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科室相关科普
为什么一出汗反而变香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如果出现一出汗反而变香的情况,可能和很多原因有关,如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个人卫生习惯、多汗症等。若身体不舒服,建议尽早就医处理。 1、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 当使用带有香味的化妆品、护肤品、沐浴露等个人护理产品时,产品中的香料和香气成分可以在皮肤上残留一段时间。当出汗时,残留的香味成分可能与汗液混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香味,从而给人一种出汗反而变香的感觉; 2、遗传因素: 如果是天生就有使汗液带有香味的特殊体质,可能与遗传有关。这种情况下,汗液中的某些化合物可能与常人不同,能够产生独特的香味; 3、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特别是含有天然香气成分的食物,如香料、香草、水果等,可能会影响汗液的气味。如果经常摄入上述食物,可能会使汗液带有一定的香味; 4、个人卫生习惯: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减少汗液的异味至关重要。经常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和使用带有香气的个人护理产品,如沐浴露、香体露等,可能会出现出汗变香的情况; 5、多汗症: 多汗症是一种导致异常大量出汗的疾病。虽然多汗症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汗液有香味,但过度的出汗可能会与皮肤表面的细菌相互作用,产生异味,而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味道是香味。 建议及时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澡和更换衣物,可以有效减少汗液的异味。
7534
2024-06-05
尿检葡萄糖2.8+-什么意思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尿检葡萄糖2.8+-通常代表弱阳性的结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鉴别,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尿检葡萄糖是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葡萄糖。正常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很低,通常检测为阴性(-),尿检葡萄糖2.8+-表示在尿液检查中,葡萄糖呈现弱阳性,即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但并未达到阳性的标准,且含量大约为2.8mmol/L。 对于该结果,一方面考虑可能与饮食因素有关,如近期大量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可能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短暂升高。另一方面则考虑与疾病因素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 因此,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相关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以确保自身健康。日常需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甜腻食物的摄入。
6060
2024-06-05
甲亢的发病率是多少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亢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约为1.3%,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保证自身健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因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普通人群中甲亢的整体患病率约为1.3%,其中约0.5%具有明显症状,常有易激动、烦躁、心动过速、乏力、怕热、多汗、体重下降、食欲亢进等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如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的人患病的几率较高;生活环境中,城市居民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为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并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体检。
7504
2024-06-05
尿液有葡萄糖吗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尿液通常没有葡萄糖,如果检查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考虑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建议遵医嘱及时处理。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水占95%-97%,剩余部分由无机盐、有机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和少量其他物质(如氨、维生素C等)组成,并不含有葡萄糖。部分异常情况下,随着体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如果超过了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就会导致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如果在尿液检查中发现存在葡萄糖,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促进身体的恢复。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做到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避免食用过多甜腻、辛辣的食物,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产品。
9980
2024-06-05
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吗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并没有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的说法,糖尿病的并发症常见于细菌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以保证自身健康。 1、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和血糖水平异常,容易成为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2、酮症酸中毒: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转而开始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酸中毒。 3、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的血管和滤过功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蛋白尿的产生,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视网膜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失明。 5、糖尿病足: 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发生外伤和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需要截肢。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等。
8714
2024-06-05
