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科室相关科普
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腿疼怎么治疗
王大为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导致腿疼时,具体治疗根据原因的不同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有过度劳累、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肿瘤等。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1、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腰椎负荷过重,进而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产生腿疼症状。应减轻腰椎负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可采取卧床休息、佩戴腰围等方法,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2、外伤 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摔倒等外伤,可能导致腰椎骨折或脱位,进而造成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先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损伤程度和类型。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腰椎复位、内固定等,以修复损伤并解除神经压迫。同时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腰椎功能和减少并发症;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和腿疼。可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佩戴腰围、热敷等。如症状持续加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腰椎减压术、腰椎融合术等; 4、腰椎管狭窄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管内的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等结构可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椎管容积减小,压迫神经。对于年龄因素导致的腰椎管狭窄和腿疼,治疗方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等因素,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旨在解除神经压迫并恢复腰椎功能; 5、腰椎肿瘤 腰椎部位的肿瘤可能直接压迫神经,或破坏腰椎结构,导致腰椎管狭窄和腿疼。确定肿瘤类型和分期,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肿瘤切除术、腰椎重建术等。同时,可能还需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症状。 另外,还可以尝试中医理疗的方法,比如针灸、按摩、推拿、拔罐等,但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己乱实行,以免适得其反,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916
2024-06-05
脚掌在哪个位置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脚掌位于人体的最下端,是支撑人体站立和行走的重要部位。脚掌主要由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以及皮肤等组织构成,位于脚踝以下,与脚趾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脚部结构。如果脚掌部位出现不适,还应及时就医。 在骨骼方面,脚掌由多个骨头组成,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共同构成了脚部的骨架。这些骨头之间通过关节连接,使得脚掌能够灵活运动。 脚掌的肌肉主要负责控制脚趾的运动、维持脚部的稳定性,这些肌肉包括足底肌群和足背肌群,分别位于脚掌的底部和背部。这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够使脚趾进行弯曲和伸展,同时也能够调节脚部的姿势和平衡。 血管和神经则负责为脚掌提供血液和神经信号,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脚掌的各个部位,为脚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离脚掌。神经则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能够感知到脚掌的触觉、温度和疼痛等感觉,同时也能够控制脚趾的运动。 而皮肤则是脚掌最外层的组织,不仅能够保护脚掌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还能够调节脚掌的温度和湿度,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抗压性,以适应站立和行走时的摩擦和压力。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保持脚掌处的清洁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行走,以免导致脚掌出现疼痛不适。
6126
2024-06-05
网球肘打封闭针需要打几针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网球肘临床是指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打封闭针需要打几针,通常需要根据药物的药效而定,如果打的是长效抗炎药,一般打1-2次即可,但如果打的是短效抗炎药,则可能需要打3-4次。建议及时就医,严格听从医生指导用药。 1、1-2次: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炎症,多因长期、反复用力活动腕部,导致肱骨外上髁处产生慢性损伤所致。如果患者经过用药治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听从医生的指导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此药的主要成分为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倍他米松磷酸钠,其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可以使药物持久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该成分微溶,导致药物的吸收速度减慢,从而可以长久地减轻症状,所以一般打1-2针即可; 2、3-4次: 但是如果打的是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由于其肌肉注射后数小时内就会起效,所以可能需要打3-4次,才能较好地治疗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局部红肿、疼痛,或者发热等,还应立即停止用药。平时还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提拉重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8636
2024-06-05
手指拔掉钢针一般要多久恢复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手指拔掉钢针一般需要2-8周的时间恢复,但具体根据个体情况和手术创伤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及时就医,明确手指的具体恢复情况。 对于远端指间关节的撕脱骨折,这种损伤相对简单,患者在拔掉钢针后进行一些恢复性锻炼,通常可以在2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手指活动水平。此外,如果患者年龄较小、体质较好,则恢复速度也可能会相应加快。 对于远端指间关节脱位,或者伸肌肌腱断裂伴有关节囊损伤的患者,这些损伤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固定和恢复。在拔掉钢针后,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止脱的固定,并在4-6周后才能逐渐进行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 在手指拔掉钢针的恢复期间,定期清洁伤口,避免感染。在清洁伤口时,注意不要将脏水或污物带入伤口。在拔掉钢针后的4-8周,患者需要避免搬重物或过度活动手指,以免造成再次骨折或损伤。 此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手指的被动屈伸运动和主动康复训练。初期阶段,由医生指导进行被动屈伸运动,以减少僵硬风险,随着恢复进展,逐步增加主动康复训练,如握拳、张开等动作,以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
7432
2024-06-05
