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科室相关科普
空腹血糖7.2mmol/L算糖尿病吗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等,单纯一次空腹血糖7.2mmol/L尚不能算糖尿病,需要改日复测空腹血糖。反之如果有症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出现此结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是小于6.1mmol/L,虽然空腹血糖7.2mmol/L属于血糖升高,但是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最近食量增加、尿量增加、饮水量增加等,并不能算是糖尿病。通常需要隔天再测一次,予以证实。如果空腹血糖依旧超过了7.0mmol/L,才能确诊是糖尿病。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而且平时比较容易口渴,吃得多但是体重却下降,同时检查出空腹血糖7.2mmol/L,且≥7.0mmol/L,此时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患者还可以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更加能辅助糖尿病的诊断。一经确诊,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咀嚼片等降糖药物,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4398
2024-06-03
胰岛是什么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胰岛是胰腺中类似小岛样散在分布的细胞团块,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对人体的血糖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发现胰岛出现异常,如血糖异常升高或降低,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胰岛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呈小岛状散在分布于外分泌腺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胰岛与毛细血管分布比较紧密,有利于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循环血液,调节糖代谢。 成年人胰腺约有(1-2)×10^6个胰岛,胰岛内分泌细胞按形态学特征及分泌的激素至少有五种,分别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胰多肽等。与之相对的是胰腺的外分泌部分,主要是分泌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用于消化食物。 如果了解胰岛功能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胰岛素水平检测、胰岛素抵抗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等,还可以抽血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了解血糖的变化。再结合患者自身有无相关的症状,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可能就能诊断相应的疾病。
4658
2024-06-03
血糖9.6mmol/L是患有糖尿病吗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即三多一少,同时空腹血糖为9.6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有症状,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为9.6mmol/L,则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怀疑自己血糖异常升高,需要到医院查明具体血糖值。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查为9.6mmol/L,大于等于7.0mmol/L,加之患者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患者没有症状,需要隔天再测一次空腹血糖,升高也能确诊。 如果是随机血糖或者是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9.6mmol/L,没有超过11.1mmol/L,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此时属于糖尿病前期,也就是糖耐量受损的阶段。如果不加以控制,可以逐渐发展为糖尿病。 如果已经确诊了糖尿病,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多运动,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缓解血糖升高的情况。同时也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少吃甜食,多吃鸡蛋、脱脂牛奶、牛肉等蛋白质饮食。
3870
2024-06-03
亚临床甲减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亚临床甲减是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与代谢减缓、体重增加与食欲减退、记忆力减退与注意力不集中、怕冷与情绪波动、月经紊乱与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可能会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受损、肌肉骨骼系统影响、妊娠不良事件风险、结节癌变风险等危害。建议出现此类症状的患者,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一、症状 1、皮肤干燥与代谢减缓 亚临床甲减患者表现出皮肤干燥、粗糙,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影响了皮肤的正常代谢。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身体代谢率下降,容易疲劳; 2、体重增加与食欲减退 由于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的调节作用减弱,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尤其是在没有改变饮食习惯的情况下。同时,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也是常见症状; 3、记忆力减退与注意力不集中 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亚临床甲减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 4、怕冷与情绪波动 由于体内代谢减缓,患者常感到怕冷,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难以缓解。此外,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情绪波动; 5、月经紊乱与性功能减退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等症状,而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性欲降低等问题。 二、危害 1、心血管系统损害 亚临床甲减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2、神经系统受损 长期亚临床甲减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抑郁症发病率增加、认知障碍等; 3、肌肉骨骼系统影响 患者可能出现骨骼肌轻度损伤,增加骨折的风险; 4、妊娠不良事件风险 对于妊娠妇女,亚临床甲减可能增加流产、早产和难产的发生率,对胎儿的神经、心理发育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5、结节癌变风险 亚临床甲减患者如果合并甲状腺结节,升高的促甲状腺素有促进结节生长的作用,可能增加结节癌变的风险。 因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碘。同时,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
3064
2024-06-03
