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尉萌的科普
儿童脑神经损伤如何治疗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脑神经损伤在急性期如颅内出血、感染等,要针对原发病对症治疗。对于有造成脑神经损伤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定期随访进行康复评估,依据儿童运动发育规律,评估患儿的竖头、翻身、坐、爬、跪、站、走等粗大运动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及运动模式的异常。比如有些孩子虽然能完成主动翻身,但翻身的时候头仍然处于一个后背的状态,这就是运动模式的异常。另外还要了解患儿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肌肉力量等,以及患儿的认知、感知、情绪等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存在运动、视听觉及认知等障碍时,依据落后程度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康复治疗项目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引导式教育、感统、水疗、熏蒸、蜡疗、低中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按摩、针灸、语言训练等。医生、治疗师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合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9.67万
173
2019-04-22
面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面瘫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治疗原发病方面,对于周围性面瘫,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应用B族维生素、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还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局部炎症水肿的及早消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症治疗方面有针灸治疗。中医理论中,面瘫是风邪侵袭经络所致,所以治疗重点是把经络的风祛除掉。中医取穴的时候,一般以头面部阳经穴位为主,比如印堂、阳白、四白、承浆、迎香、地仓、颊车等穴位。除了面部取穴以外,还要配合在耳后、手上合谷等取穴。还有就是按摩,用中医手法按摩患侧的面肌,促进面肌功能恢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面部肌肉力量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物理疗法,比如低频、中频电刺激可以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蜡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面肌功能。
12.78万
498
2019-04-22
婴儿运动障碍如何治疗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婴儿运动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前要进行康复评估,准确的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对儿童的预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采集患儿详细的病史,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喜好,完成患儿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信息的初步采集,然后进行功能评估。依据患儿的运动发育规律,评估患儿的竖头、翻身、坐、爬、跪、站、走等粗大运动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及运动模式的异常,比如有些孩子虽然能够完成主动翻身,但是他翻身时头仍然是后背状态,这就是一个运动模式的异常。另外还要了解患儿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肌肉力量等,最后评估患儿的认知、感知、情绪等方面。智力发育好的孩子,康复治疗时的配合程度越高,康复治疗效果会越好。评估后结合家长的期望值,制定与患儿实际功能相符的康复目标与计划,诱导患儿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12.82万
462
2019-04-22
宝宝康复训练一般多久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宝宝的康复训练是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治疗难度大,治疗项目就会多一些。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孩子存在的障碍去选择最适合的康复方案。康复训练需要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多数情况下训练一个月之后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但是对于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的孩子,他的疗程就会长一些。具体需要几个疗程的康复训练,医生需根据各个阶段宝宝的状况,及时的调整方案,不断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与宝宝治疗时与治疗师的配合程度,还有其自身的身体营养等状况,治疗量的多少相关。 治疗期间,治疗师对孩子的治疗时间也是有限的,孩子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更依赖于与其一起生活,照顾他们起居的家长。因此,孩子家长对治疗师的配合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疗程会越短。
9.22万
7
2019-04-22
儿童脑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儿童脑神经损伤能否恢复是根据神经损伤的部位、损伤程度、临床症状等决定,会有较大的差异。神经细胞损伤较轻的,一般可以恢复正常,损伤较重的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它的神经元细胞通过加工和整合,在大脑中夜以继日地处理无数信息,执行脑的各种功能。新生儿出生时已经几乎拥有所有的神经细胞,但突触及突触连接却仅有十分之一。脑功能并不取决于脑细胞的绝对数量,而是取决于脑细胞直接建立的复杂网络,形成网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突触,尽管神经元不能再生,但突触可以再生,所以说脑功能有可塑性。大脑皮质单位体积内的突触数目在三岁可以达到一个顶峰。所以在脑发育关键期给予早期干预,也就是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使大脑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改善预后。
12.19万
389
2019-04-22
