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脑部供血不足的症状
王薇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部供血不足也就是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中的血液供应不足,无法满足正常需求,此时会导致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感到整天昏昏沉沉、总是想睡觉,甚至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但部分人又会失眠,这并不是因为疲劳,而是大脑供血不足的先兆; 2、精神障碍 部分患者还可能沉默寡言或表情冷淡,甚至出现短暂的智力衰退,多与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有关; 3、运动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等症状,甚至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4、感觉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舌头或嘴唇麻木,也可能出现视物不清、突然一时性失明等症状,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5、其他伴随症状 比如记忆力变差、社交及工作能力下降、与他人的交流变得困难等,伴随这些症状也要警惕脑供血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脑部供血不足的症状因人而异,且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不要因为出现上述症状就判断为脑供血不足,建议通过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核磁共振、血压检查等明确。
4212
2024-06-05
植物人有意识吗
王薇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植物人是否有意识一直存在争议,而且植物人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拥有植物特质的人,而是指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如严重的颅脑损伤或疾病,导致长时间处于意识障碍状态的患者。患者的生活虽然得以维持,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的状态却无法感知。 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特殊意识障碍的患者没有意识活动。然而,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电生理学的发展,一些研究发现,部分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存在不易被常规方法检测到的微弱意识活动。 为了准确评估意识状态,多会采用多种方法,如功能神经影像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脑活动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意识,但意识状态仍然是复杂而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 意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它涉及神经递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植物人没有意识”,也不能轻易断言他们具有完整的意识。 对于这种特殊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患者可能需要鼻饲饮食且长期卧床,家属或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等问题,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3218
2024-06-05
布洛芬治头疼吗
王薇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布洛芬治头疼,临床上可以用的剂型较多,包括片剂、胶囊、混悬液等。但无论属于哪种剂型,布洛芬治疗头疼时,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的作用,而且不仅可以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还可以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 研究表明,布洛芬对于缓解头疼有效。头疼往往与脑部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有关,这些变化会导致炎性介质的堆积,进而引发疼痛。而布洛芬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了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了镇痛的效果。 虽然布洛芬对于头疼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在服用布洛芬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同时,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活动期消化道溃疡、药物过敏者有失血倾向者等,应禁用布洛芬。 同时,在使用该药治头疼的期间内,也应该关注头疼的护理,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使头疼更快缓解。
3284
2024-06-05
脑膜炎会持续头痛吗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脑膜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头痛症状属于患者比较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持续头痛的情况。对此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分析。 脑膜炎的轻重程度直接影响头痛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一般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讲,头痛可能表现为阵发性,即头痛症状会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发作,但并非持续不断。此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还要接受专业的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奥硝唑分散片、阿昔洛韦胶囊等药物抗炎、抗病毒,另外,也可使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冷敷。 而对于病情严重的脑膜炎患者来讲,可能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头痛。主要因为脑部组织受到感染比较严重,导致炎症持续加剧,进而引发长时间的头痛,同时还可伴有发热、恶心、嗜睡等症状。此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头痛症状。 对于出现疑似脑膜炎症状的患者,要及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机体健康。
4044
2024-06-05
肢体功能障碍包括哪些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肢体功能障碍一般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协调障碍以及肌肉异常,此类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1、运动障碍: 是指肌肉收缩力减弱或丧失,导致关节活动能力受限,可能由于神经肌肉损伤、脊髓损伤等原因引起。对于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来讲,日常可通过局部按摩、推拿等方式帮助改善,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 2、感觉障碍: 指的是身体对触觉、痛觉、温度等刺激的感知能力降低或丧失,主要与神经系统受损有关。此类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便确定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平衡障碍: 是指身体在行走、站立等活动中难以维持稳定状态,可能由于前庭系统受损、小脑病变等原因引起。对于平衡障碍患者,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日常还要注意避免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协调障碍: 是指身体在完成复杂动作时,各部分肌肉和关节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小脑病变等因素导致。对于协调障碍患者来说,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如进行原地摆臂踏步运动、弓箭步转身运动等,以提高肢体的协调能力。 5、肌肉异常: 包括肌肉痉挛、萎缩等,可能导致关节活动能力受限,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等原因引起。对于此类患者来讲,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进行局部按摩、红外线照射等。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4508
