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科室相关科普
10个月宝宝打麻腮风疫苗,真的会后悔吗?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麻腮风疫苗,其实是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种常见传染病的联合疫苗。这三种病在宝宝小时候都很容易得,而且一旦得病,不仅宝宝难受,家长们也跟着操心。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接种疫苗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麻腮风疫苗的注射年龄,一般是在宝宝8个月到1岁,加强针则是在6岁左右。那么,为什么有些家长会后悔给大概10个月的宝宝打麻腮风疫苗呢? 🍀其实啊,这多半是因为疫苗后的一些正常反应。比如,有的宝宝打完疫苗后会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这都是身体在产生免疫反应,说明疫苗在起作用啦!但是呢,看着宝宝不舒服,家长自然心疼,所以就有了“后悔”的感觉。 但是吧,对于这种情况,只要家长们按照我们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那么宝宝很快就会恢复过来的。所以,真的没必要“后悔”。 ❓ 这个护理是怎么做的呢? ✅观察宝宝反应:接种完疫苗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只是轻微发热、红肿,那就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但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持续哭闹、呕吐等症状,那就要及时就医了。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接种完疫苗后,宝宝的接种部位可能会有一些红肿,家长要注意保持这个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但不要用力按压或摩擦。 ✅多喝水多休息:接种疫苗后,宝宝可能会有些不适,家长要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剧烈运动:接种完疫苗后,宝宝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疫苗带来的免疫反应,所以家长要避免让宝宝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此外,关于有些宝宝可能不太适合打麻腮风疫苗哦,详细情况放在图片里了,需要的话,可以看看~ 💬 好啦,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麻腮风疫苗和接种后的护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另外,大家有啥想问的、想聊的,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特别是那些也经历过“小插曲”的家长们,快来分享你们的经验吧!
663
2024-06-17
快速消除一岁宝宝胀气,这些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儿科综合内科
前天有位家长带着胀气的宝宝前来就诊,宝宝一岁了,这两天也不喜欢喝奶,一喂就吐出来,睡觉也不好好睡,家长这才发现宝宝的肚子涨的鼓鼓的,这才知道原来宝宝是小肚子胀气不舒服了。 其实,宝宝胀气是很常见的问题,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宝宝缓解胀气。 🌸适当的按摩 家长可以在宝宝清醒的时候,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顺时针方向进行,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排出气体。 🌸适当的运动 家长可以引导大月份的宝宝,比如8-10个月的宝宝进行爬行、翻滚等,这些简单的动作都有助于宝宝排气。 另外,我想说的是,每个宝宝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如果宝宝胀气情况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避免宝宝出现肚子胀气,家长日常需多注意这几点 🌻喂养要得当 别一下子喂太多,少量多餐,让宝宝的肠胃有个缓冲期。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要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比如烧烤、辣椒等。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尝试更换适合宝宝体质的奶粉品牌。 🌻安抚好宝宝 宝宝哭闹时容易吸入大量空气,导致胀气。所以,家长们要耐心安抚宝宝,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小妙招,或者想分享使用后的感受,别忘了在评论区留言哦。
859
2024-06-17
多动症的孩子能自愈吗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多动症的孩子一般不能自愈,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通过心理干预或服用药物等方式治疗,还要配合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 多动症是起源于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活动过多,容易发生冲动等行为。多动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还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有关,一般不能够自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干预、行为治疗等,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比如应用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盐酸安非他酮片等药物,还可以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游戏治疗等措施。 由于多动症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出现人际交往困难,所以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及关爱,并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的小儿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智力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在孩子疾病治疗期间,家属也要给予支持性环境,避免使用体罚或歧视等粗暴的教学行为。由于每个多动症孩子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所以治疗效果也不同,建议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396
187
2024-06-17
阿奇霉素颗粒儿童用量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阿奇霉素颗粒的儿童用量要根据儿童患有的疾病、体重来计算,此药物在临床上一般用来治疗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1、治疗中耳炎、肺炎: 如果用于治疗中耳炎、肺炎,那么服药第1天需要按儿童的体重10mg/kg顿服,一天最大用药量不能超过0.5g,儿童服药的第2-5天,每天按体重5mg/kg顿服,一天最大用药量不超过0.25g。以体重15-25kg的儿童为例,服药第一天可以顿服0.2g,第2-5天顿服0.1g,体重为26-35kg的儿童,服药第一天可以顿服0.3g,第2-5天顿服0.15g,体重为36-45kg的儿童,服药第一天可以顿服0.4g,第2-5天顿服0.2g。 2、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 如果是用于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一天按照12mg/kg顿服,但一天最大用药量不能超过0.5g,需要连用5天。 如果需要使用阿奇霉素颗粒,建议去医院儿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视诊等相关检查明确儿童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在服用阿奇霉素颗粒时,应将颗粒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可以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4888
367
2024-06-17
60天黄疸不退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无论是新生儿还是成年人,黄疸60天不退都考虑判断为病理性黄疸。针对这种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后根据具体的情况积极治疗和调理。 1、新生儿: 大多数生理黄疸通常在1个月以内消退,不会持续2个月。若新生儿黄疸已经超过60天不退,则可能是出现了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等。应检测胆红素水平,如果血胆红素大于205.2-256.5mmol/L,可采取光照疗法退黄。若伴有腹胀、发热、大便发白等表现,则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发育异常,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苯巴比妥钠、清肝利胆口服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予以治疗。 2、成年人: 成年人60天黄疸不退多考虑可能是由于败血症、中毒性肝炎、胆道梗阻、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所引起。之所以60天黄疸不退,多考虑可能是由于上述原发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所引起。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指导针对原发病治疗。比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需要遵医嘱应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还可以配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护肝片等保肝护肝的药物,并随时检测肝功能。如果为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则需要及早手术治疗,比如进行胆囊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等,将梗阻疏通后,可使黄疸逐渐消退。 在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和调理的同时,日常还应注意避免食用高油、高脂的食物,以免给肝脏带来负担。
