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林的科普
支气管肺炎必须输液吗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是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临床上多为抗感染治疗。根据CURB-65评分,0-1分者可考虑口服抗菌药物治疗,且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2分以上者,建议住院治疗,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7-10天为一个疗程,每2-3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用药量及治疗过程,根据肺炎的相应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的缓解,体征方面检查患者肺部阴影以及胸腔积液是否缓解,以及经实验室检查监测感染指标是否下降。
13.91万
507
2018-05-04
支气管肺炎会传染吗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支气管肺炎传染性与其特殊病原体有关,如SARS、禽流感、乙型流感等,具有强传染性,部分患者肺部感染由结核杆菌引起,亦具有传染性,部分病原体本身无传染性,多由密切接触患者的痰液或飞沫而感染,相对较少见。支气管肺炎可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首先要改变卫生习惯,如密切接触患者时戴口罩,经常洗手;当发生轻症支气管肺炎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9.29万
229
2018-05-04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包括: 1、个人因素:吸烟为最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吸入有害分成颗粒,均会引起肺部气道损伤以及肺泡病变; 2、环境因素:目前以空气污染较常见,部分患者由各种感染之后引起慢性炎症; 3、遗传性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引起气道保护性分泌物减少,从而引发炎症; 4、其他:部分患者有先天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慢性咳嗽、咳痰,引起气道重塑,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44万
59
2018-05-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什么症状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症状即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以及气促,继而会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出现脓痰、粘液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表现为持续渐进式加重波浪形向下行趋势,伴随疾病加重而加重,造成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过程中伴随缺氧和活动耐量受限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0岁以上男性为好发人群。
11.08万
239
2018-05-04
慢性组阻塞性肺疾病做什么检查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应对症进行相应检查。临床上常见有胸部CT,可观察患者肺部纹理稀疏程度以及肺部肺气肿情况,对慢性组阻塞性肺疾病有诊断意义,也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肺部肿瘤、肺炎、肺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同时,还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即通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之后,患者第1秒呼气量占肺活量比值<70%,可作为诊断标准。另外,还可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判断呼吸衰竭程度。还需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从而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监测。
15.15万
358
2018-05-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样治疗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分为维持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 1、维持期治疗:多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对慢性维持期多以长效制剂为主,可降低患者耐药性。另外,还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抗炎类药物,如茶碱类; 2、急性加重期治疗: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即短效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以及部分静脉或口服激素。另外,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因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19.07万
52
2018-05-04
支气管哮喘能治愈吗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无法完全治愈,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和监测。临床治疗主要通过避免过敏原,即远离过敏原环境,如工作环境中有致敏粉尘,建议更换工作;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包括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即为长效药物和短效药物。长效药物多用于平时控制,如吸入性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较严重患者可使用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控制。短效药物多用于急性发作期,意在控制缓解症状。在明确患者过敏原情况下,可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舌下含化脱敏剂或皮下注射,进行小剂量过敏原接触,逐渐增加剂量,改善患者对过敏原出现严重变态反应的症状。
12.94万
360
2018-05-04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之一,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道阻塞为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喘息和咳嗽、咳痰,通常由慢性炎症引起气道损伤和肺泡功能异常。常见病因主要是吸烟,目前空气污染也已列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与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4.06万
262
2018-05-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如何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上即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疾病,无可逆转药物,但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得到较好控制。临床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预防为主,进行病毒抗体接种,预防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另外,患者状态较好时,可适当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鼓腮、吹喇叭、深呼吸等,从而延缓肺功能下降,配合药物可达到更好效果。
17.49万
340
2018-05-04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胡伟林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有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等平滑肌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在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致敏性疾病。部分患者由于接触过敏原或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后出现气道痉挛,引发哮喘发作,可表现为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其中以发作性喘息为主。患者受过敏原等刺激后喘息、气急症状加重。喘息患者发作期可听到肺部有呼吸道哮鸣音,较刺耳,应与哮喘相鉴别。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无症状,易被忽视。
14.02万
501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