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儿童痔疮怎么办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儿童痔疮可以通过局部护理、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儿童痔疮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需要及时处理。 1、局部护理: 患有痔疮时肛门周围可能会出现潮红、溃烂的情况,在这段时间内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干燥,在大便后要用温水、温盐水冲洗,有利于痔疮好转。 2、调整饮食: 痔疮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便秘症状,可以适当多吃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比如白菜、菠菜等,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改善便秘,减少对于痔疮的刺激。 3、改善生活习惯: 建议单独使用便盆,注意马桶的卫生,在固定的时间段排便,避免长时间蹲厕所,能够减少痔疮病情恶化的情况。 4、按摩: 可以在腹部进行按摩,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缓解痔疮的症状。 5、药物治疗: 如果痔疮的疼痛比较剧烈,可以遵医嘱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等止痛药,还可以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治疗痔疮。 6、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痔疮脱出等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痔疮,达到治疗作用。 若儿童存在痔疮,建议尽早到小儿普外科就诊,根据痔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4894
87
2024-06-27
孩子老是尿床
李帅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孩子老 是尿床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非疾病因素所导致,如年龄较小、精神心理因素、晚上喝水较多,还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如尿路感染、遗尿症等,需要进行合理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一、非疾病因素: 1、年龄较小: 孩子年龄较小,由于泌尿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可能会频繁出现尿床的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加,泌尿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症状可能会自行改善,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2、精神心理因素: 孩子精神受到刺激,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可能会频繁尿床,并且伴有睡觉不安稳,家长应当及时安抚孩子,使孩子心理状态平稳,症状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3、晚上喝水多: 如果孩子在晚上睡觉前大量喝水,而且白天玩得比较累,晚上睡得过沉,就可能会出现老是尿床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建议在睡觉前避免让孩子喝太多水,有利于缓解症状。 二、疾病因素: 1、尿路感染: 可能与卫生不良有关,可导致膀胱黏膜敏感度过高,容易反复引起急迫性尿失禁,就会导致孩子总是尿床,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私处卫生不佳。 2、遗尿症: 可能与遗传、生理发育延迟、心理因素等因素有关,孩子常伴有尿床、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家长训练孩子排尿习惯,并适当鼓励孩子。 3、其他: 也可能和先天性隐性脊柱裂、脊髓栓系综合征、垂体性尿崩症、脊髓栓系综合征等情况有关,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处理。 建议家长多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尿床,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如孩子有不适症状,也可及时带孩子去泌尿科就诊治疗。
1653
404
2024-06-27
小儿腹股沟疝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小儿腹股沟疝一般是指小儿腹部腹股沟区域发生疝气,主要是由于组织穿过腹壁的薄弱点,当突出时便会发生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1、病因: 小儿腹股沟疝可能是由于小儿存在剧烈哭闹、长期便秘等原因导致腹腔压力升高,小儿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腹壁可能存在缺损,在腹腔压力升高时,容易导致肠管、大网膜等突出而形成疝。 2、症状: 小儿腹股沟疝的最主要临床症状为耻骨两侧区域会发生突起,并且在小儿咳嗽,或者是站立时尤为突出,另外由于病变位置的交感神经丛受到疝的高压性刺激,所以会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 3、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比如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主要是在全麻或局麻的状态下切开腹部,将疝囊颈部进行缝合,腹腔镜疝修补术主要是在全麻的状态下在腹部切开几个小口,使用腹腔镜将薄弱部位修复。 建议出现腹股沟疝的小儿及时前往医院小儿普外科或小儿泌尿外科就诊,完善面诊、触诊等体表检查,然后完善腹部超声等医学影像学检查,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594
263
2024-06-27
