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明的科普
为什么心衰难以控制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衰的病人,其实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的。为什么反复住院、反复的心衰。很大的原因就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心衰得到控制以后,回去没有规范的吃药,没有规范来复诊。经常是急性心衰了以后,当时重视,出院了以后把药物随意减量,不按医生的医嘱来规范的吃药,没有长期吃药的概念。其实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很大一部分就是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患者一旦发生心衰,神经内分泌系统不断的激活,就不断的发生心衰;不断的发生心衰,神经内分泌系统又过度的激活,它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即使病人心衰胸闷、气短的症状得到控制了,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并没有停止下来。所以这种病人一定要通过长期的用药,来控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以避免心衰的发生。这也是心衰病人为什么要长期用药的依据,如果病人贸然停药,就很容易诱发心衰的发作。
播放语音
11.88万
59
2018-05-17
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对已经得了心力衰竭的病人,为了防止再次发作,按医生的医嘱规范用药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诱因。心力衰竭长期的诱发因素,第一点,呼吸道感染,天气变化的时候,尤其要知道衣服的增减,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第二点,心力衰竭的人一定要避免劳累,避免饱餐,劳累和饱餐也很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第三点,心力衰竭一定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控制饮水量,要低盐饮食,尽量避免心衰的发生。
播放语音
6.26万
63
2018-05-17
心衰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衰的病人出院以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病人出院以后,大夫都开了出院带药,一定要规范吃,按大夫的意见定期复诊,长期的规律吃药。 第二、心衰的发作大部分因为水钠潴留,体内的水分过多引起的。所以,心衰的病人出院以后体重的控制非常重要。建议心衰的病人,回家以后要买一个体重秤放在床边,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称体重。如果发现体重在几天以内,突然又增加了2kg以上,有可能体内的水分过多了,就需要及时地调整用药,避免心衰的发作。 第三、心衰的病人回去以后,饮食起居方面要特别的注意,要控制饮水量。稳定期的时候,每天的饮水量不要超过1000ml-1500ml。饮食上要清淡饮食,不要吃很咸的菜,比如卤菜、腌菜类食品。 第四、工作上不要过于劳累、过于逞强,劳累、逞强、性格急躁、发脾气,都会引起血压、心跳的剧烈波动,这都是心衰常见的诱因。
播放语音
4.37万
70
2018-05-17
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根据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现在有1100万冠心病患者,有2.7亿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将近1.3个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接近250万,这些人都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后备军。所以对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血管疾病,要早期治疗,早期控制,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播放语音
8.74万
57
2018-05-17
心力衰竭能治愈吗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能不能治好,这是很多病人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心力衰竭能不能治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病因。如果是甲亢引起的,甲亢治疗以后,心力衰竭也随之就好了。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时期通过手术就把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给做了,可能终身就不患心力衰竭了。但是大部分心力衰竭的病人,很多人都是冠心病、高血压,这种基础疾病发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并发心力衰竭。因为病因是不能去除的,所以心力衰竭就不能根治,需要长期的规范化控制。对心力衰竭的病人来说,通过定期的复诊,医生开了规范的药物治疗,大部分的病人愈后是很好的。很多病人因为心衰控制,重新回到家庭,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规范化的治疗以后,心力衰竭复发的几率大大降低。心力衰竭因为现在的药物手段、器械治疗的手段等进步,预后比以前已经进步了很多。
播放语音
3.68万
59
2018-05-17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如果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人,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如果出现了气促,或者活动后的气促更明显,甚至下肢有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呼吸要坐起来以后才能呼吸通畅一点。这种病人,就要高度怀疑已经是心力衰竭了。这种病人下一步可以做一些具体的检查,比如心脏彩超,看病人是不是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是不是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心脏彩超,大部分病人可以甄别出来。部分通过冠脉造影,看是不是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还有的病人要通过做心电图,看是不是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通过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病因。
播放语音
11.91万
94
2018-05-17
心力衰竭患者的愈后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病人的愈后跟病因是密切关系的。如果病因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愈后就非常好。比如甲亢引起的心力衰竭,甲亢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一旦病治好了,心力衰竭也就治好了,就很好的控制了。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如果通过手术把先天性心脏病治好了,可能就不发生心力衰竭了。临床上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病没有控制好。对于这类病人,通过长期的规范治疗,改善心衰的愈后。具体来讲,就是要按规范化的药物治疗,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比如呼吸道感染,饮食上要注意限制水分,提倡低盐饮食,生活上不要过于劳累,尽量减少心衰的诱因,避免心衰的反复发作。心衰长期、稳定的得到控制,愈后还是比较好的。
播放语音
19.76万
96
2018-05-17
心力衰竭如何分期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分为四期,A期就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比如有高血压、有冠心病,去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都是正常的,主观上病人并没有胸闷、呼吸困难的表现,只是一个高危因素。B期的病人检查有问题,比如去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发现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已经有变化,但是病人没有主观的感觉,也就是没有胸闷、气短表现。C期的病人去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都有问题,病人也有一些表现,比如有胸闷、气短。D期的病人就是顽固性的心力衰竭,对常规的治疗办法反应不佳,需要特殊的治疗手段,比如心脏移植。心衰分为ABCD四期,从分期排列看得出来,越早期的治疗,就可以让A期的病人尽量不要往B期走,B期的病人不要往C期走,C期的病人不要往D期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播放语音
11.69万
81
2018-05-17
心力衰竭的病人饮食禁忌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的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几点。 第一,心力衰竭的病人不能喝太多的水,在稳定期的时候,一天的喝水量控制在1000ml-1500ml以内。因为喝太多的水,心脏由于功能低下,不能排斥多余的水分,很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第二,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清淡饮食,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吃菜不能太咸,特别是对隐匿性的含高钠饮食,比如卤菜、腌菜特别要注意。如果吃了高盐分的饮食,容易把水分留在体内。有人做过研究,多吃1g的钠,可以多留200ml的水分在体内,所以高盐饮食也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第三,心力衰竭的人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少食多餐,不能过饱,过饱也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播放语音
5.27万
94
2018-05-17
什么是心力衰竭
张业明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是继发各种心血管疾病以后,出现的症状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这种病如果早期没得到很好的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心力衰竭。这时候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特别在活动的时候,呼吸困难特别的明显,有的人还伴有尿少、下肢浮肿,严重的病人不能平卧呼吸,需要端坐着卧位的时候才可以呼吸,称之为端坐呼吸。
播放语音
11.51万
68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