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纯的科普
婴儿吃什么补血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婴儿若喂养不当容易因为缺铁,维生素补充不足等导致营养性贫血。因此,婴儿从添加辅食开始,应该进行适当补血,以含铁丰富的食物为主。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1、动物性食物铁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低,因此婴儿补铁主要从鱼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中摄取; 2、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帮助铁的吸收,从而达到补铁效果。绿色和有颜色的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家长要让小孩吃各种蔬菜; 3、摄入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婴儿膳食中缺乏肉类、动物内脏、蔬菜等可以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从而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此,婴幼儿的喂养中要添加相关食物进行补充; 4、含铁、锌、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奶粉。 婴幼儿的喂养中应该不挑食,及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中要涵盖各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以保证孩子健康。
10.22万
418
2020-02-12
儿童败血症怎么引起的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败血症的原因具体如下: 1、原发局部炎症加重,包括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其他部位原发局部炎症未被控制甚至加重,致病菌数量增多,毒力增强,进入血液而引起败血症; 2、手术后引流不畅,细菌入侵血液中; 3、与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不当有关,如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人工呼吸机等; 4、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或蜂窝组织炎; 5、安置静脉导管细菌直接入侵; 6、静脉输入有细菌或已经污染或真菌污染的血制品、药液,都可以迅速引起严重的败血症; 7、由于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机体防御功能受损,致使既往认为不致病或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进入到血液中而引起败血症。
9.70万
380
2020-02-12
婴儿粒细胞低怎么回事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导致婴儿粒细胞低下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包括一下几点: 1、骨髓异常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如果骨髓出现造血异常,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的骨髓异常疾病包括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细胞性白血病等; 2、感染某些病毒、细菌可以造成中性粒细胞偏低,中性粒细胞是杀菌物质,具有吞噬功能,可以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常见流感、伤寒、急慢性乙肝、疟疾等感染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偏低。
9.54万
12
2020-02-12
小儿血象高是什么原因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血象高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白细胞计数增高,如感染、外伤、血液病等,临床上应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白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可以看作是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会迅速出现,吞噬入侵体内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急性细菌性感染,白细胞会迅速增高,而且与感染程度成正比,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也会导致血象升高。此外,严重组织损伤、坏死,过敏反应、中毒反应、肿瘤以及血液病、应用了某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升高。这些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判断和分析。 血象高最严重的问题是血液系统出现异常,包括白血病。白血病发生时白细胞的升高会非常迅速,而且严重程度可以是正常数倍甚至于数十倍以上。这些患者不仅仅白细胞数量发生了变化,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量幼稚细胞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因此小儿血象的改变一定要积极就医,不要轻视,以免耽误诊断和治疗。
12.24万
25
2020-02-12
小孩怎么预防白血病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白血病的预防主要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功能以及避免物理化学因素的损害,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心理、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以增强自身抗肿瘤的能力。 儿童应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包括接触放射线,应远离大剂量辐射。避免滥用氯霉素、保泰松以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药物损害。新房装修时应该通风,在半年或半年以后,苯以及苯的衍生物消散后,方能入住。新衣服中苯以及甲醛易超标,要清洗后再穿。
9.92万
17
2020-02-12
儿童皮下出血点是什么原因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皮下有出血点的原因具体如下: 1、血管壁受损是皮下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血管壁受损之后,血液可以从血管内渗到血管外,表现为临床上所看到的皮肤的出血、紫癜等。血管壁的损伤可以有很多原因导致,包括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或虫咬伤以后都可以导致过敏性紫癜。另外,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皮肤血管壁损伤,而导致临床所看到的出血点、瘀点、瘀斑和紫癜。还有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都可以导致皮肤血管壁损伤,而导致皮肤出血,以及临床上少见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以引起血管壁脆性增加,导致皮下出血点的出现; 2、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因素,当儿童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出现异常时,容易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引起血小板质量和数量改变的原因很多,在儿童主要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3、凝血与抗凝血因素。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或抗凝血因子过多,都容易导致凝血和抗凝血机制的异常而导致皮肤出血,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儿童出现皮下出血点时,除了要了解皮肤出血点以外,同时要注意有没有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注意了解病史,是碰撞或自发出血,有没有合并发热、贫血等临床表现。儿童出现皮下出血点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根据结果由专科医生作出相应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
14.03万
175
2020-02-12
小儿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超过450×10^9/L时,叫做血小板增多。小儿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以及癌症患者等。但此类血小板增多一般不超500×10^9/L,且经过治疗后原发病的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多数都会降至正常。另外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目也会明显增加,常常高于600×10^9/L,但随后会缓慢下降达到正常水平。人体内的血小板有固定数值,如果多于或少于正常数值一定要引起关注,应该及时查明病因采取对应的措施。 儿童血小板增高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就诊。一般感染、创伤等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时,在积极治疗原发病之后,血小板多数都会自行下降至正常范围。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目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案,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少血小板数目,预防血栓和出血的发生,减少疾病进展。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度分级进一步确定。
14.63万
265
2020-02-12
小孩白血病怎么治疗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跟成人不一样,儿童白血病的预后比成人效果要好。成人治疗主要是移植,但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采用早诊断、早治疗的方法,严格区分白血病类型,根据白血病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早期采用连续强化疗以及分阶段连续规范化治疗的方针,同时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加强支持治疗,持续缓解2-3年方可停止药物治疗。 小儿白血病大部分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非常良好,一般通过化疗可以达到终身治愈。其他类型的儿童白血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效果不好,可以通过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白血病的5年无病生存。
14.25万
59
2020-02-12
幼儿流鼻血是白血病吗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儿童鼻出血原因很多,不一定为白血病。其具体如下: 1、最常见原因是因为天气干燥,鼻腔黏膜干燥时,毛细血管会容易扩张,有鼻腔炎症时或受到刺激时,鼻黏膜容易受到损伤,从而会导致鼻出血。 2、有各种鼻炎、鼻窦炎、鼻外伤、鼻异物时,这些刺激都可以导致鼻腔黏膜损伤而导致出血; 3、儿童的不良习惯,如喜欢抠鼻、挖鼻,都可以导致鼻腔中小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4、患有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也很容易会导致鼻腔出血,这一部分孩子鼻出血的症状非常常见。 幼儿鼻出血原因很多,家长如果发现少量鼻出血可以制止的情况下,可以先自行处理。如果发现鼻出血的发生频率很高,出血不止,一定要尽早就医,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血象,必要时骨髓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给予及早诊治。
13.33万
345
2020-02-12
小儿败血症的症状
陈纯
主任医师
儿科
不同致病菌导致的小儿败血症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具体如下: 1、原发感染灶所有部位都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感染中毒症状,大多数败血症起病比较急,突然发热或先有畏寒、寒战,继之高热。体弱、重度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以不发热,甚至于体温低于正常。败血症患儿可以表现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脸色苍白或青灰、头疼、肌肉关节酸痛、四肢软弱无力、胃口差、气促、脉数,甚至于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可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者可以出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肠麻痹、感染性休克和DIC等; 3、皮肤出血点、斑疹、丘疹或荨麻疹等; 4、肝脾肿大一般仅有肝轻度肿大,当发生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肝脏肿大显著,且伴有明显压痛,并可以出现黄疸; 5、迁徙性病灶,随病原菌不同,常见的迁徙性病灶有皮下以及深部肌肉肿胀、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脓肿、脓胸、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脑脓肿和脊髓炎等。
12.48万
458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