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洋的科普
三叉神经痛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是人体重要的12对颅神经之一,主要负责把脸部的感觉传递到大脑和支配咬肌协同咀嚼功能。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是影响到三叉神经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据专家统计,通常发病年龄28~89岁,70%~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在48~59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期初会让你经历短暂的轻度疼痛。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可以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之后疾病可以逐渐进展,引起时间更长的、更加频繁的疼痛。这种疼痛性质可以被描述如同刀割样、放电样、针刺样疼痛,骤然发作,猝不及防般,号称比分娩痛还更甚的“天下第一痛”。这种情况,有时可被洗脸、刷牙、触碰、喝水、吃饭甚至说话时的气流所触动,痛起犹如电光火石,子弹崩裂,被描述为“扳机点”痛。随着病情迁延,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及至出现持续性发作,很少能够自愈。如果有这样类型的疼痛,要慎重考虑是否罹患了“三叉神经痛”,尤其久治不愈的“牙痛”要值得警惕。
4064
60
2020-04-14
耳朵后面三叉神经疼是怎么回事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耳朵后面三叉神经痛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具体如下: 1、三叉神经痛通常来讲是由三个分支的疼痛,相应分布区引起痛感,三叉神经分别有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2、耳朵后面的疼痛与下颌支有关,下颌支的一个分支叫耳颞支,耳颞支发生疼痛时病人会感觉到外耳道和下颌关节疼痛,当这两个地方发生疼痛时牵涉耳朵后面会有痛感,事实上耳后分支区域是面神经的管辖地盘,所以耳后疼痛更应该考虑面神经炎引起疼痛,所以这个位置的疼痛更应该多考虑是面神经发炎引起疼痛,所以患者首先要仔细感觉是直接在耳后疼痛还是由下颌关节和外耳道牵涉的疼痛,方便患者就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12.93万
336
2019-07-08
三叉神经痛手术方案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痛被誉为天下第一痛,疼得死去活来迫不得已时考虑手术治疗,通常将手术方式分为两大类,损毁性手术、减压或功能重建性手术。具体如下: 1、损毁手术包括热频消融、球囊压迫三叉神经根阻断手术,这类手术特点创伤相对较小,但是缺点是容易复发; 2、还有一类手术叫减压手术或叫神经重建性手术,比较代表性的叫微血管减压,手术原理是将一个卡压三叉神经根部的血管与三叉神经分离,解除了血管对神经压迫之后相应疼痛缓解甚至完全缓解,但这种手术的优点是效果比较确切保持时间比较长,缺点是需要开颅手术,病人的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当疼痛来临时需要手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接受手术的程度,选择适合和愿意接受的手术方式。
9.03万
9
2019-07-08
三叉神经损伤能自愈吗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损伤和三叉神经的功能障碍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叉神经痛是否能够自愈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例是由于一根微小血管邻近于三叉神经的根部,这两者产生的挤压,搏动性刺激导致三叉神经痛,在这个过程中三叉神经的鞘膜会发生变性、崩解,进而影响三叉神经元和轴突损害,该过程会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血管粥样硬化加重,逐渐加重三叉神经的损害,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难以自愈,而且在药物治疗下可以得到部分缓解。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可能药物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捉襟见肘,所以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难以自愈,需要认真来选择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案。
12.10万
106
2019-07-08
三叉神经损伤后遗症有哪些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可以理解为三叉神经痛后遗症是老百姓通常讲的一个说法,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是三叉神经痛会带来哪些并发症,具体如下: 1、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三叉神经分支的疼痛感觉,如头面部烧灼感、刀割感和压榨样疼痛感,有时病人会感觉到脸上会有火辣辣的感觉,还有些病人觉得牙疼,左边疼右边疼满口牙都疼,这时病人如果一味去口腔科就诊,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 2、三叉神经痛由疼痛会引起一系列反应,如整天在无休无止的疼痛中病人会感觉到焦虑、抑郁甚至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血压增高,由此会带来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痛的名号非浪得虚名,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三叉神经痛本身不会引起致命性损害,但是由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继发性因素如高血压、焦虑、抑郁可以影响人的生活健康。
