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盛的科普
下肢动脉造影术后注意事项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下肢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在造影过程中,需要用5F或者6F的股鞘穿刺股动脉,由于股动脉压力较高,穿刺后往往会引起穿刺部位血肿。为了避免血肿发生,往往会在下肢动脉造影以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治疗和制动。 因此,下肢动脉造影以后,建议患者一定要对穿刺部位制动,穿刺部位加压包扎一定要完整。如果加压盐袋有松懈或者脱落,要及时通知医生或者医护人员。此外,下肢动脉造影过程中要给予造影剂注射,造影剂对人体肾脏可能会造成一定损伤,下肢动脉造影以后建议患者多饮水,或是通过医务人员输注部分液体碱化尿液,从而减轻造影剂对肾脏打击。下肢动脉造影术后患者还要注意过度加压可能会导致目标血管缺血表现,故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发凉等表现。
10.18万
55
2020-03-14
下肢静脉曲张放支架的弊利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下肢静脉曲张不需要放置支架,因此就不存在下肢静脉曲张放置支架的利弊问题。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往往表现为下肢活动以后的酸痛和肿胀;静脉曲张进一步加重时会表现为下肢色素沉着和脱屑、以及毛发稀疏;静脉曲张进一步加重,出现局部皮肤破溃,破溃愈合时间越来越久,临床中将其称为老烂腿。因此,静脉曲张的发展过程是从下肢的活动以后酸胀逐渐到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然后再到皮肤破溃。 无论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哪个阶段,治疗都没有支架植入这种手段。当下肢静脉曲张发展较严重时,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法有传统手术静脉曲张的剥脱术,目前开展的微创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段有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这两种手段都较流行。不管是射频消融还是激光消融,对静脉曲张的治疗都有效,支架植入在静脉曲张中不做治疗手段。
10.14万
152
2020-03-14
大隐静脉曲张疼怎么办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出现疼痛以后,首先建议患者进行就医治疗,具体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通常血液流动缓慢,可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针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继发的疼痛患者,建议及时进行就医治疗。首先可进行7-10天保守治疗,对患者血栓炎症进行控制,同时皮肤表面给予雷夫诺尔或者硫酸镁进行湿敷。血栓急性期炎症控制住之后,可再给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2、患者引起静脉曲张疼痛往往是由于静脉曲张较重,静脉曲张导致皮肤局部养分减退而出现破溃。静脉曲张患者继发破溃时,可表现为疼痛,此时患者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如传统手术剥脱,可对曲张静脉进行剥脱治疗,治疗完以后再进行压力治疗,对溃疡面进行治愈。新型治疗方法是微创治疗,所谓微创治疗是避免传统手术麻醉,进行射频或者激光治疗,之后再进行压力治疗,从而治疗溃疡。
9.37万
330
2020-03-14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后并发症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后并发症具体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是大隐静脉最传统的一种手术方案,手术过程是对曲张浅静脉和大隐静脉主干进行完全剥离,剥离到体外。因此,主要并发症是大隐静脉主干和曲张静脉剥离后出血表现; 2、由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以后,医生为避免出血会进行加压治疗和2-3天床上制动,故可能会由于制动而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3、大隐静脉进行剥脱过程中会对皮肤进行有切口,切口可能会出现切口感染和脂肪液化并发症; 4、大隐静脉主干剥脱过程中往往会损伤隐神经,因为隐神经和大隐静脉伴行,如果在术中损伤隐神经,术后患者可出现皮肤表面感觉异常。 因此,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传统剥脱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淤青、术后下肢回流不畅导致肿胀,以及手术以后皮肤感觉异常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7.95万
229
2020-03-14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注意什么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并不是根治性手术,是针对症状的治疗手术。因此,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一定要继续进行压力治疗,所谓压力治疗包括弹力绷带治疗和弹力袜治疗。对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回到家以后一定要长期进行弹力袜穿戴和压力绷带治疗,尤其在长期走路或者旅行、过度运动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压力治疗,否则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容易复发; 2、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要改变生活习惯,首先尽量避免久站和久走,以及过度体力劳动。因为久站、久走,以及过度体力劳动都是静脉曲张的高发因素。如果生活习惯不进行改变,也会导致静脉曲张患者在术后若干年出现复发的情况。游泳锻炼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有好处,可以减轻下肢负担。因此,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运动建议进行游泳锻炼。