儿童脑神经损伤的病因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引起儿童脑神经损伤的病因较多,与母亲妊娠、分娩过程及生产后疾病等多个环节的高危因素有关,这些高危因素会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脑发育异常。总体而言,儿童脑神经损伤的病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产后因素。产前因素包括妊娠早期母亲的先兆流产、宫内感染,妊娠中晚期胎儿宫内窘迫,母亲低血糖、高血压、糖尿病、多胎妊娠以及遗传因素中染色体病、先天性代谢缺陷,还有一些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等。围生期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胆红素脑病以及羊水、脐带、胎盘异常等。产后因素包括惊厥、各种感染、颅内出血、脑外伤等。
13.46万
98
2019-04-22
儿童脑神经损伤有哪些后遗症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小儿的脑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发育中,发育中儿童的神经系统具有年龄特异性,其年龄特异性综合征的确定需要与年龄相适应的诊断程序,选择合适的应用神经评估技术对不同年龄儿童及早做出预后评估,可以减轻后遗症。目前对脑损伤的神经发育结局的诊断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部分脑损伤儿的神经发育结局是正常的,还有一部分留有后遗症。第二类为严重神经学障碍,如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缓、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严重神经学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是一个重点。第三类为轻微神经功能障碍,如轻微神经性缺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感觉统合障碍等。为了避免脑神经损伤的患儿出现严重的神经学后遗症,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0.10万
385
2019-04-22
脑性瘫痪如何护理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脑瘫患儿存在运动障碍,异常姿势,有些合并听觉、视觉、认知、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护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脑瘫患儿的姿势管理。比如正确的抱法,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抱法是一手托住患儿臀部,另一手扶住肩背部,头部竖直,面朝自己抱在怀中,将两腿分开在腰部两侧,可以起到缓解内收肌痉挛的目的。对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抱法是呈抱球姿势,使患儿保持姿势和体位的稳定性和对称性。还要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一般是侧卧位,适合各种脑瘫,特别是具有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儿童。俯卧位适合训练头部的控制能力,促进脑瘫儿童的抬头。还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坐位姿势,坐位应保持脊柱正直,以避免和减轻脊柱后突及侧弯。还有要保持一个正确的跪位姿势和正确的站立姿势。第二方面是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了解患儿功能状态及家长康复治疗期望,确定治疗目标,制定日常生活训练计划,选择符合患儿能力需要的日常生活活动。第三方面是咀嚼、吞咽方面。选择食物种类应逐步过渡,从流质、半流质、软食到固体食物。对无力自行吞咽者应采取鼻饲喂养。喂食时应注意患儿的进食姿势,遵循抑制异常姿势,身体两侧对称的原则。吞咽训练帮助患儿做被动开,闭颌关节、闭唇、龇牙、噘嘴、鼓腮、咀嚼等动作,协助患儿尽力将舌外伸,可治疗咀嚼吞咽障碍。第四方面是感染的清洁护理。加强医院及日常护理的感染防控,减少感染的发生。对长期卧床的患儿应防止压疮。第五方面是脑瘫患儿穿脱衣物的问题。穿脱衣裤应逐步分解,循序渐进。第六方面是要预防佝偻病,日常要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有利于防止骨折。第七方面是排泄问题,可以利用推拿疗法,或者让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可以改善便秘,预防尿路感染。
10.51万
35
2019-04-22
小儿流涎好治吗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流涎分为生理性流涎和病理性流涎。生理性流涎是指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发达,到大概五个月以后,小儿的唾液分泌增多,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使唾液分泌增多,以致流涎增多,这属于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的增加,小儿吞咽唾液能力增强,流涎自然就消失了。但是如果到了两岁以后,宝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比如一些脑瘫的孩子,精神发育迟缓的孩子也会出现流涎增多的现象。病理性流涎是指小儿不正常的流口水,比如口腔炎、面神经麻痹、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脑炎后遗症等,均可以引起病理性流涎。对于病理性流涎的治疗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9.34万
87
2019-04-22
小儿脑性瘫痪如何治疗
李尉萌
主治医师
康复中心
小儿脑性瘫痪要早发现,早治疗。0-1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较强的时期,早期发现异常表现且早期治疗,能减轻脑瘫儿童伤残程度。脑性瘫痪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以患儿为中心,由医生、治疗师、护士共同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康复。具体的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感统、引导式教育、水疗、中药熏蒸、蜡疗、低频、中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按摩、针灸。对于合并认知语言障碍的患儿,还有语言认知及口肌训练等。为了保护和预防继发性进行性的肌肉关节损伤变形,也会合理使用矫形器。还有个别患儿经评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脑瘫的治疗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脑瘫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他的运动异常和姿势模式异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参与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另外,康复训练与游戏要相结合,脑瘫儿童康复训练需要趣味,轻松愉快的氛围,需要治疗师引导、诱发患儿不断感知,反复学习和实践,从而建立正常模式,促进身心发育。我们提倡主动运动,激发儿童兴趣和参与意识,引导患儿自己主动进行训练。
11.64万
313
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