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强的科普
哪些先心病可以做右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手术?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很多先心病的家长在选择宝宝手术方法的时候犯难,到底是常规大开胸手术好,还是有别的更加微创的方法。   原来,基本上绝大多数先心病都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来手术,创伤大,孩子长大之后会在胸前留下一个大大的疤痕,影响美观,尤其是女孩子,长大想穿低领的衣服都不行,对孩子以后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我们这几年对于一些适合的先心病,尽量选择微创介入,或者微创小切口的方法来解决。其中右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手术是一种非常棒的选择,相比于常规胸前切口,右侧腋下小切口比较隐蔽,仅仅通过3-5cm的伤口就能解决问题。以后孩子只要不刻意告诉人做过心脏手术,别人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家长们看到孩子能恢复的这么好,伤口这么小而隐蔽,都非常开心。    那哪些先心病适合右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手术呢?   通过我们的实践和经验有以下几种:   1、房间隔缺损;   2、室间隔缺损;   3、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4、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   5、二尖瓣成形;   6、右室流出道狭窄;   7、部分血管环;   8、轻症的法洛四联症。   当然,这种小切口微创手术需要术者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对于这些先心病的微创手术已经达到了和常规大开胸一样的效果。家长们如果有需要,可以网站上联系靳永强医生咨询,我会给大家最满意的答复。如果想找我手术,对于贫困的家庭我们有很多家慈善基金救助,会大大减轻你们的经济负担。
4129
53
2021-07-13
​孩子得了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1、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我们正常人的心脏有4个心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两个心房之间有个间隔叫房间隔,就像两个屋子中间有一堵墙一样,正常人的这堵墙是完整的。如果胎儿心脏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因素导致这堵墙没有发育完整,上面有窟窿,就是房间隔缺损。房缺分为两类,一类是继发孔(二孔)型房缺,一类是原发孔(一孔)型房缺,我们经常所说的房缺是继发孔型房缺,今天我们只讨论这一类。    2、房缺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孩子没有任何症状;部分孩子会出现气促、活动量比其他孩子少、容易累;少数比较重的孩子小的时候就会有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易感冒、反复肺炎等。    3、如何诊断房缺?   很多孩子都是在打疫苗体检或生病上医院看病的时候听诊发现心脏杂音,然后做心脏彩超确诊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可以去心脏科让医生听听,如果需要,做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就可以确诊。   4、房缺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房缺最常用的方法有:   ①.胸骨正中切口房缺修补。优点:最经典的手术方法,安全,适合任何手术,所有合并畸形都可同时解决;缺点:需要开胸,不美观。   ②.右侧小切口房缺修补。优点:伤口隐蔽;缺点:需要开胸。   ③.各种小切口房缺封堵术。优点:微创,伤口小,恢复快;缺点:仍有伤口,仅适合部分房缺。   ④.经典房缺封堵术。优点:微创,无切口,恢复快;缺点:有射线,仅适合部分房缺。   ⑤.超声引导下房缺封堵术。优点:无创,无切口,无射线,恢复快;缺点:仅适合部分房缺。 5、什么时候应该手术?   如果房缺比较小,比如直径在1cm以内,孩子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在学龄前选择手术;如果孩子缺损较大,体重增长很慢,或有反复肺炎,就需要尽早手术,有些甚至需要在半岁之前手术。   6、房缺能自愈吗?   缺损比较小的房缺有一定自愈的可能,一般5毫米一下的房缺1岁之内愈合的可能性比较大,2岁之内也有可能,3岁以上可能性就比较小了;10毫米以内的房缺如果没有症状也可以观察到2岁以后;10毫米以上的房缺基本不会自愈。    7、所有的房缺都需要做手术吗?   5mm以内的房缺就像卵圆孔,即使不自愈,对心脏基本没什么影响,可以不用手术。但极少数的人会因此发生反常栓塞,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手术封堵。
4668
54
2018-12-13
心脏科普之先心篇--卵圆孔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吗?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病历讨论,我给一个病人的诊断是: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女神王主任马上就指出:卵圆孔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吗?当时懵了一下。作为一个刚出道的医生都是这个想法,就更不用说不懂医学的家长了,一看孩子心脏里有个小窟窿,肯定很紧张。其实,卵圆孔未闭并不可怕,听我给大家说说。   卵圆孔是胎儿期一个重要的生理通道,由于胎儿肺不工作,卵圆孔允许右心房的血流入左心房以维持正常的胎儿血液循环。所以,卵圆孔并不是一种先天畸形,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正常通道。   大多数卵圆孔在生后3个月内会闭合,部分会延迟闭合,直至3岁。如果卵圆孔没有自行闭合或闭合不全,仍有一个小窟窿,就是卵圆孔未闭。正常人群中约有1/4的成人有卵圆孔未闭,只是很多人没有检查过而已。