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医生坦白局:脚上起小红点怎么回事?
叶莉华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有些人的脚上是不是经常起小红点啊?这其实挺常见的。但是这还是让人困惑啊?脚上起小红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别担心,接下来我就会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释清楚。 脚上起小红点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过敏性皮炎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你接触到了某种过敏原,比如新换的鞋袜材质、某种化学物质,或者是吃了导致过敏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小红点可能会伴有瘙痒。如果你再次接触到过敏原,症状可能会加重。 🌱真菌感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气。这种情况下,小红点可能会伴随着脱皮、瘙痒,甚至有时会有异味。真菌感染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而且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 🌱紫癜: 这是一种由于血管破裂导致皮肤下出现小红点或紫斑的情况。紫癜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怀疑是紫癜,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其他皮肤病: 像银屑病、湿疹等也有可能导致脚上出现小红点。这些疾病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那么,面对这些小红点,该怎么办呢? 🌀观察几天,看看小红点是否有增多或减少的趋势,同时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瘙痒、疼痛等。 🌀如果确定是过敏引起的,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并使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 🌀如果是真菌感染,除了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要保持脚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等物品。 🌀如果小红点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选择透气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穿着潮湿的鞋子。同时,保持饮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也能有效预防各种皮肤问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记得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PS:脚上起小红点的足部护理方法,我已经放到图片了,有需要自取哈~
497
2024-06-22
医生说:酮康唑乳膏与硝酸咪康唑乳膏有何不同?
乔国安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皮肤突然出现了瘙痒、红肿等真菌感染的问题,很多人会纠结去药店买个什么药来涂,却又在金达克宁(酮康唑乳膏)和达克宁(硝酸咪康唑乳膏)之间犹豫不决,所以我想来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成分与抗菌谱 酮康唑乳膏,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酮康唑,而硝酸咪康唑乳膏则是以硝酸咪康唑为主打。这两种成分虽然都是抗真菌的“高手”,但它们的抗菌谱却有所不同。 酮康唑主要对念珠菌属真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硝酸咪康唑则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它可以对抗多种真菌感染,包括白色念珠菌、毛癣菌等。 换句话说,如果面对的是比较顽固或者多种真菌感染,那么硝酸咪康唑乳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使用范围与频率 由于硝酸咪康唑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它通常被用于治疗更复杂或严重的皮肤真菌感染,比如头皮屑、指甲真菌感染等。而酮康唑则更常用于一般性的皮肤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脚气等。 在使用频率上,硝酸咪康唑乳膏通常需要每天使用一次,而酮康唑乳膏的使用频率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每天一次或每周几次。 ❎不良反应 酮康唑乳膏和硝酸咪康唑乳膏在使用时都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皮肤刺激、瘙痒等。在使用时,都需要注意避免与眼睛、口、鼻等黏膜部位接触。 不过,酮康唑乳膏还特别提醒,要避免在皮肤破损处使用,以免引起不适。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时也需格外注意。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酮康唑乳膏和硝酸咪康唑乳膏的区别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具体使用哪种乳膏还是得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来决定。 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小贴士:关于酮康唑乳膏和硝酸咪康唑乳膏,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请看图~💬
565
2024-06-22
急!胸前长透明小水泡不痛不痒是什么?
吴剑波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在洗澡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皮肤啊?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皮肤应该是光滑、细腻、白皙的。老人家的皮肤也就相对粗糙一点,皱纹多点。但是有患者告诉我,他发现自己胸前长了透明小水泡,但又不痛不痒,这究竟是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汗疱疹:汗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透明的小水泡,特别是在汗腺发达的部位,如胸前、腋下等。这些小水泡一般不痛不痒,但可能会随着天气变化或者体内湿气增加而增多。对于汗疱疹,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病毒性皮肤病:某些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水痘等,也可能在胸前出现透明小水泡。这些皮肤病通常具有传染性,但如果在初期阶段,水泡可能不痛不痒。如果怀疑是病毒性皮肤病,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或传染给他人。 🔹接触性皮炎:某些人对某些物质过敏,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反应,包括出现透明小水泡。这些水泡可能会伴有轻微的瘙痒或灼热感,但也有可能不痛不痒。如果怀疑是接触性皮炎,需要找到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采取抗过敏治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区分这些可能的原因 🔸观察水泡的数量和分布:如果水泡数量较多,且主要分布在汗腺发达的部位,那么可能是汗疱疹。如果水泡呈群集性分布,且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那么可能是病毒性皮肤病。 🔸注意病情变化:如果水泡逐渐增多、增大,或者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那么需要及时就医。 🔸了解个人史和家族史:如果有过敏史或家族中有类似皮肤病史,那么可能是接触性皮炎。 📌那么,面对胸前长透明小水泡不痛不痒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图片~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说出来哦~💬
638
2024-06-22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VS碘伏,究竟有何区别?