女孩6岁刚发现疝气要立马手术吗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女孩6岁刚发现疝气,如果只是出现轻微症状,如消化不良、便秘,可以不需要立马手术,先观察后择期手术,但如果自身症状较为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腹股沟斜疝嵌顿的现象,需要立马进行手术。 女孩6岁患有疝气,有可能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导致,局部软组织扩张比较小,因疼痛容易出现哭闹或者是大便干燥等症状,如果症状并不是特别的严重,没有恶心、呕吐等明显不适症状,可以不需要立马手术,但是建议每3个月到医院做复查,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之后,需要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如果6岁女孩患有疝气后,自身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便秘,并且伴随剧烈咳嗽,这时腹部压力比较大,就会出现包块,出现吞咽困难、剧烈腹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采取疝囊高位结扎术等手术进行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时需要立马手术。 6岁女孩进行疝气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部位卫生,短时间内不要碰水,防止发生感染情况,注意多休息,在短时间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果恢复期间出现腹痛、恶心等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小儿普外科就诊,完善腹部B超等检查。
3080
304
2024-06-27
小孩头上摔个大包怎么处理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小孩头上摔个大包的情况,可通过局部清创、热敷、冷敷、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治疗效果。 1、局部清创: 如果在小孩头上摔个大包的同时,存在破皮、出血等症状,建议到医院使用生理盐水、碘伏等进行消毒,若创口较大,还可能需要进行缝针处理,对于创口愈合有利。 2、冷敷: 在头部摔个大包的48小时内,建议用冰袋、冰块等对局部进行冷敷,能够促使血管收缩,避免大包继续变大,还可缓解疼痛。 3、热敷: 在头部摔个大包的48小时后,可使用温热毛巾敷于大包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肿胀消退。 4、药物治疗: 家长还可遵医嘱使用消肿止痛酊、青鹏软膏等药物外涂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促进症状好转。 5、其它: 如果小孩头部的包比较柔软,可能是帽状腱膜下血肿,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加压包扎、血肿穿刺等措施进行治疗,避免造成小孩贫血甚至休克等严重症状。 如果小孩的头部出现大包,尽量避免用手摩擦,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此外,还要注意小孩的身体状况,若出现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免发生头部撞击后颅内出血的情况。
4480
163
2024-06-27
婴儿肛周脓肿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婴儿肛周脓肿主要是由于局部化脓性感染所致,可能有局部肛周皮肤发红、疼痛、局部有波动感等不适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予以相应的处理。 一、原因: 婴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常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加。而婴儿肛周部位的皮肤比较娇嫩,家长不注意婴儿局部护理,粪便长时间刺激肛周皮肤,或者对尿不湿出现反复过敏情况等,可使局部出现红肿、皮疹等不适。若肛周皮肤出现破损感染的情况,也可能引起局部细菌的化脓性感染。 二、症状: 1、局部症状: 肛周脓肿属于皮肤局部的化脓性感染,会出现肛门周围皮肤发红的现象。局部化脓性感染过后组织会有局部的炎症性损伤会引起疼痛,局部按压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之后会逐渐形成包膜,包裹肛周脓肿,在局部按压的时候会有波动感,逐渐可变为一个硬块。 2、全身症状: 肛周脓肿属于化脓性的感染,当局部细菌分泌毒素进入血液可能会诱发体温升高,感染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婴儿出现寒战、高热等不适症状。 三、治疗: 1、药物治疗: 肛周脓肿是局部细菌的化脓性感染,可以局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改善,由于婴儿较小,尽量避免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常见药物有红霉素软膏、盐酸金霉素软膏等。此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同时避免局部感染的加重,利于局部脓肿的恢复。 2、切开引流: 待局部脓肿形成过后,建议早期切开引流,促进脓液排出,切开后还需要注意局部伤口的护理,并遵医嘱按时换药。 此外,婴儿出现肛周脓肿,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小儿普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注意婴儿肛周部位的清洁干燥,勤换尿不湿,尤其是大便后需要及时更换,减少对肛周部位的刺激。
4178
52
2024-06-27
女童疝气
李帅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女童疝气主要在腹股沟区域、腹腔内以及腹壁,常见包括腹股沟疝、股疝、腹内疝以及切口疝、脐疝等,不同地方的疝气可能有不同的症状。 1、腹股沟疝: 与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有关,当女童出现腹股沟斜疝或腹股沟直疝时,可能会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出现可复性包块,在站立或用力时会比较明显,卧位时可能会自行消失。如果局部出现嵌顿,还可能会出现固定肿大的包块,并可伴有绞痛、恶心等症状。 2、股疝: 女性比较多见,与解剖结构有关,当机体腹内压增高时,可能会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出现一个可复性包块,站立或用力时可能比较明显,卧位时可能会消失。出现嵌顿后还可能会出现固定的包块,伴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等症状。 3、腹内疝: 多见于肠道粘连,形成局部的疝环,导致腹腔内小肠或网膜嵌顿进入疝环的表现,主要发生在腹腔内,容易被忽视。 4、切口疝: 主要见于进行过腹部手术的女童,以及手术后出现腹部感染的女童,有可能会引起腹部切口疝的发生,当腹内压增高时,可能会出现手术切口区域有包块的改变,部分女童可伴有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 5、脐疝: 儿童比较多见,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也可能由于脐环较大、纤维组织不够坚韧所导致,腹内压增高时可能会出现肚脐局部包块,一般不伴有疼痛。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女童,如果存在腹股沟疝,可能并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逐渐自愈。而对于6个月以上的女童,出现上述疝气情况后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疝囊高位结扎术。