所以,如果自己或者孩子有卵圆孔未闭,不用觉得自己得了罕见的心脏病,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卵圆孔未闭都很小,绝大多数不会超过4毫米,会有很少量的左向右分流,对心脏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不用担心。   但极少数有卵圆孔未闭的人会出现反复脑梗塞,是由于静脉血液中的一些微小栓子通过卵圆孔从右侧跑到左侧反常栓塞所致;研究还发现部分减压病及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有关。这些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发现,建议手术治疗卵圆孔未闭。   最早卵圆孔未闭的治疗是通过开胸修补的方法来治疗,虽然手术风险很小,但创伤比较大,让人很难接受。现在都采用介入手段封堵,不用开刀,只在大腿根上穿刺就能解决,术后两三天就可以出院,术后需要吃6个月阿司匹林抗凝。现在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不用吃放射线。手术风险很小。   总的来说,卵圆孔未闭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发生率不低,但大多数人都不需要处理,尤其是孩子更不用去急着手术。少数有并发症的需要手术干预;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并发症,但心理负担重,以致影响日常生活了,也可以考虑手术。
4013
31
2018-12-06
心包内恶性畸胎瘤怎么治疗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心包内恶性畸胎瘤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若心包内恶性畸胎瘤早期,畸胎瘤生长局限于心包内,未对心脏、动脉或周围组织造成明显侵害,通过手术可完整切除畸胎瘤,术后结合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好。若心包内恶性畸胎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较晚,明显浸润心脏、主动脉、肺动脉和周围组织,无法通过手术彻底切除,术后复发几率大,预后较差。
14.67万
281
2018-09-13
先心病可以自愈吗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先心病是否可以自愈,需依据疾病类型判断。复杂型先心病,无自愈可能性;简单型先心病有自愈可能性,但自愈时无明显征兆。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若患儿年龄小于两岁,缺损小于5mm,有自愈可能性;若患儿超过两岁,且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较小,可定期观察随访;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较大或动脉导管未闭较粗时,需尽早手术治疗,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15.06万
457
2018-09-13
室间隔缺损如何治疗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室间隔缺损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部分室间隔缺损患者,由于年龄较小和缺损较小,观察过程中,可能自愈,无法自愈患者治疗方法如下: 1、介入手术:适用于少数患者,通过下肢血管植入封堵伞通道,封堵伞经通道到达缺损位置,封堵缺损处,达到治疗目的; 2、外科手术:适用于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剑突下、侧开胸的小切口放入封堵伞或胸骨正中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封堵缺损。
14.00万
261
2018-09-13
心脏换瓣手术后胀气怎么办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肠胀气,常由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引起,属于手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若患者腹部胀气明显,腹部不适感较重,需选择合适方法治疗。治疗时首先鼓励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期卧床;必要时可使用润肠、通便、通气药物;若患者胀气较为严重,可通过肛门灌肠进行排气,改善腹胀症状。
15.38万
393
2018-09-13
心脏瓣膜病吃什么药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心脏瓣膜病患者服用何种药物,需依据是否手术判断,包括单纯药物治疗和术后服药,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若患者无手术指征,可选择口服强心、利尿药物降低心脏负荷,如强心药物地高辛等;利尿药物呋塞米、螺内酯等; 2、术后服药:心脏瓣膜包括机械瓣和生物瓣,术后早期需服用强心、利尿药物,促进心脏恢复,其中机械瓣需终生服用华法林;生物瓣服用华法林约半年。
16.24万
105
2018-09-13
什么是三尖瓣下移畸形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三尖瓣是右心房和右心室间的瓣膜,具有三个瓣叶,功能类似于“单向阀门”。正常情况是血液通过三尖瓣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心脏收缩时阀门关闭,防止血液倒流。三尖瓣下移畸形是由于瓣叶下移导致,瓣叶下移后与正常瓣环处于不同水平,导致瓣叶关闭不严,心脏收缩时可出现血液从右心室倒流至右心房。临床上,将瓣叶下移与正常瓣环之间的心脏组织称为房化心室。
9.26万
193
2018-09-13
婴儿室间隔缺损自愈率有多高
靳永强
副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
室间隔缺损自愈率,需依据患儿年龄、室间隔缺损大小和室间隔缺损类型判断。若患者年龄小于一岁,室间隔缺损处于5mm以内,且室间隔缺损类型非干下型室缺,可观察随访,部分患儿可能自愈;若室间隔缺损超过1cm,患儿难以自愈,且可能影响患儿发育,导致肺门高压,需尽早手术治疗;若室间隔缺损类型为非干下型室缺,可能引起主动脉瓣脱垂,且自愈率极低,需尽早手术治疗。
17.38万
514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