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花的科普
广泛性焦虑障碍严重吗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广泛性焦虑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变成慢性的疾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程迁延且有波动。据统计,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的患者发现约60%的患者在12年内康复,即连续8周没有症状或只有残留症状,但已康复的患者当中约有半数又在12年内复发。广泛性焦虑与心血管健康状况差、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心血管死亡率相关,相关性研究得出的结论过度担忧与心率变异性降低和心率加快相关。在无病个体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担忧和广泛性焦虑常与血压升高以及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相关。所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比较严重。
13.61万
263
2019-08-28
焦虑症要多久治好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广泛性焦虑的患者症状显著干扰社会功能时,则需要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或二者联合进行治疗。不同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有临床意义效果的时间不同,但平均时间约为4周。初始治疗剂量应维持4-6周,如果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应每1-2周的时间增加药物的剂量,直至出现充分改善或达到最大推荐剂量或最高耐受剂量。如果患者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4-6周后未出现任何改善的征象,应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至停药,并尝试另外一种药物,其剂量及剂量调整的原则同上。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有效的患者,应持续应用至少12个月。
12.97万
53
2019-08-28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抑郁症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病,又称为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具体如下: 1、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欲绝、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2、典型的抑郁心境有晨重暮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3、思维迟钝: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的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进行; 4、意志活动减退:临床表现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散、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吃喝等生理需求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 5、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能力减退; 6、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多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
11.20万
472
2019-08-28
焦虑障碍是抑郁症吗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焦虑障碍和抑郁症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从闷闷不乐到悲观欲绝,从自卑、抑郁甚至到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焦虑障碍是以难以控制的、过度持续的担忧为特点,其它特征包括焦虑的心理症状,比如恐惧感、易激惹,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疲劳加重和肌肉紧张,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的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比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及运动性不安等。所以焦虑障碍和抑郁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
14.47万
16
2019-08-28
生活中如何预防焦虑症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1、保持乐观:当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象成功的景象,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2、学会幻想是疏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 3、相信自己:当焦虑来袭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我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我比别人行,这样可渐渐的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 4、深呼吸也可以缓解焦虑,当面临情绪紧张时,做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活动四肢、松弛肌肉、缓解压力:比如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绷紧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想恢复舒坦的呼吸,可以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
10.95万
215
2019-08-28
什么是睡眠障碍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睡眠障碍也叫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维持睡眠障碍,如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以每周至少出现3次,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为标准。失眠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短暂性失眠:时间不超过1周,大部分病人在经受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甚至到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比如时差、轮班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的消失或时间的拉长而改善。短暂性失眠如处理不当,会导致部分病人出现慢性失眠、短暂性失眠,主要治疗原则为间歇性的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助眠药物,如抗抑郁药和良好睡眠习惯; 2、短期性失眠:时间在7-30天或持续性的压力,如重大身体疾病或开刀、亲朋好友过世、严重的家庭、工作或人际关系问题等,会导致短期性失眠。这种失眠与压力有明显的相关性,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它可助眠药物,如抗抑郁药治疗。短期性失眠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形成慢性失眠; 3、慢性失眠:慢性失眠是失眠时间超过1个月,其原因很复杂,而且较难去发现,很多慢性失眠是多种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
7.58万
270
2019-08-28
空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空隙性脑梗死专业的名称是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0%,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不同。腔隙性脑梗死主要发生在动脉深穿支,多由高血压及伴发的小动脉透明变性或动脉源性的栓塞引起,症状表现相对较单一,表现为纯感觉性的卒中、纯运动性的轻偏瘫、或仅表现为中枢性面舌瘫等,症状相对较轻。症状轻不代表可以忽视它,患者需要完善颅脑血管检查、评估血管情况,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并长期服药防止再发。关于腔隙性脑梗死到底严不严重,主要看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血管的基础条件,才能判断其严重程度,复发的几率大不大,有没有发展成大血管闭塞的可能。
9.33万
433
2019-08-28
脑梗死后遗症能治愈吗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脑梗死后遗症能不能治愈,也是临床中较为关心的问题。脑梗死后遗症是指在脑梗死发病半年以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者口眼歪斜这些症状就叫脑梗死后遗症,这个时期也叫脑梗死的后遗症期。通常脑梗死后遗症很难再治愈,这个阶段主要的治疗目的是针对脑梗死的发病原因进行脑梗死的二级预防,防止脑梗死复发。总之,大脑神经元是不可再生的,脑梗死后遗症是不能再治愈的。
7.19万
135
2019-08-28
脑梗死昏迷能醒过来吗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大部分脑梗死昏迷的患者是可以醒过来的。人体意识有赖于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完整性及其认知功能与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觉醒机制完善的整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昏迷,比如脑外伤、颅内感染、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除非是基底动脉闭塞影响双侧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引起的昏迷,大部分脑梗死昏迷的患者经过治疗是可以醒来的。
9.88万
97
2019-08-28
脑梗死是怎么造成的
刘卫花
主治医师
脑病科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者是软化。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比如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吸烟、酗酒、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会导致脑梗死。总之有很多因素都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要及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及时控制,才能达到脑梗死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糖尿病人要控制饮食,餐后锻炼,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血脂高的患者要注意饮食,配合吃调脂、稳斑的药物来达到预防的目的。如果患者有心房纤颤、要根据病因来预防,首先要查病因,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的,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如果要是心源性脑梗死,会根据心脏的原发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如果平时患者有吸烟、酗酒、肥胖,这些因素都需要控制。总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脑梗死的预防,积极的预防脑梗死。
13.68万
377
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