吴剑波
主任医师
皮肤科
🌻说到家庭常备的消毒用品,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利凡诺)可能是你比较熟悉的一种。而当我们提到碘伏时,你可能会想到医院里经常使用的那种深棕色的液体。 那你知道它们具体的区别有哪些吗?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究竟是怎么运用这两种消毒剂的呢? ❎成分不同,各有所长 从成分上看,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和碘伏就有显著的不同。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的主要成分是依沙吖啶,这种成分具有温和的消毒作用,适合用于咱们日常家庭中的轻度伤口和敏感肌肤的消毒。而碘伏呢,也叫做聚维酮碘溶液,它的主要成分是络合碘,具有强效的消毒效果,常常在我们医院的手术和深度伤口的消毒中发挥作用。 ❎用途不同,各有千秋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不仅可以用于小面积、轻度外伤的消毒,还能帮你解决皮肤感染、烧伤等问题。平时家里有个什么小伤口,用它就对了!而碘伏呢,可是医院的常用物,手术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甚至阴道手术前,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见,它的用途可是相当广泛哦! ❎ 不良反应不同,注意用药安全 虽然两者都是消毒好手,但它们都有不良反应!不过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包括皮疹、瘙痒、发红等。而碘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刺激、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所以啊,在使用这两种消毒剂时,都需要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总的来说呢,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和碘伏各有千秋,选择哪个就看具体需求!不过无论用哪个,都要注意用药安全,多问问我们医生比较好! 🌸最后,快来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吧!别忘了点赞哦!另外,想学习消毒剂消毒伤口的正确方法吗?快戳图片,一看就会,一起涨知识吧
774
2024-06-22
疥疮虫子会爬出体外吗?揭开真相!
吴剑波
主任医师
皮肤科
🐝疥疮,其实是由一种叫做“疥螨”的微小虫子引起的皮肤病。这些小家伙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就喜欢躲在皮肤薄、皱褶多的地方,比如手指缝、手腕这些地方。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小虫子会不会爬出体外呢? 答案是:会! 但这里的“爬出体外”并不是疥螨的主动行为,而是由于一些特定情况导致的。 ✨皮肤破损: 当我们的皮肤因为搔抓或其他原因破损时,疥螨就有可能趁机从破损处爬出体外。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 ✨ 衣物、床单等物品的间接传播: 疥螨不仅可以在人体皮肤上生存,还可以在衣物、床单、被褥、毛巾等物品上存活2-3天。因此,如果不小心接触了这些被疥螨污染的物品,就有可能将疥螨带到体外。 ❓至于为什么会爬出体外呢?原因有两点: 🌱生存环境变化:当疥螨离开它们熟悉的人体皮肤环境时,比如因为皮肤破损或衣物更换,它们就会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爬出体外”。 🌱繁殖和扩散:疥螨在皮肤表面产卵,卵孵成幼虫后,幼虫会在皮肤表面爬行,并且会在皮肤表面活动,这种活动可能导致幼虫或成虫被带到体外。 ❓如何应对? 既然疥螨有可能爬出体外,就得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皮肤清洁要到位:首先咱们得让皮肤保持干净清爽,洗澡时,记得用温和的洗浴产品彻底清洁皮肤,特别是那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比如腋窝、手指缝等! 🌱必要时用药物治疗:如果疥螨问题比较严重,或者日常清洁和消毒处理后仍然不见好转,那就得考虑药物治疗了。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磺硼砂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来对付疥螨。这些药物能够深入皮肤,杀死藏在里面的疥螨,让你的皮肤重新恢复健康。 另外,消毒处理也是万万不能少的,具体方法请点击图片查看。 💦现在大家都清楚疥疮虫子为什么会“出逃”,以及怎么应对了吧?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哦~
875
2024-06-22
胸上褐色痣?医生告诉你原因
