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手指青筋警惕四种原因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临床上出现手指青筋,需要警惕的不止4种原因。手指青筋需要警惕的原因包括长期手部用力或疲劳、静脉回流受阻、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高血压和高血脂、血管疾病等。虽然不一定每个情况都严重,但需要警惕,及时关注和就医是非常必要的。 1、长期手部用力或疲劳 这通常发生在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职业中,如打字员、手工艺人等,长期的手部劳累会导致静脉血管扩张以适应更多的血液流动; 2、静脉回流受阻 是常见原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得血液在回流过程中发生逆流或淤积,从而导致静脉扩张和青筋显现;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这通常与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或血管炎症有关,这些都会影响血液的顺畅流动,导致静脉血液在手指部位积聚; 4、高血压和高血脂 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更大的压力,而高血脂则可能导致血管内壁积聚脂肪,影响血流,两者都可能导致静脉血管扩张。 5、血管疾病 手指青筋的明显突出有时也可能是严重的血管疾病的信号,如深静脉血栓、静脉炎。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皮肤薄、情绪波动也可能是手指青筋明显的重要原因,这个一般不严重,但也需注意。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过度劳动。
3610
2024-06-05
血管瘤不处理会怎么样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如果是良性的血管瘤,部分患者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其他的如果不处理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包括持续增长与周围组织破坏、视听功能障碍、皮肤损伤与出血倾向、心理障碍、潜在的生命危险等。因此,一旦发现血管瘤的存在,应尽早就医。 1、持续增长与周围组织破坏 血管瘤具有生长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会持续增大并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破坏。这不仅会影响周围器官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身体畸形。在皮肤表面,血管瘤的扩散可能导致皮肤凹凸不平,影响美观; 2、视听功能障碍 当血管瘤出现在耳朵或腮腺部位时,可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如耳道堵塞或听神经受压。眼睑部位的血管瘤可能压迫眼球,导致视力障碍。长时间不处理,这些功能障碍可能会逐渐加重; 3、皮肤损伤与出血倾向 血管瘤内部的畸形血管容易受到摩擦或刺激而破裂,导致局部破溃和出血。这种出血往往量较大且难以自行停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果创面长时间不愈合,还可能形成瘢痕; 4、心理障碍 血管瘤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如头面部、四肢等,容易引起他人的注视。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障碍,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5、潜在的生命危险 如果血管瘤发生在内脏或颅内等关键部位,不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内脏血管瘤可能导致内脏出血或功能障碍;颅内血管瘤则可能引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极少数血管瘤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危及生命。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对于血管瘤的处理,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4554
2024-06-05
一般人30岁都有颈部斑块吗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并不是所有的30岁的人都会有颈部斑块,其形成往往与个体的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紧密相关,部分年长者(>60岁)由于血管老化也可能出现此类斑块。出现颈部斑块时,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疗建议,进行有针对性治疗。 颈部斑块的产生年龄因人而异,这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抽烟、饮酒或习惯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颈部斑块的形成风险,导致在相对年轻的阶段,如30-35岁就可能出现颈部斑块。 相反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橙子、菠菜等蔬果,少吃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和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则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进而降低颈部斑块的形成几率。特别是在年轻时期,这样就不容易在30岁出现颈部斑块。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会逐渐衰退,动脉硬化的情况更为常见,也增加了颈部斑块出现的可能性。对于已经检测出颈部斑块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或辛伐他汀片等药物治疗方案,以帮助改善和恢复患者的健康状况。
4718
2024-06-05
肱静脉位置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肱静脉位于人体的上肢,具体在肱骨(上臂骨)的内侧。它是上肢深静脉的主干,负责收集和回流来自手臂的静脉血液。 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但两者并不完全相符,因为静脉通常比较表浅。在上臂的中下1/3处,贵要静脉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而在大圆肌下缘处,肱静脉通常会延续为腋静脉。 肱静脉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上肢的血液循环效率。如果肱静脉出现问题,如静脉曲张或血栓形成,就可能导致上肢的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影响手臂的功能。 此外,肱静脉还是进行静脉采血和输液的常见部位之一。在医疗实践中,医护人员经常会选择肱静脉作为采血或输液的通道,因为它的位置相对表浅,易于穿刺,且风险较低。在进行这类医疗操作时,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这一区域,避免受到外力伤害,同时在医疗过程中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相关操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了解和关注肱静脉,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4900
2024-06-05
血管滤网的手术多少钱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血管滤网手术的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大致在10000-40000元。对于需要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建议手术前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事先了解手术费用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血管滤网手术也称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该手术通过在下腔静脉中植入一个特制的金属滤网,捕获并过滤血液中的血栓,从而防止其进入肺动脉,降低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手术费用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例如,血栓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难度和所需材料,从而导致手术费用的差异。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分布也会对手术费用产生影响。 患者在选择就医方案时,除了考虑手术费用外,还应关注医院的专业水平、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后的护理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都至关重要。