11.59万
155
2020-03-1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症状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症状如下: 1、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患者走路恒定时间内,就会发现下肢疼痛导致被迫性停止走路,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走相同距离,这就是间歇性跛行; 2、静息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时,就会表现为静息痛,即在夜深人静时患者在休息时发生自发性的疼痛,导致失眠、入睡困难; 3、局部破溃:一般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破溃部位位于足远端,好发于足趾,足趾出现破溃时和静息痛并发在一起,这就是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最重症状; 4、截肢:严重患者感染加重时面临截肢风险。 因此,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较痛苦。
12.11万
252
2020-03-14
KT综合征的症状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KT综合征是一种人体先天性疾病,由肢体先天性静脉畸形导致,老百姓称为肢端肥大症。KT综合征的症状是单侧肢体的过度肿胀、粗大,如果出现在下肢,表现为下肢一个脚大、一个脚小,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走路出现间跛现象而不能走远。KT综合征发生在上肢时,单侧一侧上肢较另一侧上肢又粗又长。 因此,KT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发病肢体肿胀特别粗,然后要比对侧长,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个脚大、一个脚小,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还会表现为局部皮肤有散在的色素变化,一侧肢体胎记较多,一侧肢体颜色红润,一侧肢体正常,这是KT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所以KT综合征主要症状是由于肢体肥大而导致的肢体过度肿胀、活动受限,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距离时,就感觉特别酸痛,无法行走、被迫休息。
10.88万
246
2020-03-14
下肢动脉斑块可以用造影检查吗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下肢动脉斑块可以通过造影检查,下肢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故在下肢动脉斑块评估过程中,首选检查是下肢动脉超声。目前下肢动脉超声不仅可以明确下肢动脉斑块大小,还可以明确下肢动脉斑块、对人体血流影响等。 除下肢动脉超声以外,CT检查也可以明确下肢动脉斑块,比如CT血管成像,通过造影剂显像CT血管成像,可以明确下肢动脉斑块大小、斑块性质和斑块对下肢血流影响,下肢动脉造影是继超声和CT之后另外一个可以检查下肢动脉斑块的金标准。 但由于下肢动脉造影只能发现血管内不光整,对斑块性质通常得不到评估。因此,对于患有下肢动脉斑块患者,首先建议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当下肢动脉超声发现狭窄部位较重时,建议做下肢动脉造影。
9.84万
198
2020-03-14
急性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急性动脉栓塞属于血管外科急症,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急性动脉栓塞手术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医生和护理工作人员所关注问题,并发症具体如下: 1、缺血再灌注损伤,人体缺血时间大于一定程度时,已经出现部分肌肉或者神经坏死,血管开通以后,血液重新供应以前缺血肌肉时,就会出现部分肌肉水肿和坏死炎性组织吸收,此种过程临床中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反应可导致炎症因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打击,导致急性肾衰; 2、缺血,急性动脉栓塞手术目的是为了开通血管,如果开通不成功,可以出现二次栓塞或者手术失败。缺血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可能面临截肢问题。 急性动脉栓塞出现,不管是缺血状态没有改善,还是缺血再灌注损伤,都会危及生命,患者需要高度重视。
11.35万
318
2020-03-14
急性动脉栓塞术后注意事项
闫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往往来源于两个原因,即血管自身动脉粥样硬化而继发急性斑块破溃和溃疡继发血栓,以及动脉硬化基础上的急性动脉栓塞。外源性血栓堵塞到远端血管,往往患有房颤的患者,血栓可从心脏脱落,脱落以后堵塞到远端器官,急性动脉栓塞术后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如果是房颤患者继发急性动脉栓塞,术后一定要加强抗凝治疗,预防心脏出现新的血栓,从而再次导致新的急性动脉栓塞; 2、如果患者急性动脉栓塞病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继发的急性动脉栓塞,在手术以后一定要吃阿司匹林和波立维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病情加重,再发急性动脉栓塞; 3、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一定要加强功能锻炼,加强功能锻炼后可以增强肢体侧支循环,减轻栓塞后综合征出现。
11.53万
150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