乔国安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发现自己胸部突然冒出了一些褐色的小点点,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别急,我这就给大家一一解释,这些褐色痣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找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看看有没有啥办法来应对? ✨色素沉着 就像咱们脸上长斑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阳光的照射或是内分泌失调,胸部皮肤上的黑色素可能会增多,形成褐色痣。这种痣一般颜色比较均匀,边界清晰,摸上去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柑橘类水果、坚果这些,对皮肤好,也能帮助减轻色素沉着。同时也可以选一些有美白淡斑功效的护肤品,坚持用一段时间,可能发现会有所改善。 ✨脂溢性角化 它是由皮肤老化角质形成的细胞增生导致的,看起来就是淡褐色或黑色的扁平丘疹,可能会出现在胸上。这属于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 注意定期清洁皮肤真的很重要,别让油脂堆积在毛孔里,也可以来医院找医生看看,遵医嘱使用维A酸软膏、他扎罗丁乳膏之类的药物。当然如果脂溢性角化真的影响到了外貌,可以考虑去医院做个小手术切掉。 ✨ 扁平疣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病,它可以在胸部等地方出现。扁平疣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多个扁平的小丘疹,颜色可能是褐色或接近皮肤色。它可能会突然大量出现,而且一般都是良性的。 如果觉得扁平疣影响美观或数量较多,可以去医院看医生,通常会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高频电刀等进行治疗。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摩擦、搔抓,防止感染到其他的部位。 ✨ 黑色素瘤 虽然黑色素瘤在胸部长褐色痣的情况中不常见,但也要提高警惕。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细胞来源的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如果胸部的褐色痣颜色不均匀、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或者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那就可能是黑色素瘤了。 如果确诊为黑色素瘤,那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今天关于胸部长褐色痣的原因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哦,如有其他疑问,请给我留言! 🌺PS:想知道怎么区分以上四种胸上的褐色痣吗?别忘了点击图片查看哦~
750
2024-06-22
脚气会不会传染给手?听听医生怎么说
乔国安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脚气,我们医学上称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这种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脚部常常是它们的“温床”。脚气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瘙痒、脱屑、水疱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皮肤糜烂和细菌感染。 脚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共用鞋袜、毛巾等间接传播。 那么,脚气会不会传染给手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虽然脚气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但理论上讲,它也有可能传染给手,这主要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手部直接接触患处: 如果患者经常用手去抠脚,或者因为脚部瘙痒而频繁抓挠,那么手上的皮肤就有可能接触到脚部的真菌,从而引发感染。 🌵共用物品: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脚气,而他们又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那么这些物品就可能成为真菌传播的媒介,导致手部感染。 当脚气传染到手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手癣的症状。具体表现为: 🍁皮肤瘙痒: 手部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抓挠。 🍁红斑和水疱: 手部皮肤可能出现红斑和水疱,水疱内含有清澈的液体。 🍁 脱屑和角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手部皮肤可能出现脱屑和角化的现象,皮肤变得粗糙、干燥。 🍁 指甲变化: 如果真菌进一步感染到指甲,可能导致指甲变形、变色、增厚等。 为了预防脚气传染给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具体可以去看看图片。另外,如果脚气已经传染给手了,处理方法也放到图片了,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脚气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只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真菌带到手上,就可以有效预防脚气传染给手。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902
2024-06-22
下巴下面脖子有紧绷感,小心是这几种病!
