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希茂的科普
肺癌如何分型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特殊的类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鳞癌和非鳞癌,非鳞癌中又以腺癌为主。腺癌根据其病理分级,有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分化程度越低的恶性程度越高,发展的越快,越容易转移,但低分化或中分化的这类腺癌,药物治疗效果反而较好。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需定期复查。
10.04万
45
2018-05-16
肺癌要做哪些检查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根据临床症状,在排除炎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后,肺癌需做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具体方法包括: 1、气管镜:在气管镜下,查看肿瘤侵犯部位以及取出病理组织做活检; 2、痰培养:适用于咳痰、痰中带血的患者,在痰里面寻找瘤细胞; 3、淋巴穿刺活检:适用于肿瘤位置偏外且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4、经皮肺穿刺,取出病理组织做活检。
7.75万
133
2018-05-16
脑转移瘤需要化疗多久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多数癌症可发生脑转移,以肺癌、乳腺癌较为多见。脑转移瘤多为单发转移,一般情况下,满足手术条件时应手术治疗为宜。若无法手术,则可选择化疗。临床上化疗化疗时间不定,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确定,如疾病进展速度、生存时间等。部分脑转移瘤经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化疗时间相应较长。对于部分不适于化疗的脑转移瘤,如进展速度较快的肿瘤,应及时停止化疗,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11.06万
251
2018-05-16
乳腺导管内癌为什么不化疗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并非所有癌症均需化疗,乳腺导管内癌不化疗的原因如下: 1、属于原位癌,无基底膜浸透,未发生转移,临床多局部手术即可; 2、属于癌前病变,仅为细胞的过度增生表现,达不到癌症阶段; 3、化疗本身具有副作用,若无法为患者带来远期生存益处,则无需进行。 若为ER阳性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除基础局部手术外,仍需进行内分泌治疗。
7.71万
410
2018-05-16
肺癌需与什么疾病相鉴别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痰中带血等情况时,若确诊是否为肺癌,则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肺结核:首先要排除肺结核,肺结核存在结核中毒症状如易低烧、盗汗,还可以借助CT和胸片鉴别。 2、肺炎性假瘤:主要从CT上分辨 3、肺部良性肿瘤:瘤体边缘较光滑无毛刺且进展较慢 但肺癌的主要确诊手段,仍为病理学及细胞学方法。
8.00万
19
2018-05-16
肺癌的治疗方法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肺癌的治疗方法需结合其类型进行选择: 1、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建议手术,错过手术机会后可采取新辅助化疗和转换性化疗,将不可手术的状态转化成可手术状态,再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其病理分期、分型,选择是否进行放化疗。若经基因检查后,发现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行靶向治疗; 2、小细胞肺癌:以放化疗为主,手术机会较小。
5.49万
84
2018-05-16
肺癌手术后为什么要化疗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化疗只是作为一部分肺癌治疗的手段,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需要做化疗。如1A期的患者则不需要进行化疗。而超过1A期的肺癌患者,需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分型,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尤其针对分期较晚,且为低分化,又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防止癌细胞转移及消灭全身微小病灶,需及时进行化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9.35万
35
2018-05-16
癌症化疗有用吗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癌症作为细胞过度增生类疾病,化疗是有用的,但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20世纪40年代发现了细胞免疫抑制剂以来,越来越多的细胞化疗药物被发现,且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属于个体化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癌症的分型、分期和患者机体状态,判断是否适合化疗治疗,决定其化疗是否有效。如恶性程度较高的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后患者的症状很快可得到改善,但对于晚期患者化疗是没有效果的。
9.38万
50
2018-05-16
宫颈癌放化疗能治愈吗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宫颈癌放化疗能否治愈与分期有关 1、I期宫颈癌,手术或放疗效果相同,均可达到治愈目的; 2、Ⅱ期以后,随分期靠后,5年生存率随之降低。ⅡA期的生存率为90%-95%,ⅡB期较之降低10%,为80%-85%; 3、ⅢA期为60%左右; 4、Ⅳ期为6%-10%。 同等分期的情况下,需考虑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
7.91万
152
2018-05-16
化疗后脸色发黑怎么办
米希茂
主任医师
肿瘤科
化疗后脸色发黑可由不同原因导致,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化疗药物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拮奥等抗代谢类药物。临床可结合药物对疾病作用的利弊,选择是否改变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以减少化疗副作用; 2、患者营养状态较差导致肤色较暗: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等方式进行改善。 此外,若患者存在消化道疾病,需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此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原因,减轻心理负担。
10.45万
337
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