2024-06-05
早上起床头晕眼花恶心想吐什么症状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早上起床出现头晕、眼花、恶心、想吐的情况,可能与睡眠不足、低血糖、高血压有关,还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诊断后给予相应处理。 1、睡眠不足: 如果晚上睡眠时间较少,可能会导致人体缺乏足够的休息,致使大脑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建议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2、低血糖: 早上醒来时,由于一夜未进食,机体血糖水平可能存在偏低的情况,导致头晕、恶心、眼花、想吐等症状。建议在睡前适当进食,尽可能维持血糖稳定,也可在睡醒后喝一些温糖水。 3、高血压: 与饮食不当、年龄增长有关,当机体血压升高时,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头晕、恶心、眼花等不适症状,可出现在早晨。对于存在高血压的患者来讲,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以保持血压稳定。 4、药物因素: 也可能导致这些症状,部分药物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咨询医生明确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由于内耳中的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起,也可能会导致早上起床时出现上述症状,此类患者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治疗。 此外,上述症状也可能由于前庭神经元炎、脑供血不足等因素造成。日常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预防这些不适症状的发生。
4830
2024-06-05
压迫马尾最早期的症状有什么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如果存在压迫马尾的情况,通常与脊柱或腰椎的病变有关,最早期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以及大小便失禁、下肢反射减弱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应处理。 1、腰部疼痛: 压迫马尾早期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变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热敷等。 2、下肢放射痛: 当患者马尾神经受到压迫时,疼痛可能会沿着坐骨神经向下放射到腿部和脚部,这种疼痛可能是刺痛、灼痛或麻木感,日常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3、下肢麻木: 压迫马尾还可能会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无力等,这种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需要尽快就医,以评估神经受压的程度。 4、大小便失禁: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压迫马尾早期也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因为马尾神经控制着这些功能。患者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5、下肢反射减弱: 压迫马尾还可能影响下肢的反射功能,如膝反射和踝反射,这些反射的减弱可能表现为神经受损。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神经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等症状。日常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习惯,以减轻脊柱压力。同时还要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预防压迫马尾的发生。
4802
2024-06-05
末梢神经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末梢神经病变是一种影响神经末梢的疾病,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体征,包括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肌肉萎缩,建议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治疗。 1、感觉障碍: 末梢神经病变常导致感觉神经受损,引起感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四肢远端麻木、疼痛、发凉等异常感觉。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的麻木、疼痛、烧灼感或针刺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感觉迟钝甚至感觉丧失。 2、运动障碍: 可能出现肢体的僵硬感、屈伸不利、不灵活,以及肌肉力量的减退和肌张力低下,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腺体分泌障碍,如多汗或无汗。 3、神经功能障碍: 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见如出汗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无泪、无口水以及尿便障碍等。 4、记忆力下降: 末梢神经病变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记忆力,患者可能感到记忆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肌肉萎缩: 长期肌肉力量的减退和肌张力低下,可能会出现肌肉废用性萎缩。 日常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天气寒冷时应及时增减衣物,保证肢端末梢血液循环,积极避免疾病的出现。
5000
2024-06-05
表情肌包括哪些
王薇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表情肌是指面部控制表情的相关肌肉,主要包括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额肌等。这些肌肉通过密切的协同作用,让我们能够展现丰富的面部表情。若发现面部肌肉或表情出现了异常,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治疗。 1、眼轮匝肌 环绕眼睛,控制眨眼和眼神变化,是传达情感和信息的重要窗口; 2、口轮匝肌 围绕口部,参与形成微笑、惊讶等表情,是表达喜怒哀乐的主要肌肉; 3、提上唇肌 位于上唇上方,负责提升上唇,形成微笑或惊讶等表情; 4、提口角肌 位于口角两侧,可以向上提升口角,形成自然的微笑表情; 5、额肌 位于额头,负责皱眉和抬高眉毛,表达疑惑、惊讶等情绪。 此外,表情肌还有颧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颊肌等,当这些表情肌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面部肌肉瘫痪或萎缩,影响表情的自然展现,甚至引起面部僵硬、食物咀嚼受限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因此,保护好表情肌,维护其正常功能,对于维持面部美观和正常社交活动至关重要。
4830
2024-06-04
长期每天4-5小时睡眠好吗
王树华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长期每天只睡4-5小时并不好。正常情况下,人每天的睡眠最好达到7-8小时,否则属于睡眠不足,从而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果患者长期每天只能睡4-5小时,建议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原因后进行治疗。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精神不佳,因为脑部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免疫系统,肝脏的排毒能力会因为睡眠不足而下降,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入,从而引发疾病。 另外,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问题。对于生长发育期的人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睡眠不足还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建议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减少熬夜。如果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减少睡眠时间,也应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3770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