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又佳的科普
什么是脂肪肝?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导致的病变。脂肪肝正在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性的疾病。临床症状轻的患者没事,外表跟正常人相似。而重症脂肪肝患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的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
播放语音
14.64万
91
2017-12-11
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哪些?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该技术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的药物或者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的局部化疗栓塞。它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办法。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在肝癌血管性的介入治疗中主要是选择性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生理学基础时,正常肝细胞的血供供应20%-25%来自于肝动脉,75%-85%来自门静脉,而原发性肝癌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于肝动脉,这也为肝癌血管性的介入治疗肿瘤提供了解剖学基础。肝动脉化疗灌注是通过导管以等于或者小于静脉给药的剂量来在动脉内灌注药物,这样可使靶细胞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的接触时间,并且减少了全身药物的总剂量,以达到提高局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肝动脉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的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相当于把肿瘤饿死。最常用的栓塞剂主要有固体栓塞剂,包括明胶海绵、栓塞固体微粒球、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钠微球等。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就是经过导管给予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通过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打入高浓度的化疗药,在局部起到高浓度化疗的作用,结合两种途径来消灭肿瘤。
播放语音
15.25万
80
2017-12-11
肝囊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由于肝囊肿生长缓慢,可长期或者终身没有症状,包括在体检B超时才偶然发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言。单纯性的肝囊肿相对少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4。20%的患者有症状,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往往是腹部增大。最开始发现的症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是40岁-50岁最多见。临床上较常见的其它症状和体征有如下几个,第一、胃肠道症状。当囊肿进行性的增大而压迫到胃、十二指肠和结肠时,可引起餐后的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第二、腹痛。大而重的囊肿可以引起上腹膨胀不适、隐痛或者钝痛。突发剧痛或出现腹膜炎症状体征的时候,往往提示有囊肿出血或者破裂等并发症发生,随之可以伴发畏寒、寒战、发热等症状;第三、腹部包块。发现腹部包块是许多患者的主要初发表现;第四、如果肛门邻近的囊肿压迫到胆管或者胆总管,可引起黄疸的升高,发生率较低,仅在5%的病例中出现过。所以对于肝囊肿的患者而言,敏感度最高、无创、简便易行的检查就是腹部B超。小于1cm的囊肿也易检出,准确率可以高达98%,是本病的首选检查办法。
播放语音
15.47万
98
2017-12-11
什么是肝囊肿?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单纯性的肝囊肿为先天性或非遗传因素导致的肝内囊性病变。通常囊腔不与肝内胆管系统相交通,囊肿其实是由上皮细胞排列组成的闭合性腔隙,内含液体,可为单发性或者多发性。单纯性的肝囊肿一般认为是起源于肝内迷走胆管的一种滞留性的囊肿,属于先天性的发育异常。其实肝囊肿生长比较缓慢,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症状,往往都是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巨大的肝囊肿可以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可以合并感染,出现畏寒、发热、腹痛等类似于肝脓肿的症状。肝囊肿的发生早期往往归因于异位的胆管,这类囊肿起源于肝内迷走胆管或肝内胆管,淋巴管的发育障碍导致管腔内的内容物滞留,排不走,而形成的。
播放语音
5.30万
77
2017-12-11
脂肪肝的治疗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脂肪肝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所以需要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脂肪肝的治疗有一般性治疗和特殊治疗。对于一般性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找出病因。长期大量的饮酒者,必须戒酒。营养过剩的肥胖者应该严格控制饮食,锻炼身体,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第二、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性的饮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走路、仰卧起坐或者健身器材的锻炼都是很有益的。可以多吃含硒的食物,含硒的食物可以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药物治疗方面,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比较好。
播放语音
7.36万
82
2017-12-11
肝癌的饮食禁忌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肝癌的饮食治疗很重要,部分不同程度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成肝癌,所以肝癌患者的饮食主要强调与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相匹配,一般不主张进食大鱼大肉,以清淡饮食为主,建议少食用油腻性食物,可以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尽可能以植物蛋白为主,这对患者的康复可能更有利。
播放语音
18.80万
93
2017-12-11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乙型肝炎病毒,具备一定的传染性,而传染性的大小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以及活跃程度有很大关系。虽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正常,但是如果乙肝血清标记物是阳性,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等传播途径进行传染。所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需要及时检测乙肝病毒定量,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来把乙肝病毒降到检测范围之下,从而降低传染的可能性。
播放语音
10.90万
93
2017-12-11
乙肝患者需要检查什么项目?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目前来讲,乙型肝炎患者首先要检查乙肝五项,其次要检测比较常见的化验指标,比如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肾功、凝血功能,以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乙肝病毒定量,来检测外周血液中是否存在明显的病毒复制,还需要做腹部B超,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硬化。
播放语音
19.80万
74
2017-12-11
如何确诊原发性肝癌?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肝癌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让患者生活在水深火热和无尽折磨痛苦之下的恶性肿瘤性病变。肝癌最常见或者最常规的诊断项目,是首先要进行常规血液学指标的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功、凝血、肝炎病毒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还有CA199,特别是甲胎蛋白这项指标,在肝癌患者中75%是阳性的,25%为阴性。一旦出现甲胎蛋白的持续升高,特别是很高的时候,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往往是没有疑问的。癌胚抗原是消化道特别是大肠癌的肿瘤指标,消化道肿瘤特别容易发生肝转移。之后还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T、核磁为主。如果CT检查能够明确支持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就不用再做腹部增强核磁。所以在门诊体检的时候,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要在腹部超声基础上选做增强CT或者腹部增强核磁。
播放语音
4.16万
60
2017-12-11
肝囊肿的检查办法
段又佳
主治医师
肿瘤介入科
肝囊肿最普通、敏感性最高,无创伤、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腹部超声,小于1cm的囊肿也可以检出,准确率高达98%,而且能够确定囊肿的性质、部位、大小、数目,以及累及肝脏的范围,是本病首选的检查办法;第二、CT扫描。肝脏CT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肝囊肿的部位、大小、范围以及性质。在CT片上肝囊肿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静脉造影后没有增强的表现;第三、肝动脉造影。肝动脉造影下可以看到肝囊肿呈圆形,边缘清楚的无血管区,其周围血管被推移呈弓形。
播放语音
12.10万
81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