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科室相关科普
Rh血型e抗原阳性4+,是什么意思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Rh血型e抗原阳性4+,说明通过ABO-RhD血型鉴定,结果显示血型是Rh阳性血型,属于比较常见的血型,无需过于担心。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血液内科就诊,请医生进行处理。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的重要系统,基因型及表达利用血清试验提示人类红细胞上的Rh血型系统包括5种不同抗原,分别称为C、c、D、E、e。如果结果是抗原阳性4+,也就说明是Rh阳性血,通常在红细胞膜的表面可以表达恒河猴D抗原,而Rh阴性血,不能在红细胞膜的表面表达恒河猴D抗原。 此外,Rh血型e抗原阳性4+也表明血液中存在e抗原,Rh血型阳性的人在接受输血时,既可以使用Rh血型阳性的血液,也可以使用Rh血型阴性的血液。然而,Rh血型阴性的人在输血时只能接受Rh血型阴性的血液,否则可能会引起溶血等严重的反应。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可以佩戴护膝、护腕等,降低外伤概率。如果有出血时间较长、身上瘀斑等表现,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疾病进展。
2196
2024-06-06
PCC是什么意思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PCC即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种以人血浆为原料,经分离、提纯、病毒灭活后再冻干制成的具有促凝功能的蛋白粉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PCC主要含有四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即凝血酶原(FⅡ)、抗乙型血友病因子(FⅨ)、凝血酶原(FⅩ)和凝血酶原转化因子(FⅦ)。因此,PCC被广泛用于治疗凝血因子(FⅡ、FⅦ、FⅨ和FⅩ)获得性缺乏相关疾病。 在临床上,PCC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单独或联合缺乏),如凝血因子Ⅸ缺乏症(乙型血友病)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肝病导致的出血、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对凝血因子V缺乏者可能无效)、治疗已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以及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等。 使用PCC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同时,由于PCC为人血液制剂,尽管经过筛检及灭活病毒处理,仍不能完全排除含有病毒等未知病原体而引起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可能。因此,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
3406
2024-06-06
平均血小板77严重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平均血小板77×10^9/L属于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严重,也可能不严重,具体需要根据其原因来决定。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伤口愈合,正常值一般是100-300×10^9/L,77×10^9/L属于轻度减少的情况,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但是当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9/L时,临床出血的风险并不会明显增加,因此单从血小板计数来看,77×10^9/L并不属于非常严重的情况。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等引起的,一些药物、病毒感染以及放射治疗等也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因此需要患者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来判断是否严重。 对于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患者,通常建议进行凝血功能、血生化等检查以查明原因。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等,以预防出血的发生。
3278
2024-06-06
aso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aso即ASO,在医学上是指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是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代谢产物溶血素O的抗体,当人体受到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会产生这种抗体,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周内出现,随后可逐渐升高再逐渐下降。 通过测定血液中ASO的含量,医生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及其感染程度。ASO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用于检测链球菌感染,还可以用于诊断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此外,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如活动性风湿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出现ASO的升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SO升高反映的是既往而不是现在的免疫反应,因此不能作为急性反应物来评价风湿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他炎症状态。 同时,ASO升高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风湿性疾病,也可能是曾经感染过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所以,在解读ASO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3280
2024-06-06
白血病M1到M7哪个严重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白血病M1到M7中,M7最为严重。在白血病的分类中,M1到M7代表了不同的亚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然而在这些亚型中,M7型白血病即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通常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一种。 M7型白血病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其病情的恶化程度和治疗的困难性上。在M7型白血病中,患者的骨髓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巨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前体,这导致了血小板的急剧减少和出血倾向的增加。这种病理状态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M7型白血病的治疗也相对困难。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相比,M7型白血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且往往容易出现耐药现象。这使得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患者的预后也往往较差。 相比之下,M1型白血病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虽然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但其病情相对较轻,治疗也相对容易。 在M1型白血病中,患者的骨髓中虽然也存在幼稚的原始细胞,但数量相对较少,且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治疗的效果通常较好,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好。
4184
2024-06-06