男生变声期是几岁到几岁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男生变声期一般是13-18岁,此时声音会变得暗沉低哑。如果男生没有在上述时间段出现声音变化,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可能是发育延迟,必要时要进行医疗干预。 男生步入青春期后,由于雄激素的作用以及声带逐渐发育增宽,喉结部位向外突出。基本上在男生13岁的时候,其声音逐渐变粗、声调逐渐低沉、音域变窄等。有的时候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说话紧张且感觉疲劳、没力气,有时候说话声音不受控制,时好时哑。 有的男生雄激素分泌较多,发育得比较早,可能在13岁以前就开始变声,此时需要警惕是否有性早熟的情况。如果男生雄激素分泌较少,或者是因为缺乏营养,饮食上挑食、偏食等,皆可能导致男生发育得较慢。变声期的时间也会比较晚,可能17-18岁才开始变声,但大多数男生都是在18岁之前完成第二性征的发育。 男生在变声期要注意少说话,多用动作比划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充血的声带黏膜休息。而且因为男生的音调变低了,有的人不习惯,就会反射性地拔高音量,这也要避免,男生变声期不要随意大喊大叫。
3618
2024-06-04
糖尿病烂脚怎么治疗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烂脚也叫糖尿病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选择合适的鞋子、饮食管理、降糖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避免贻误病情。 1、选择合适的鞋子 如果患者穿的鞋子较小、鞋面较硬,可能会在患者走路时挤压脚趾,引起损伤。而糖尿病患者皮肤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足。建议患者更换一双柔软、舒适的鞋子,鞋子的码数可以稍大一些; 2、饮食管理 少吃甜食,如巧克力、糖果、蜂蜜、甘蔗、奶油蛋糕、碳酸饮料等。适量进食鸡蛋、豆浆、鸡肉、牛肉、白菜、西兰花等清淡食物,以帮助控制血糖; 3、降糖治疗 如果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足部血管硬化,血液供应不足,局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糖尿病足。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咀嚼片、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等,以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4、抗感染治疗 如果患者的皮肤伤口没有好好护理,加上血糖浓度高,容易引起细菌等病原体滋生,可引起糖尿病足化脓性感染。此时需要开窗引流,彻底清除脓液,还需要时遵医嘱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涂抹患处; 5、手术治疗 如果糖尿病足病情比较严重,可遵医嘱行血管重建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等。如果基本上整个下肢都已经出现坏死,可行截肢术。 此外,糖尿病患者因为脚烂了,所以行走能力会大打折扣,自理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建议家属安排专人照顾,避免患者一个人生活。有人陪护,遇到问题可以及时送医。
4574
2024-06-04
血糖简写字母是什么
孙贺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的简写字母是BG,如果自己最近出现了身体不适,包括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增多,但是体重却下降了,可能存在糖尿病,建议及时就医。 血糖的全名是静脉血浆葡萄糖,英文名字是bloodglucose,简写为BG。血糖可以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代谢等能力,也能反映胰岛功能的好坏,可用于诊断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 但是根据不同的血糖类型,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就不是以BG来表示。如空腹血糖的英文全称是fastingplasmaglucose,一般可简写为FPG,正常范围是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英文全称是2hoursplasmaglucose,可简写为2hPG,正常范围是小于7.8mmol/L。 到了医院做血糖检查,如果要测空腹血糖,则患者需要禁食8-12小时。即从前一天晚上8-9点之后,一直到第二天抽血检查前都不能吃东西了。而餐后2小时血糖中的2小时是从吃完第一口饭后开始计算,这一点需要额外注意。
4494
2024-06-04
甲减便秘怎么改善
傅雪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代谢病科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改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调整药物或者使用通便药物治疗,建议积极就医处理。 1、改善饮食: 饮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有助于软化粪便,便于排出。 2、改善排便习惯: 建议每天选择固定的时间进行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尝试,可以建立肠道排便反射,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现象。 3、适当运动: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好转。但需要注意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劳累。 4、调整药物: 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便秘,因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片,从根本上改善病情。 5、使用通便药物: 如果采取上述处理方法后未见好转,应积极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通便灵胶囊以及麻仁润肠丸等药物通便。 如果便秘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4094
2024-06-04
糖尿病人突然吃不下饭
傅雪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代谢病科
糖尿病人即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吃不下饭,通常是精神压力过大、血糖波动、药物副作用、疾病加重以及炎症感染导致的,应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采取针对性治疗。 1、精神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存在焦虑,也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出现此类情况后应及时调整不良情绪,通过与朋友、家人倾诉缓解不适。 2、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调控血糖,或者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调控。 3、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糖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从而影响食欲,应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影响自身健康。 4、疾病加重: 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胃轻瘫等,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应清淡饮食、易消化饮食,严格遵医嘱采取药物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 5、炎症感染: 身体感染或炎症也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如果食欲下降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等,应及时就医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地尼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006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