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白蛋白紫杉醇的作用与功效
邱立新
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白蛋白紫杉醇是一种化疗药物,具有抗微管蛋白解聚、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过敏反应的功效,这些功效决定它的不同作用。白蛋白紫杉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避免私自使用,以免用药不当危害自身健康。 1、抗微管蛋白解聚:通过干扰微管蛋白的解聚过程,稳定微管结构,从而影响细胞分裂和迁移。这一功效使得白蛋白紫杉醇能够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因为癌细胞过度增殖是肿瘤生长的主要特征之一; 2、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该药物可以诱发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具有进一步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3、减少过敏反应:此外,白蛋白紫杉醇采用纳米技术将药物结合人血白蛋白,形成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由于其独特的纳米剂型,使得药物可通过肿瘤高渗透高滞留效应,靶向至肿瘤部位,从而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对其他组织系统的毒副作用。 基于以上功效,白蛋白紫杉醇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白蛋白紫杉醇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4262
2024-06-06
十几年癌胚抗原都100ng/ml,背后的故事与真相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上周有个网友在评论区问我:“医生,我这个癌胚抗原查了10多年了,怎么每年都是100ng/ml左右?” 癌胚抗原(CEA)其实是我们医生用来检查癌症的一个指标,但它升高并不一定就是癌症。比如吸烟、身体有炎症或者肝硬化这些情况,也可能让CEA数值上升。 ⏩所以我先问了他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过去的病史。原来他长期抽烟,还有轻度的脂肪肝,这些原因都可能让CEA数值上升。虽然CEA持续偏高是个需要注意的信号,但别太过担心,不一定就是癌症。 🔍建议这位患者去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比如全身影像学检查(比如CT、核磁共振等)、胃肠镜等,还有肿瘤标志物的复查。这些检查能帮我们医生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身体状况,进一步确认是否真的有癌症。同时,也劝他改一改不良的生活习惯(见图),这些改变都有助于降低CEA水平。 没错,在临床上我也遇到过不少CEA持续偏高的患者。有的后来真的查出了癌症,但也有很多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所以啊,不能只看CEA这一个指标就断定有没有癌症,得综合判断。 📍同时也想告诉广大读者,肿瘤标志物只是癌症筛查和诊断的辅助工具之一。它们的升高或降低并不完全代表癌症的存在或消失。如果发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持续偏高或出现异常波动时,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希望这篇文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癌胚抗原标志物和癌症的关系,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最后,如果大家有收获的话,也不要忘记点赞和收藏哦~
694
2024-06-06
吃龙爪:抗肿瘤的新选择?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大家在看网上信息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啊,我上周就刷到一篇笔记说吃龙爪可以抗肿瘤。龙爪(芦荟)确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对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有一定好处。但是说到它能有效抗击肿瘤,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凿的科学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如果有肿瘤的话还是得让我们医生来处理。 📍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是独特的,不能轻易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偏方或传说。实际上,抗肿瘤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多方面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单靠用芦荟就有明显效果还是不可信的。 🌷针对肿瘤患者的饮食需求,这里也给一些具体建议: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建议选择小米粥、蔬菜粥和山药粥等这些食物,它们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如熬制小米粥时,只需洗净小米,加清水小火慢煮,直至粥变得浓稠软糯。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以及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都是富含维生素的好选择。通过简单的烹饪如清炒或直接食用,确保食物中的维生素得以保留,每天都能摄入多种蔬果。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推荐食用鸡蛋、牛奶、瘦肉和鱼类等实物。鸡蛋可煮、蒸或炒,牛奶可直接饮用或加入麦片、水果制成早餐。瘦肉和鱼类则可通过炖煮、清蒸或红烧等方式烹饪。 ✨此外,肿瘤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详见图片),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有一定帮助哦~ 💐最后想强调的是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面对疾病。记住科学治疗才是关键。另外,关于肿瘤的问题,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一起来交流探讨。
791
2024-06-06
揭秘4次化疗后癌胚抗原从9升到16ng/ml
邓立力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4次化疗后癌胚抗原从9ng/ml升到16ng/ml了?你们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呢?别急,今天我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癌胚抗原(CEA)的正常值水平通常低于5ng/ml。不过呢,这个数值并不是绝对的哈,因为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同的实验室,甚至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 ❓4次化疗后癌胚抗原从9ng/ml升到16ng/ml是咋回事呢? ​1️⃣肿瘤活性可能增强:化疗后,如果肿瘤对药物的反应不佳,或者出现了新的转移灶,那么CEA水平就可能会上升。这就像是我们的“敌人”变得更加强大了。 2️⃣药物抵抗:有些肿瘤细胞可能会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CEA水平上升。这就像是我们使用的“武器”对“敌人”不起作用了。 3️⃣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特性都不同,这也会影响化疗效果和CEA水平的变化。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风格”一样。 ❓该怎么办呢? ​1️⃣及时沟通:要和我们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详细了解病情和CEA水平上升的原因。我们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哈。 2️⃣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当前的治疗方案效果不佳,我们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药物或增加剂量。记住喽,治疗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 3️⃣保持信心:虽然CEA水平上升了,但这并不代表治疗失败。要相信我们医生的专业能力,也要相信自己的身体。 ✨总之,虽然CEA的数值有所上升,但这并不代表失去了胜利的希望。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有其他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哈~
394
2024-06-06
中分化腺癌严重吗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中分化胰腺癌可能不严重,也可能比较严重,是否严重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具体病情、治疗方案等进行决定,患者应调节好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腺癌属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有乳腺癌、胰腺癌等,通常情况下分为低、中、高分化,分化程度越高,说明恶性程度越低。中分化腺癌患者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因为癌症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如果患者体质较强,并且肿瘤没有出现转移,此时可以通过化疗、手术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可直接清除癌细胞及周围淋巴结,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控制病情并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此时不严重。如果中分化腺癌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而且患者个人体质较差,免疫力比较低下,也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此时会增大治疗难度,并且可控性较差,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此时比较严重。 中分化腺癌患者应前往肿瘤内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胸部TC等检查。生活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也应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熬夜。