2063
478
2024-06-27
孩子尿床是什么原因
李帅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孩子尿床的原因比较多,常见于发育问题、饮食因素、过度疲劳等非疾病因素所致。但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如先天发育异常、泌尿系统炎症等原因。需要进行详细鉴别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处理。 一、非疾病因素: 1、发育问题: 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髓排尿中枢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夜间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无须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脊髓排尿中枢发育成熟后,尿床症状可改善。 2、饮食问题: 如果孩子饮水或摄入过多含水多的食物,由于孩子的膀胱相对较小,存储尿量也比较少,当膀胱过于充盈时可能会导致尿床,可以减少睡前水分的摄入量。 3、过度疲劳: 若孩子睡前过度疲劳,如玩耍过于兴奋或进行大量的活动等,均会引起晚上深睡眠时间比较长,也容易引起尿床的情况。 二、病理原因: 1、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膀胱容量小、膀胱括约肌发育异常等,均会导致孩子对尿液的控制不当,进而有此现象,常伴有尿急的情况。可以通过对膀胱和膀胱括约肌的手术治疗、功能锻炼和日常调整来改善,如做膀胱扩大术来改善膀胱小的情况。日常进行自我行为训练,适当憋尿,但是时间不要过长,还可以控制饮水增加膀胱括约肌训练等方法。 2、泌尿系统炎症: 如尿道炎等疾病,如果孩子由于尿道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可能由于炎症刺激使膀胱功能下降,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可有血尿、发热等症状,也会出现此类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孩子尿床一般为正常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若此现象一直存在,还伴有上述不适症状,还要考虑可能与蛲虫病、肾脏疾病等有关,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2035
97
2024-06-27
婴儿头型睡扁了怎么办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婴儿头型睡扁了,家长需要改善婴儿睡眠姿势或者更换枕头,纠正婴儿睡觉体位,如果头型出现明显扁平,建议进行物理矫正。 1、改善睡眠姿势: 婴儿头型睡扁主要是由于长期保持同一个睡觉姿势和睡觉体位导致,家长可以在婴儿睡觉时调整睡觉姿势,可以交替使用仰卧位、左侧卧位以及右侧卧位等不同姿势。也可使用带音乐的玩具吸引婴儿,使其向相反的方向多睡觉,逐渐矫正头型。 2、更换枕头: 婴儿头型睡扁了也可以定制特殊定型枕或者定型床垫,可以帮助婴儿更好地改善头部形状。建议家长可以为婴儿选择荞麦枕、米枕等枕头,或者在头后面垫枕巾或者毛巾,使孩子朝另外的方向睡改变睡姿,避免使用过软的枕头。 3、物理治疗: 一周岁之前的婴儿颅骨尚未发育成熟,颅缝尚未完全闭合。如果婴儿的头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扁平,且婴儿月龄较大,仅仅更改睡觉姿势若无法取得明显效果,家长可以带领婴儿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矫形头带或者矫形头盔等帮助婴儿进行头型矫正,保障其健康成长。 随着婴儿的成长,脑袋的形状随着大脑的发育逐渐成熟,头型一般也会自动恢复,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婴儿头型过于扁平且无法纠正时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小儿外科就诊,完善X线、头颅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4504
498
2024-06-25
8岁女孩胸部有点硬块
李骥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8岁女孩胸部有点硬块可能是由于性早熟导致,也可能是腋下淋巴结肿大、疖或痈等疾病引起的,一般需要通过日常管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性早熟: 8岁女孩提前进入青春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开始发育,局部出现明显增生,导致胸部出现硬块的现象。该年龄出现乳腺发育属于性早熟,需要到小儿内分泌科就诊,了解是否需要干预。建议家长不要给女孩过多心理压力,如果胸部存在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彩超。 2、腋下淋巴结肿大: 女孩胸部皮肤、乳腺及肺部等部位出现相关性的急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结核感染等,会使整个区域出现炎症及急性免疫反应,可导致胸部有点硬块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可结合彩超检查明确淋巴结性质,治疗原发疾病,如应用头孢氨苄颗粒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进行局部消毒,还可热敷淋巴结促使其缩小。 3、疖或痈: 女孩胸部皮肤局部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形成皮肤及皮下的感染硬结,可导致胸部有点硬块的现象出现。此时应当控制感染,可遵医嘱应用碘伏消毒,并进行局部引流换药等处理。 4、其他: 女孩胸部出现脂肪瘤或者皮脂腺瘤、乳腺外上象限乳腺纤维瘤、囊肿等良性肿瘤,也会造成胸部有点硬块的现象,建议完善彩超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建议家长日常生活中避免使8岁女孩摄入过多激素类的食物,如部分奶制品、油炸食品、饮料等,女孩应多运动,增强体质。如果胸部硬块伴有疼痛,建议及时到医院小儿普外科完善检查,如彩超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具体原因。
4966
414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