李彦
主任医师
皮肤科
下巴下面脖子有紧绷感,在我临床工作生涯中也比较常见。严格来说,这种症状并不一定是某种严重疾病的唯一症状,但它确实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 以下就是几种可能导致这种紧绷感的常见疾病。👇 🔹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它出现异常,就可能会导致脖子周围出现紧绷感。常见的甲状腺问题包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脖子变得粗大,或者伴有吞咽困难、声音沙哑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 🔹颈部肌肉紧张: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进而产生紧绷感。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休息和颈部伸展运动通常可以缓解症状。但如果紧绷感持续不减,或者伴有疼痛、麻木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 🔹淋巴结炎: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身体受到感染或炎症侵袭时,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并产生疼痛。如果你的下巴下面脖子有紧绷感,并且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那么可能是淋巴结炎引起的。这种情况下,需要针对感染源进行治疗,并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和紧绷感。颈椎病的发生与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如果你长时间从事需要低头或扭头的工作,或者年龄较大且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那么需要特别注意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 👉那么,对于下巴下面脖子紧绷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给大家几个实用的建议已经放到图片了,可以去看看~ 如果不幸患上了这些疾病,也不要过于担心,及时就医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978
2024-06-21
花柳病是什么意思?医生来解说
乔国安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花柳病是古代的一种说法,古人认为该病和寻花问柳有关,经常出入烟花场所的人比较容易得这种病。现在主要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也被称为性病,包括梅毒、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具体表现如下: 🔸梅毒:早期常表现为生殖器附近处皮肤破损,没有疼痛感,感染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皮肤上还可能出现红色或红褐色的疹子。扩散全身后,会有舌头疼痛感、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艾滋病:经常感觉身体发热,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皮肤上可能会出现粉红色疹子,有时伴有瘙痒。还可能出现头痛、咽痛、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 🔸生殖器疱疹: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可能会出现水疱,这些水疱可能会破裂、疼痛或瘙痒。水疱破裂后可能形成溃疡,可能伴随疼痛或灼热感。 🔸尖锐湿疣: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可能出现小颗粒或肉芽状的小疙瘩,可能是粉红色或灰白色的。如果增生物发生破溃或感染,可能会产生恶臭。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千万不要拖,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梅毒血清检测、HIV抗体检测、血清病毒学检查、醋酸白实验等方法帮助明确诊断。同时日常护理也格外重要,可戳图了解。 性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具体的性病预防方法我已经放在图中。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大家!💬
682
2024-06-21
隐翅虫皮炎的几个阶段,医生教你分辨
乔国安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夏日炎炎,各种小昆虫开始活跃起来,其中隐翅虫可能给皮肤带来较大的伤害。隐翅虫皮炎作为一种由隐翅虫引起的皮肤炎症,其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接触程度而有所不同。现在就来详细聊聊隐翅虫皮炎的几个发展阶段,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防护建议。 ⭕初期阶段:轻微刺激,不容忽视 在刚接触到隐翅虫后,可能会觉得皮肤有点痒痒的,像是被蚊子叮了一下,但又没那么明显。有时候,皮肤可能只是微微发红,或者看起来和平时没太大区别。但这个阶段可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确定自己曾经和隐翅虫有过亲密接触,那就得开始注意皮肤的变化了。 ⭕进展期:红斑水疱,瘙痒难耐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上的红斑会逐渐扩大,而且还可能会冒出一些小水疱或者脓疱,这些水疱通常会排成一条线或者一堆一堆的,看起来挺特别的,这也是隐翅虫皮炎的一个典型标志。在这个阶段,可能会觉得皮肤痒得受不了,甚至还有点疼。 ⭕后期阶段:病情加重,治疗要及时 如果隐翅虫皮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些水疱和脓疱可能会破掉,形成一些烂烂的地方。而且皮肤还可能会变得暗沉,甚至留下一些瘢痕。更糟糕的是,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如果真的出现了隐翅虫皮炎,肯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具体的治疗方法总结在图片中了,注意查看。另外如果不小心再次接触隐翅虫,可能还是会出现隐翅虫皮炎,所以一定要注意。 🔹避免直接接触:在隐翅虫活跃的季节和地区,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特别是傍晚和夜间。如果必须在户外活动,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并涂抹驱蚊液等防护用品。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皮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治疗药物,如抗过敏药、抗生素等。 另外建议不要自己乱用药,以免药不对症,还可能加重症状。你们知道遇到隐翅虫应该怎么处理吗?可以在评论区说一说。💬
972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