3352
37
2024-06-06
甲胎蛋白偏高一点要不要紧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甲胎蛋白偏高一点可能要紧,也可能不要紧,具体是否要紧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判定,如果患者甲胎蛋白偏高的症状比较严重,一般就要紧,如果症状不严重,一般就不要紧。 甲胎蛋白高的患者,如果自身不适感比较明显,如全身乏力、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嗳气等,也可能经常出现恶心及呕吐等情况,已经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一般属于要紧的情况。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了轻微腹痛等情况,并没有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也没有对正常饮食造成影响,症状比较轻微,一般并不要紧,但是也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症状愈加严重。甲胎蛋白偏高的患者可能是出现肝癌、肝母细胞瘤等疾病,在查明病因后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并且要多吃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如菠菜、苹果等,有助于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甲胎蛋白高的患者及时到医院的肿瘤内科就诊,遵医嘱完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3002
305
2024-06-06
鳞状细胞癌抗原高多少算癌症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鳞状细胞癌抗原正常值不超过1.5ng/L,最高数值为2.5ng/L,如果高于正常值三倍以上,需要引起重视,警惕癌症的发生,但是不能明确判断是否患有癌症,需要进一步检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是指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一般临床用于检测肿瘤相关的标志物,是一种糖蛋白,一般存在于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细胞浆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并且被释放到血液中,从而被检测发现。鳞状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以抗原的形式存在,如果鳞状细胞癌抗原高于正常值的三倍以上,可能是出现子宫颈鳞癌、非小细胞肺鳞癌、头颈部恶性肿瘤或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等,但是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做CT等影像学检查,并且通过病理诊断确诊癌症。如果已经确诊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手段改善,治疗有效后,指标可以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当癌症发生复发或者远处的转移时,鳞状细胞癌抗原可能会出现再次升高。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改善水质,减少饮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橙子、菠菜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身体恢复。
3686
391
2024-06-06
癌症低分化和高分化哪个恶性程度高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癌症低分化和高分化相比,癌症低分化的恶性程度高。癌症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是指细胞不受调节控制,出现异常繁殖,并可侵犯、转移至周围组织。 临床常用分化程度表示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癌症低分化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代谢功能与正常细胞相差比较大,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比较高,肿瘤生长发育的速度比较快,并且治疗起来相对困难,后期容易出现复发、远处转移。癌症高分化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差比较小,肿瘤的恶性程度较低,并且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慢,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切除,并且后期不容易出现复发、转移。总之,细胞分化程度越低,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差越大,所以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癌症低分化和高分化相比,癌症低分化的恶性程度高。 癌症低分化和高分化一般是病理活检的诊断术语,常见于肿瘤内科,患者需要进一步遵医嘱完善超声、磁共振、CT等检查,明确肿瘤大小,同时制定治疗方案,可通过手术去除癌症组织,并通过放疗、化疗等措施防止复发。
3886
290
2024-06-06
胃癌切了3分之2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胃癌患者切了三分之二一般是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术,又称为胃次全切除术,一般见于早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如远端胃切除术等,术后不仅需要注意防止癌症复发,还需要注意改善饮食,避免加重胃部负担。 胃癌是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有时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出现饱胀、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如果进行胃镜检查,可能会发现病变组织,有利于早期诊断,若未及时发现,可能会出现转移、扩散,不利于疾病控制。在胃癌早期未发生扩散、转移时,病灶较小,可以通过切除胃部三分之二的方法进行根治性切除,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措施,可以防止胃癌复发,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手术后一般仅保留幽门或贲门,胃部的大部分功能丧失,后期饮食需要注意,严格限制进食量,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炸鸡、蛋糕等。此外,由于胃壁细胞生成的内因子不足,可能会引起铁、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进而引起贫血,需要定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补充铁和维生素B12。 胃大部切除术后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包括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以及输出、输入段梗阻,以及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吻合口溃疡等,因此在术后出现恶心、呕血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外科就诊,通过胃镜、CT等检查明确情况。
4566
48
2024-06-06
癌症复发了就代表活不久了吗
李建璜
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
癌症复发了不一定是活不久了,具体活多久需要根据患者的复发程度而定,还需要根据病情治疗结果而定,只要治疗得当,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 癌症复发可能会出现疼痛、发热的症状,还可能导致便血、呕血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癌症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癌症治疗方式不同,复发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患者癌症复发后需要遵医嘱进行检查,根据癌症患者复发的严重程度治疗,才能得到大概的数值。有的癌症患者只是局部复发,癌细胞没有全身扩散和转移,若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且心态良好,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活得更久一点。部分患者在癌症复发后,癌细胞出现全身的扩散情况,且心态消极,不配合医生治疗,可能寿命会缩短。 若癌症复发了,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肿瘤科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查、CT检查明确自身情况。任何癌症复发后,患者都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4494
494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