淋巴癌晚期真实寿命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淋巴癌晚期的真实寿命因疾病类型和个人身体状况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能存活数月,而有的患者则可以延长至数年。面对淋巴癌晚期,患者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接受综合评估和治疗。 当淋巴癌进入晚期阶段,意味着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身体多个部位,病情较为严重。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存时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某些恶性程度较高、对治疗反应不佳的淋巴癌类型,如某些高度恶性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往往较短,可能只能存活数月。这主要是因为癌细胞已经广泛扩散,且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已经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治疗。 然而,也有部分淋巴癌晚期患者能够存活数年。这些患者通常具备一些有利因素,如淋巴癌类型对治疗敏感,如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某些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能够耐受一定强度的治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在这些有利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可能通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癌晚期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同时,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4476
2024-06-05
血滤和灌流的区别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滤和灌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包括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原理不同、适应证不同、治疗时间差异、监测指标不同等。需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具体进行何种治疗。 1、血液净化方式不同: 血滤主要基于弥散、对流和吸附原理,通过补充置换液与血液混合,再利用超滤方法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灌流则通过动脉血液体外分流,将病人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在灌流器中受到吸附剂或其他生物材料的作用而得到净化; 2、原理不同: 血滤主要基于扩散、对流与膜平衡原理实现液体清除,尤其擅长清除中分子物质。而灌流则依赖于吸附作用,在压力梯度驱动下将毒素从血液循环中移除; 3、适应证不同: 血滤主要用于急性肾损伤、药物中毒等,通常适用于需要清除中分子毒素的情况。而灌流则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药物过量、溶质性脑水肿等,尤其在清除与蛋白结合的大分子毒素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4、治疗时间差异: 血滤通常为连续操作,每次治疗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但一般较长,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而灌流的治疗时间也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但通常较血滤短,可能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5、监测指标不同: 血滤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酸碱平衡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灌流则需监控患者的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进行血滤和灌流之后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过早沾水、过度进行抠抓,并保持饮食清淡,均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9258
2024-06-05
贫血晚上不吃主食可以吗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一般不建议贫血的患者晚上不吃主食。贫血的患者身体通常都比较虚弱,为了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贫血患者应当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包括主食所提供的能量。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从而导致身体没有办法正常运输足够的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对于贫血患者,如果晚上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此外,如果贫血由营养不均衡或缺乏某些营养素引起,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晚上不吃主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营养素的缺乏,从而加重贫血的症状。但如果是由于特定疾病引起的贫血,此时的饮食控制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为了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建议贫血患者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包括主食所提供的能量,同时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的营养需求来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
4562
2024-06-04
牙齿一吸就出血是白血病吗
郑永江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牙齿一吸就出血,不一定是白血病。虽然白血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但牙齿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指向白血病。患者应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通常牙结石和牙周病是导致牙齿一吸就出血的常见原因,长时间没有正确清理牙齿可能导致牙结石的形成,结石中的病菌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出血。而牙周病患者的牙龈经常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受到外界刺激后容易出血。 虽然牙齿一吸就出血不一定是白血病,但也不能忽视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白血病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出血等症状。但白血病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身体疲乏、面色苍白、感染等。 因此建议牙齿出血的患者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应就诊于口腔科,进一步检查是否有口腔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牙齿,以减少牙齿出血的风险。
3380
2024-06-04
血型rhd阳性什么意思
刘尚勤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
血型rhd阳性即血型Rh(D)阳性,而血型Rh(D)阳性是对人类血型系统的一种具体描述,实际上是指个体的红细胞膜表面存在D抗原。它标识了个体在Rh血型系统中的特定特征,在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类血型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分类体系,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ABO血型系统。但是,除了ABO血型系统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便是其中之一,而血型Rh(D)阳性就是这个血型系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ABO血型系统主要依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A和B来划分血液类型,将血液分为A、B、AB、O四型。而Rh血型系统则不同,它主要关注的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和恒河猴相同的抗原,这种抗原被称为Rh抗原。 在Rh血型系统中,D抗原是最主要、最常见的抗原之一。因此,绝大多数人的Rh血型都是Rh(D)阳性。相对地,如果红细胞膜表面不存在D抗原,则被称为Rh(D)阴性,也就是临床常说的“熊猫血”,因为这种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相对较少。 由于Rh(D)阳性的人可以接受Rh(D)阳性或Rh(D)阴性的血液,这使得他们在输血时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对于Rh(D)阴性的个体,由于他们的血型较为罕见,一旦需要输血,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3656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