10.98万
20
2019-07-08
脸抽筋什么原因引起的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脸抽筋可以考虑为面部抽动,面部抽动同头疼咳嗽一样,是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这种临床症状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具体如下: 1、如脑血管性疾病可以导致面部不自主性抽动; 2、还有三叉神经痛,当三叉神经痛发生时,会产生牵涉性面部冲动; 3、还有面神经炎症也会产生面肌抽动和抖动; 4、当然在这些面部的抽动和抖动中,有一类是眼角眼睑的规律性抽动,脸部和口周的抖动有规律性,症状相对比较固定。当激动时或者休息不好时症状会加重,发病年龄在中老年,部分临床症状出现之后要高度考虑是否患有面肌痉挛。
12.25万
359
2019-07-08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案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本身是一个神经功能性疾病,治疗方案大体有两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保守治疗在早期可以口服卡马西平、加巴喷丁这类药物缓解症状; 2、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药物无法控制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现在比较推崇的手术方式是做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显微镜下将卡压神经和血管进行分离,解除血管对神经的损害作用,这种方式是开颅手术的方式,当面肌痉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病人可以选择这种手术治疗方式。面神经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是在耳后做一个小直切口或一个小C型切口或L型切口,然后打开颅骨,在小脑眼骨面的自然间隙进行分离,在显微镜下来探查寻找卡压面神经的那根小血管。当确定责任血管之后,用一种特殊垫片将血管与神经进行隔离,这样做的结果是血管搏动不再影响面神经的功能,从病因角度对面神经痉挛进行治疗。
11.96万
193
2019-07-08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恢复怎么样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这种方案,目前是主流的外科治疗方案,全世界目前为止有超过14万例的病人见证了这种手术方案的有效性。根据数据统计,患者症状改善率超过50%。单中心的治疗经验,患者症状满意率在85%以上。患者在接受脑起搏器之后,由原来药物无法控制的抖动、僵直以及夜间睡眠障碍,在脑起搏器协同治疗之后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之前药物维持时间可在2-3个小时,在经过脑起搏器配合治疗之后,药物的持续时间能延长到4个小时、5个小时。这样患者就能够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生活节奏状态中去。同时有53%的病人在接受脑起搏器治疗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药,这样也会减少由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说异动、幻觉以及睡眠障碍便秘,这些非运动性症状也会在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之后,给病人带来额外收益。总体来讲接受脑起搏器和药物双重治疗的患者,对于患者生活状态的改善非常明显而可观。对于患者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11.16万
245
2019-07-08
颞叶癫痫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癫痫根据起源大体分为颞叶癫痫和颞叶外癫痫,总体颞叶癫痫占整个癫痫种类中的50%,颞叶癫痫的病灶相对比较集中,影像学上的表现具有特征性,所以手术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这类型病人适合手术治疗,通过目前统计数据来看,手术治疗颞叶癫痫的总体缓解率在80%-90%,颞叶癫痫手术之后的完全缓解率在30%。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统计数据,提示接受颞叶癫痫患者总体缓解满意率在58%,对照组即没有接受手术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的部分患者只有8%的缓解率,相比而言手术治疗对于癫痫的缓解率显而易见。
9.96万
102
2019-07-08
颞叶癫痫手术效果怎么样
刘震洋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颞叶癫痫接受手术治疗要比颞外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这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有30%可以得到完全缓解,有85%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表示比较满意,虽然颞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它是开颅性手术,也会带来相应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以及相应的神经功能损害,最常见的是语言中枢损害和脑积水。 部分患者在术后会给予早期腰穿治疗,以及神经功能的保护治疗和神经功能锻炼,在良好控制并发症的前提下,再配合药物治疗以及精准的手术治疗,手术对于颞叶癫痫的病人非常有意义。所以在严格控制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手术对于治疗颞叶癫痫的效果非常明确而有优势。
12.87万
7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