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年龄因素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以上指标,医生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并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临床症状: 骨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以及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通常在患者活动后加重,尤其是在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肿胀和僵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上下楼梯等。此外,关节变形和畸形也是骨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 2、体征检查: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会注意患者受累关节的肿胀、畸形和压痛。关节的活动度也会受到限制,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和关节边缘的骨赘等特征。核磁共振检查则能更深入地了解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 4、实验室检查: 除上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实验室检查也能为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升高,往往提示了关节出现炎症反应。这些实验室指标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逐渐加重,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因此,在诊断骨性关节炎时,医生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日常应该注意控制关节使用,避免过度劳累。平时还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适当控制体重,减少关节负荷。
6076
2024-06-05
盐酸氨基葡萄糖吃多久要停一停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盐酸氨基葡萄糖即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一般建议患者服用1-2个月就停一停,但具体的服药周期往往因人而异,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治。 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是一种常见的保护关节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该药物可缓解和消除骨关节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还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服用1-2个月,药物能够在关节软骨中积累到一定的浓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修复和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然而,服用时间如果超过2个月,可能会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累积,从而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当然,具体的停药时间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医生的建议等来调整。例如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关节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停止服用。 在服药期间,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关节健康。比如避免过度使用关节,适当进行关节活动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减轻关节的负担。
6124
2024-06-05
脚大拇指旁边骨头叫什么
张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脚大拇指旁边的骨头被称为第一跖骨。第一跖骨位于足部的中部位置,特别是足内侧的第一块骨头部位,是足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跖骨在脚部负重时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跑步、跳动还是日常行走,第一跖骨都承担着支撑体重和缓冲冲击的重要任务。在脚部的各种运动中,第一跖骨都参与其中,协助完成脚部的各种动作,如弯曲、伸展和扭转等。 第一跖骨与其他骨骼和关节紧密配合,共同维持脚部的稳定性,确保在行走和运动时脚部能够保持稳定。一旦第一跖骨受损或发生病变,如骨折、炎症等,都可能导致脚部疼痛、肿胀,或者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行走和站立的功能。 为了保护第一跖骨的健康,建议选择宽松、舒适、支撑性好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第一跖骨造成压迫。而且还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和放松脚部肌肉。 第一跖骨是脚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脚部的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平时需要加强对第一跖骨的保护和关注,确保脚部的健康。
6502
2024-06-05
背部受伤无法弥补吗
李星晨
副主任医师
骨科
背部受伤并非无法弥补,要根据背部受伤的情况来看。如果患者比较年轻,受伤程度较轻,及时处理,可以弥补。如果患者年纪较大,受伤程度较重,一般不能弥补。在面对背部受伤时,专业的医疗处理和正确的康复措施也是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的关键,建议就是就医。 如果患者年纪较轻,身体机能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在受伤后,只要及时得到专业的医疗处理,并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大多数背部伤害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肌肉和骨骼的再生能力强,为背部伤势的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情况则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骨骼密度降低,肌肉力量减弱,使得其在受伤后恢复更加困难。特别是当受伤程度较重时,如发生骨折、错位等严重损伤,通常难以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此外,即使年纪较大的患者能够部分恢复背部功能,但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此时可能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康复治疗,进行更多的锻炼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3360
2024-06-05
倒退走路有什么好处
陈永和
副主任医师
骨科
倒退走路对身体有多种好处,比如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有助于矫正驼背、增强腿力、缓解肌肉紧张、增强平衡感和感知能力、减轻膝盖压力、减轻压力和提高注意力等。如有疑惑,建议就医咨询。 1、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倒退走路时,人体重心改变,平衡力下降,此时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小脑会发挥对机体平衡调节的功能,从而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2、有助于矫正驼背 倒着走路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脊柱会自然伸直,从而起到矫正脊柱弯曲的作用; 3、增强腿力 倒退走路时双腿用力方向改变,能够锻炼到腿部肌群的活力,从而增强腿力; 4、缓解肌肉紧张 倒退走路可以缓解腰部、颈部肌肉紧张的状态,使身体的劳损得到康复; 5、增强平衡感和感知能力 倒退走路可以使人体有更好的平衡能力和感知能力,使手、眼、腿能够协调发展和协调运动; 6、减轻膝盖压力 倒退走路可以让膝盖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 7、减轻压力和提高注意力 倒退走路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放松,从而减轻压力,同时需要人们更加专注,提高注意力。 然而,倒退走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无法看到后面的情况,容易发生摔倒等意外。因此,在进行倒退走路时,建议选择平坦的道路,并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最好有旁人陪伴。
3688
2024-06-05
颈椎按摩天天好还是隔天好
王诗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一般隔天进行一次颈椎按摩比较合适,可以给肌肉和组织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恢复。如果在按摩过程中或之后感到任何不适,建议患者跟医生沟通,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 颈椎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颈部肌肉和关节,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的治疗方法。而过于频繁的按摩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和关节的过度刺激,反而不利于健康。间隔一天进行按摩,可以让颈部肌肉和组织有时间恢复和适应,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频繁的按摩可能导致肌肉和关节的疲劳,甚至可能引发炎症反应。颈部是非常敏感的区域,频繁刺激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或加重已有问题。通过隔天按摩,肌肉和软组织有机会在两次按摩之间的间隔时间内进行自我修复,减少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和不适。 为了更好地保护颈椎健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走路,应保持颈椎的自然弧度,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使用电脑或手机时,应将屏幕调整到眼睛平视的位置,减少颈部的压力。
7142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