4052
168
2024-06-17
婴儿0-12个月发育标准
张伟令
主任医师
儿科
婴儿0-12个月发育标准分为身高、体重标准,以及神经发育进程。婴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25kg,身高约为50cm,生后第1个月体重为4.25-4.95kg,前3个月身长增长约11-13cm,不同月龄发育标准不同。 1、身高、体重: 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身高(长)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5cm,前3个月身长增长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约75cm,婴儿3-12月龄的体重计算公式为(月龄+9)/2。 2、神经发育进程: 新生儿会哭叫,2个月时能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随物转动。3个月时仰卧位变为侧卧位,可以用手摸东西咿呀发音。4个月时扶着髋部时能坐,手能握持玩具,能够较有意识地哭和笑。5个月时扶腋下能站得直,6个月能独坐一会,7个月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能发“爸、妈”等复音,但无意识。8个月会爬,自己会坐起来、躺下去。9个月可以尝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10-11个月能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能走。12个月会独走、弯腰拾东西,会用杯喝水。 若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家长可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小儿内科就诊,完善望诊、触诊、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矫正。
2136
38
2024-06-17
15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范围
朱芮
主任医师
儿科
15个月宝宝身高的标准范围为87cm左右,体重的标准范围为10.8kg左右,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标准上下有轻微浮动也属于正常现象。 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标准身高的计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岁)×5+80(cm),经计算可得15个月宝宝的身高标准范围大概为87cm,而1-6岁宝宝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年龄(岁)×2+8,经计算所得15个月宝宝的体重标准范围大概为10.8kg。 由于15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有关,每一个15个月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身高上下浮动5cm,体重上下浮动2kg,且不伴有精神不振等情况,基本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如果存在身高发育迟缓或体重偏重的情况,建议家长带15个月宝宝及时到医院的小儿内科就诊,进行激素水平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情况。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15个月宝宝的饮食营养搭配,让15个月宝宝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避免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免营养不良而影响身高增长。
3682
428
2024-06-17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范围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范围与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小孩刚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年龄越小增长越快。而小孩刚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3.3kg,随年龄增加,小孩体重的增长也会逐渐减慢。 1、身高范围: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的重要指标,受遗传、环境、营养代谢和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速度不同,小孩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25cm,前3个月增长约11-12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高约为75cm。第二年小孩身高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岁时身高约为85cm。2岁以后每年增长约5-7cm,1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13-14岁时约为3倍。青春期小孩身高的增长明显加速,身高突增的时间一般持续3年左右。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平均增长28cm。女孩每年可增长6-8cm,平均增长25cm。突增期过后,身高增长速度减慢,直到女17岁、男20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2、体重范围: 小孩的体重范围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5kg,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4-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450-750g,7-12个月平均每月增加220-370g,全年共增加约6.5kg,1周岁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1岁以后小孩体重增长变慢,1-2岁内全年体重增长约2.0-2.kg,2-10岁每年增长约2kg,青春期小孩体重增加较快,男孩每年增加约5kg,女孩约4kg。由于小孩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增长,具体还应以实际情况判断,并没有固定标准值。 如果小孩出现身高、体重明显异常的情况,家长可带小孩前往医院儿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查、微量元素检查等,能够明确具体情况,然后采取针对性调理。
4628
438
2024-06-17
新生儿身高体重标准范围
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新生儿身高体重标准范围,男婴与女婴有所不同。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男婴体重一般在2.98-3.78kg,女婴体重在2.86-3.66kg,对于身高而言,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平均为50cm。 新生儿出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加较多,通常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的体重大概可以增长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12月龄时体重在10kg左右。新生儿时期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使新生儿摄入充足奶量,可以补充营养,有助于生长发育。家长应当定时监测新生儿体重,如果出现体重偏轻或偏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带新生儿前往医院的新生儿科就诊,完善体格检查、微量元素检查等,从而明确诊断。 身高指的是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通常新生儿身高测量时需躺着测量,平均身高在50cm,一般在出生后前3个月时生长发育最快,身高增长大概在11-13cm,1岁时身高约75cm。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生长发育都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有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环境影响,如长期营养不良及体弱多病等,都可能会影响身高、体重。若新生儿摄入的营养不足,导致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宝宝,家长需要注意为新生儿补充营养,如进行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补充钙剂等。
3594
270
2024-06-17
孩子正常身高体重范围
陈志衡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孩子正常身高、体重范围,一般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常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以下数值仅作为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个评价标准,处于正常范围即可。若出现异常情况时,建议家长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1、身高范围: 孩子正常身高范围主要包括刚出生新生儿身高为50cm左右,1周岁左右时身高可以达到75cm左右,2周岁时身高应在87cm左右,之后2-6岁孩子正常身高公式为年龄×7+75cm,7-12岁孩子身高公式为年龄×6+80cm。通常2-12岁孩子每年一般身高增长范围应为6-7cm,如果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可能会被认为生长速度缓慢。 2、体重范围: 一般刚出生的新生儿体重在3.25kg左右,1岁孩子正常体重会达到10kg左右,之后孩子体重增长范围在2.5-3.5kg,到2岁后孩子每年体重增长应该在2kg左右。 上述计算方式属于一个大概的计算标准,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正常的饮食结构,多吃健康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及优质蛋白等,注意营养均衡。少吃油炸类、高糖类食物,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促进孩子正常生长发育,定期体检。
3122
489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