血糖10.6mmol/L是什么程度的糖尿病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10.6mmol/L可能是空腹血糖,也可能是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不同血糖代表的情况不一样,糖尿病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建议马上就医,检查静脉血浆葡萄糖的含量,确定有无糖尿病。 1、空腹血糖 正常空腹血糖值为小于6.1mmol/L。如果是空腹血糖10.6mmol/L,属于偏高的状态。如果患者还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可能说明是相对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2、餐后2小时血糖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为10.6mmol/L,说明患者的血糖轻度升高。不管有无糖尿病症状,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通常并无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只是位于糖耐量减低的阶段,也就是糖尿病前期; 3、随机血糖 如果随机血糖是10.6mmol/L,跟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类似,不能说明患者具有糖尿病,更不用说是什么程度。而且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建议看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 不管患者是否是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少吃甜食,如奶油蛋糕、糖果、饼干、奶茶、巧克力、冰淇淋等,避免引起肥胖,加重糖尿病的症状。
4608
2024-06-03
玉米和米饭哪个糖分高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与玉米相比,米饭的糖分要高一点。因为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米饭中主要就是淀粉。而淀粉吸收后,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米饭含糖量较高。 玉米含有比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糖分,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相对来说,其糖分的含量并不算高。而米饭是粮食作物,其中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其余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相对较少。 米饭的碳水化合物较高,经过胃肠道吸收,其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供给身体各项生命活动。因此相比于玉米,米饭的糖分较高。除此之外,由于玉米中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饱腹感,所以玉米的升糖指数也比较米饭要小。因此吃同样分量的玉米和米饭,吃米饭时血糖升高速度更快。 由于米饭的糖分高,一般是将米饭作为主食,为生命提供能量。但是如果想要减肥,可以在总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米饭和玉米配合着来吃,能够减少米饭的摄入量,可以增加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供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3128
2024-06-03
生物化学中酮体是什么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酮体是脂肪氧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几种形式。在血糖供能不足的时候,酮体可作为一种储备能源供给能量。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多尿、口渴的症状,呼吸有烂苹果味,建议及时就医。 当机体需要脂肪的时候,脂肪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后,经过β-氧化,可产生酮体。也就是,酮体被称为脂肪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健康人血液中有少量的酮体,其中β羟丁酸占78%、乙酰乙酸占20%、丙酮占2%。 酮体也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由于酮体分子小且溶于水,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在糖供应不足时,酮体是脑组织的主要能源物质,用以维持脑组织的功能活动。 当肝脏内酮体产生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时,血液酮体浓度增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如电解质紊乱、休克、急性肾衰竭、脑水肿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如果想知道自己体内的酮体水平有多高,可以到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以检查血酮体和尿酮体。
4312
2024-06-03
小米含糖量高不高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小米的含糖量相对比较高,毕竟小米属于主食,其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进入人体被吸收,然后转化为葡萄糖,以此升高血糖,所以其含糖量较高。 小米是谷物类主食的一种,吃了之后可以为机体供给葡萄糖,提供能量,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所需。据权威资料显示,每100克可食用的小米,其碳水化合物是75.1克、总膳食纤维是8.5克、淀粉是60克、糖分是4克,其他还有维生素、钙、钾、铁等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也属于糖类。 由此可见,小米含糖量在所有食物中算是相对较高的食物。不过小米属于粗粮,如果是跟大米、面粉等细粮相比,小米中的总膳食纤维含比较高,所以含糖量会比细粮较少。 而且小米的血糖生成指数也比较高,属于高升糖食物,容易在短时间内升高血糖,再加上小米的含糖量相对较高。因此如果血糖高的患者需要食用小米,建议适当控制摄入量。同时如果要吃小米,建议选择蒸煮的方式,避免熬粥,尤其是熬稀粥,以免提升小米的升糖指数。否则在吃了之后,容易影响血糖波动。
4392
2024-06-03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是多少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一般在11.1mmol/L以下。如果患者自己想知道自身的餐后1小时血糖是否正常,可以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拿着结果咨询医生,让医生给予回答。 进餐之后,随着食物被胃肠道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入血,就会引起血糖升高。餐后1小时的时候,胰岛素可能还在分泌中,即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可能还不太明显,血糖水平会比餐后2小时血糖要稍微高。 在理论上,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要小于7.8mmol/L,所以餐后1小时正常血糖可比7.8mmol/L要高,但是并未明确指出正常餐后1小时血糖。不过根据随机血糖的正常值来看,餐后1小时血糖应该不高于11.1mmol/L。 通常可以通过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2小时血糖水平来评估患者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情况,了解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降糖方案。但是临床一般不将餐后1小时血糖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人也无法通过餐后1小时的血糖水平评估自己有没有糖尿病。
4752
2024-06-03
25-羟基维生素D是什么意思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在肝脏活化后生成的物质,需要经由肾脏再次活化,才能发挥促进钙盐沉积,促进长高的作用。如果检查发现25-羟基维生素D缺乏,也就是维生素D缺乏,建议及时就医。 维生素D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种营养元素,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以及其在骨骼中的沉积,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维生素D本身不具有活性,外源性摄入的维生素需要在肝脏内25-羟化酶催化下生成25-羟维生素D,再经过肾脏的1α-羟化酶作用下进一步生成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由此来发挥维生素D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25-羟维生素D的活性比1,25-二羟维生素D的活性较低,但是其在血液浓度是后者的数千倍,所以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机体内的主要表现形式。 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检查,评估自己维生素D是否缺乏、营养状态是否良好,以及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如骨骼发育不全、骨质疏松、佝偻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等。
3656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