别跟乙肝患者太亲近,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说到乙肝疫苗,它能让我们的身体产生抗体,这样就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了。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乙肝表面抗体阴性,那就得赶紧去接种疫苗哦!(见图)📍。 当然啦,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有乙肝或者其他肝脏问题,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见图)📍。 希望我的这些分享能给大家带去点帮助,记得点赞支持一下,也别忘了关注我哦~~💚
472
2024-06-22
乙肝核心抗体高于950PEIU/ml,严重吗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乙肝是一个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疾病,而乙肝核心抗体则是乙肝五项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乙肝核心抗体正常值一般≤0.9PEIU/ml,为阴性。那么,乙肝核心抗体高于950PEIU/ml,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严重吗? 🔹乙肝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抗体,它的出现表明患者曾经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并不等于乙肝患者就一定具有传染性或者病情严重,因为乙肝核心抗体分为IgM型和IgG型,IgM型抗体通常表示近期感染,而IgG型抗体则表示既往感染。 🔹当看到乙肝核心抗体高于950PEIU/ml时,这通常是指IgG型抗体的数值。乙肝核心抗体高于950 PEIU/ml时数值高于正常值,但并不能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这主要是因为乙肝核心抗体数值的大小并非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唯一标准。它只是一个定量的指标,用于评估患者体内乙肝核心抗体的水平。 🔔在临床上更关注的是乙肝五项中的其他指标,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HBeAb),以及患者的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 乙肝核心抗体高于950PEIU/ml不能掉以轻心,这提示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正在感染中。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的肝功能、乙肝DNA等指标,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传染性。 有的患者只是单纯的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病毒载量低,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如半年复查一次,暂时不需要特殊治疗。而有的患者则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病毒载量高等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乙肝核心抗体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我为大家制作了3张表格(见图)。图1、2是乙肝五项的检查结果解读,图3是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可能情况。希望这两张表格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乙肝核心抗体的意义。 如果大家还是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有其他的疑问,建议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讨论。💬
830
2024-06-22
警惕丙肝“瘦身”陷阱!科学认识是关键
颜炳柱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大家是否注意到,身边有些丙肝患者似乎总是显得比常人更瘦弱一些?丙肝,作为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不仅影响肝脏的健康,还可能对体重产生显著影响。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丙肝患者都会很瘦,但根据我在临床多年观察,相比于变胖,确实大多数丙肝患者可能会倾向于变瘦。 ❓那么,得了丙肝的人为什么会更容易变瘦呢? 🔹其实,肝脏在我们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其中之一就是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当丙肝病毒攻击肝脏时,会干扰其正常功能,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糖的代谢,这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 🔹除了肝脏功能受损导致的营养代谢问题外,丙肝患者还可能因为心理压力、治疗副作用等因素而进一步影响食欲和体重,详细原因可见图。 丙肝患者如果过瘦,对疾病恢复和身体素质都不利,因此要尽快作出调整~ ❓那么,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应对体重变化呢? 🔸合理饮食:如苹果、香蕉、菠菜等,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不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提高消化能力,减轻肝脏负担,建议每天摄入至少5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虽然丙肝病人食欲差,但不建议以糖或高脂肪食物来补充能量,以免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适量运动:建议每天饭后散步30-60分钟,有助于消化和增强食欲。每周进行2-3次慢跑,每次20-30分钟,可提高新陈代谢和消除疲劳感。 🔸积极治疗:丙肝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详细治疗方案见图),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复查。自己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丙肝患者的体重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仅根据体重来判断病情的轻重或治疗效果的好坏。重要的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战胜丙肝这个挑战。 希望这篇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得过丙肝,或正在治疗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分享你们的历程~💬
608
2024-06-22
乙肝核心抗体大于25PEIU/ml有何意义?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当看到乙肝核心抗体大于25PEIU/ml的检查结果时,首先想到的是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乙肝核心抗体是乙肝五项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核心抗体的正常值是0-0.9PEIU/ml,所以当其数值大于25PEIU/ml时,明显高于正常值,这是一个阳性结果。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可能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患者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已经康复,体内仅存有病毒的抗体;二是患者目前正处于乙肝病毒感染期间。 乙肝核心抗体大于25PEIU/ml的患者并不少见,对于这类患者,通常会建议进一步进行乙肝五项的其他检查,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这是因为乙肝表面抗原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且患者肝功能正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那可以认为患者是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已经康复。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年定期复查即可。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那情况就不同了。这通常意味着患者目前正处于乙肝病毒感染期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指标,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会选择抗病毒治疗等措施,如遵医嘱应用蒲地蓝消炎片、阿昔洛韦分散片等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 🌸分享的这些内容,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点个赞支持一下吧!也别忘了点下关注,这样你们就不会错过更新啦。
849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