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凌的科普
什么是胃息肉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良性隆起病变统称。因为胃镜下只能大致判断隆起形态,无法确定病理,具体性质需要等到取活检病理检查以后才能确定,在此之前只能通过形态笼统称为胃息肉。但对于胃恶性病变也就是癌症,通常不会下息肉诊断。胃息肉类型有很多,数目和大小都不同,很多胃息肉可能同时存在小肠或大肠息肉病变,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做小肠或者大肠检查,了解有无并发息肉,多数情况下胃息肉不会有任何症状,只是因为有些性质的息肉有可能会癌变,所以需要取得活检以后才能确定。
11.69万
356
2019-07-05
大肠息肉癌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大肠息肉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如下: 1、大肠息肉癌变与病理有关:腺瘤性息肉就是肿瘤性息肉,发生癌变机会比较大。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越高,发生癌变几率就会越高,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可达到30%-40%; 2、与大小有关:越大的息肉,其发生癌变机会就会越大,大于2cm以上息肉癌变几率比小于0.5cm以下息肉,癌变几率大很多。对于大的息肉建议尽快进行内镜下切除,小的息肉因为癌变几率比较小,建议随访或者内镜下钳除。另外对于增生性息肉,因为增生性和炎性息肉癌变几率比较低,简单进行随访就可以。
10.32万
361
2019-07-05
哪些人易患大肠息肉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易患大肠息肉人群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因素: 1、与基因有一定关系,如果家庭中有人患有结肠癌或者结肠息肉病变,患结肠息肉几率就会比较大; 2、与饮食因素有关:如果有长期饮酒或者吸烟病史,或者喜欢吃油腻饮食,存在息肉的机会会相对比较大。患结肠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10-20年以后有些炎性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需要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0年以后随访肠镜,排除息肉癌变; 3、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的病人相对患息肉几率会比较大,如80岁老年人几乎都会长息肉。当然也不是80岁以上就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这类病人生存期相对比较短,息肉发生癌变可能性会比较小,所以对80岁以上的病人可以不用处理。建议50岁以上患者进行常规结肠镜体检,以发现息肉。
10.17万
205
2019-07-05
大肠息肉切除术后为啥会出血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大肠息肉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内镜下治疗并发症,发病率大概在1%左右。术后出血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 1、患者自身原因:比如患者本身基础疾病比较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变会导致出血的概率增加,或者相关病变会口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透析病人会使用抗凝剂,同样会导致出血增加; 2、与息肉形态有关:广基的息肉切除术后创面会比较大,术后发生出血机会也会比较大; 3、与手术治疗有关:手术中发生电凝过度或者不足也会导致出血,比较大的息肉蒂比较粗,如果电凝不够,出血机会也会更大。
11.92万
393
2019-07-05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不同类型息肉,其发生原因不同,具体如下: 1、遗传因素:有些多发性息肉与基因异常变异有关,这种情况下胃、小肠和结肠上面都会发生息肉;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增生性息肉,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炎,长期炎症反复刺激而导致; 3、长期服用抑酸药:有些病人需要长期口服抑酸剂,这种情况下胃酸分泌减少,会导致胃底腺增生,增加胃酸分泌,就会出现胃底腺息肉; 4、可能与饮食相关,比如饮酒、吸烟或者吃辛辣食物刺激也会导致这种情况。
11.89万
189
2019-07-05
哪些息肉需要治疗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息肉是否治疗主要看病理类型和大小,腺瘤性息肉因为癌变机会比较高,所以只要一经诊断都会建议内镜下进行切除治疗。而对于胃底腺息肉大多数不会癌变,可以内镜下随访观察,如果确实非常大,可以考虑进行内镜下治疗。但多数对于<0.2cm或者0.3cm以下息肉实际上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不会引起任何不舒服,也不会导致癌变。增生性息肉要看情况,如果个体比较小,有可能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可以先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再观察,如果还是没有消退,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对于>0.5cm以上息肉,可以考虑内镜下进行治疗。而息肉<0.3cm以下,建议内镜下随访,监测胃镜就可以,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11.61万
348
2019-07-05
大肠息肉的类型有哪些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不同于胃息肉,大肠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转化为结肠癌几率比较高。比如管状腺瘤的癌变几率在5%,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可能达到30%-40,所以对于腺瘤性息肉多数建议内镜下切除;增生性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对比较小不到1%,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观察随访,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炎性息肉,结肠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等,反复炎症刺激以后会引起炎性息肉样增生。炎性息肉多数情况也良性,但是在反复炎症刺激的情况下,也可能有部分发生癌变,只是这种癌变的息肉发生率比较低。所以,大多数也可以进行随访,而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对于比较大的炎性息肉,可以考虑内镜下切除。
12.39万
238
2019-07-05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对于大肠息肉,采取内镜下微创治疗创伤比较小,病人痛苦比较小,费用也比较低廉。治疗方法与息肉大小和性质及形状有关: 1、对于较小的息肉,比如<5mm的息肉,可以采取活检钳钳除; 2、对于>5mm息肉,可以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与胃息肉切除一样,通过采用高频电刀进行电凝和止血,达到切除息肉目的; 3、对于更大的息肉要采取不同方法,比如扁平侧向发育息肉>2cm,需要采取EMR或者ESD治疗; 4、对于更大的息肉,内镜治疗困难情况下可以考虑外科手术,进行肠段切除或者局部息肉切除。
12.19万
396
2019-07-05
首次复查后还要再复查肠镜吗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首次复查肠镜后如果没有发现新生息肉,还是要复查肠镜,只是复查时间会相对可以延长,比如1-2年都可以。手术复查发现息肉要根据息肉情况进行决定,如果息肉病理有异型增生或者息肉个数比较多,建议每年复查一次。刚开始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反复2-3次,如果3年之内没有再发生息肉,可以延长到3-5年复查一次肠镜。根据息肉病理特点,对于绒毛状腺瘤或者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一般需要近期3-6个月进行复查,如果没有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延长时间。因为大肠息肉发生与部分饮食有关,所以建议多发大肠息肉患者要戒烟酒,多纤维素饮食,尽量少吃红肉类、高脂肪类的食物。因为可能会有复发,所以建议定期随访,复查肠镜。另外,肥胖也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原因,所以需要低脂饮食、纤维素饮食,适当锻炼身体以控制体重。
12.56万
209
2019-07-05
大肠息肉切除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蒋志凌
主任医师
消化科
大肠息肉切除后要定期复查的原因如下: 1、大肠息肉切除后虽然病变切除,但息肉本身生长环境也就是基因或者肠道没有改变,还会刺激肠道发生新的息肉; 2、对于比较广基的息肉,切除以后有可能会发生残留,需要做肠镜来随访看有没有残留复发情况; 3、肠道弯曲比较多,对于在皱褶襞的息肉或者相对比较小的息肉,由于检查可能会导致漏诊,所以需要反复做肠镜复查来看有没有漏诊; 3、肠道准备问题:如果肠道准备不好,会导致视野受影响,有部分没法观察到,所以需要短期内再进行复查。 具体复查时间要结合考虑肠道准备情况、息肉数目、大小以及病理类型来综合判断。如果是单发息肉,没有异型增生的情况下会建议1-3年进行复查。一般肠道准备比较差的情况下,发生漏诊机会比较大,会进行半年左右再复查一次;如果肠镜检查没能完成,没有达到回盲部或者因为结肠肿瘤导致肠道内镜无法通过,对上段肠道没有观察,要定期再复查肠镜;对于息肉切除以后复查一般大于3个以上建一年左右复查,3个以下又没有特别的危险因素情况下可以3-5年左右复查。
9.59万
221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