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的科普
肾小球滤过率的正常值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分钟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男性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40ml/min,女性约低10%左右。在我国一般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慢性肾脏病1-5期的指标具体如下: 1、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时,一般诊断为慢性肾脏病1期; 2、肾小球滤过率在60-90ml/min范围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2期; 3、肾小球滤过率在30-60ml/min范围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3期; 4、肾小球滤过率在15-30ml/min范围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 5、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 其中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可以开始出现并发症,这时不光要积极保护肾脏治疗,而且还需要治疗并发症。一般慢性肾脏病4期病人需为肾透析做准备,慢性肾脏病5期病人可能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15.93万
268
2020-06-18
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有尿量减少、尿中泡沫增多、血尿、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胸闷、恶心、纳差、呕吐、困倦乏力、皮肤瘙痒、腰部不适等。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到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泌尿系彩超等。涉及到早期治疗的问题,还要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症状是一方面,检查结果是另一方面,因为肾脏病的各个阶段治疗方案不一样。如果肾功能损害是由原发性肾脏病引起,不只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需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果是由继发性肾损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需要在保护肾脏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常见的高血压性肾病,不只要保护肾脏,还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在保护肾脏的同时,还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10.84万
264
2020-06-18
肾水肿怎么消肿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对于肾水肿的消除办法,首先要分清楚肾水肿是肾炎性水肿还是肾病性水肿。如果是肾炎性水肿,一般口服或者静脉给予利尿剂即可。在给予利尿剂治疗的同时,需要监测病人血钾情况。如果病人出现高钾血症,则不能使用螺内酯,低钾病人在使用呋塞米使用时要注意补钾治疗。 如果是肾病性水肿,一般水肿会造成病人蛋白大量丢失,这时候需要补充蛋白扩容之后再进行利尿消肿治疗。有些病人水肿特别严重,会导致肾脏灌注不足,肾功能可能受损程度比较严重,甚至有肾衰竭的可能。这时候在保护肾脏治疗同时,可能需要更多考虑需不需要血液透析治疗来替代肾脏治疗。肾水肿一般由水钠潴留所引起,所以在治疗肾水肿的同时,患者一定要注意盐的摄入和水的摄入。
11.42万
435
2020-06-18
肾小球滤过率65怎么办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肾小球滤过率65ml/min提示已经进入慢性肾脏病Ⅱ期,这一期的肾病不可治愈,只能保守治疗: 1、积极控制原发病:如有高血压的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有糖尿病的需要积极控制血糖; 2、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该控制在3g以下。严格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应该控制在0.6g-0.8g/kg。优质蛋白指动物蛋白,如瘦肉或鸡蛋白等; 3、辅助药物治疗:如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比如劳累、感染等,最好到专科门诊就诊。
12.08万
336
2020-05-09
女性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女性下肢浮肿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随着心排出量和肾血流量逐渐下降,皮下组织逐渐松弛,皮肤蒸发水分减少,从而导致生理性水肿,出现双下肢浮肿。 病理性的因素主要与心脏、肝、肾功能受损相关,比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慢性肾脏病等因素。还有某些疾病如膀胱肿瘤等,也可出现双下肢浮肿。如果患者心、肝、肾功能正常,也有可能是双下肢血管病变,比如双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动脉功能受损也可出现双下肢浮肿。 总之,出现双下肢浮肿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尽早查明原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0.09万
224
2020-05-09
尿泡沫多是怎么回事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尿中泡沫多有很多原因,具体如下: 1、肝、肾疾病时尿中尿胆原及蛋白质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尿液张力增高,进而产生大量气泡; 2、糖尿病史尿中血糖及尿酮含量增加,进而导致尿液张力增高,从而导致尿液泡沫增多;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膀胱癌或其它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中成分发生改变,也可导致尿液中泡沫增多; 4、尿中产气杆菌含量增加时,也可导致尿中泡沫增多。 总之,尿液中出现较多泡沫,而且泡沫较大,不易消失的情况最好到医院就诊,查明尿中泡沫增多的原因。做到早期明确病因,进而对症治疗。
10.78万
348
2020-05-09
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一般引起尿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因素,比如寒冷、发热、剧烈运动等。有病理性的因素,比如各种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如果出现24小时尿蛋白升高,建议到专科医院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可行肾活检。 肾脏具有滤过功能,可以滤出水分和毒素,但是对人体某些重要的物质具有限制性,比如血白蛋白。肾脏像筛子一样,口径能够限制大分子,比如血白蛋白等分子通过。正常情况下24小时通过肾脏排出的蛋白应在120mg以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称之为24小时尿蛋白升高。
12.23万
305
2020-05-09
24小时尿蛋白2000多严重吗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时的尿液,测定其中蛋白质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尿蛋白的总量,通常尿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成分极少。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00mg建议行肾活检穿刺检查,明确肾脏病理类型,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引起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升高的原因有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膜性肾病、IGA肾病等。 根据肾脏病理类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比如α酮酸、某些中成药等减少24小时尿蛋白。根据病情需要,某些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比如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
11.66万
396
2020-05-09
如何治疗尿蛋白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尿蛋白增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两种。如果是生理性因素,比如寒冷、发热、剧烈运动等情况不需要治疗,一般可自行恢复。 如果为病理性因素,则需要行肾活检来明确病因,比如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狼疮性肾病、膜性肾病等,需要对因治疗。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如果是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等,则需要予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需要辅助以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结合中成药物保护肾脏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感染等加重肾损害的因素。如果出现尿蛋白增高,建议大家到专科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做到早发现,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9.91万
190
2020-05-09
肾功能减退的症状
刘凯
主治医师
肾内科
肾功能减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水和排毒功能下降。排水功能下降时可出现眼睑、颜面、双下肢浮肿、高血压、心衰等症状,排毒功能下降时出现体内毒素增高,从而导致恶心、纳差、呕吐、皮肤瘙痒等全身其它系统症状。 肾功能受损时还可导致某些特殊的激素分泌减少,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此类激素分泌减少可引起贫血。另外,肾脏功能受损时可导致钙的生成减少,从而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抽搐等症状。
12.16万
66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