4030
2024-06-05
腿部血栓一般住几天院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腿部血栓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需要住院7-10天,但具体住院时间还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患者恢复情况而定。若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当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症状较轻,且血栓较小、位置较浅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这类患者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症状的明显改善,血栓也逐渐稳定,可能只需要住院观察7天左右,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 对于症状较重、血栓较大或位置较深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取栓或植入血管滤网。这类治疗通常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并且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和护理,住院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在10天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住院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以预防血栓的复发。
4940
2024-06-05
哪个器官是负责清理血液里的垃圾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肾脏和肝脏是负责清理血液“垃圾”的重要器官。它们之所以是负责清理血液里的垃圾的器官,主要基于它们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在人体代谢中的角色。 肾脏通过其内部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等结构,对血液进行过滤和清洁。肾小球相当于一个精细的筛网,能够过滤掉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废物,如尿素、肌酐等,同时保留血液中的有益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等。 肾脏还具有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功能,它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放,精确地控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含量,从而确保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身体的正常代谢。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肾脏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调节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分的稳定。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它能够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分解或结合,从而降低其毒性并排出体外。例如,肝脏可以将氨转化为尿素,这是人体排除多余氮的主要方式。 肝脏还能分泌胆汁,其中含有胆盐等成分,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肝脏也能将某些代谢废物通过胆汁排入肠道,进而排出体外。
3034
2024-06-04
静脉功能不全是怎么回事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静脉功能不全也称慢性静脉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瓣膜功能不全、遗传因素、静脉压力升高、静脉壁弹性减弱、静脉阻塞,应积极就医完善检查,遵医嘱采取治疗。 1、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中的瓣膜是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结构,瓣膜功能受损时血液无法顺利回流至心脏,从而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淤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控制体重等,有助于减轻静脉压力,缓解症状。 2、遗传因素: 静脉功能不全在一定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静脉疾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静脉功能不全。应注意检测自身健康,存在家族遗传史应按时体检。 3、静脉压力升高: 长期站立、久坐不动、妊娠、肥胖等因素都会增加静脉内的压力,从而增加静脉功能不全的风险,应注意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证机体健康。 4、静脉壁弹性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静脉壁可能会失去弹性,变得松弛和薄弱,使静脉更容易扩张,血液更容易淤积。建议遵医嘱使用弹力袜,可以提供外部压力,帮助血液从下肢回流至心脏,减少静脉淤积。 5、静脉阻塞: 静脉中的血栓形成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阻塞会阻碍血液流动,造成静脉压力升高,进一步加剧静脉功能不全。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受损的静脉或移除阻塞物,包括静脉剥脱术、静脉曲张激光闭合术等。 日常应保证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站,还应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大鱼大肉,应保证低脂饮食。
4324
2024-06-04
脉管综合症是什么症状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脉管综合症通常是指脉管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异常、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甚至皮肤溃烂等症状,应积极就医检查,严格遵医嘱采取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肢体肿胀: 由于血管内压力增加,液体可能从血管壁渗出到周围的组织间隙中,导致受影响区域出现水肿。肿胀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但也可能涉及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 2、皮肤颜色异常: 血液回流受阻时,皮肤可能因局部缺氧而呈现颜色变化,通常从脚踝和小腿周围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大腿和臀部。 3、疼痛: 由于血液循环不畅,组织可能因缺血和缺氧而感到疼痛,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钝痛或阵发性的刺痛,甚至可能会出现静息痛。 4、间歇性跛行: 在疾病初期,患者可能表现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痉挛样疼痛,并伴有抽筋感,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缓解,再次行走时可能复发。 5、皮肤溃疡: 长期静脉高压可能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皮肤溃疡,溃疡多位于足踝部,初期可能只是小红点,但逐渐会发展成开放性伤口,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坏疽。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肢体发凉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每个人出现的症状不尽相同,如果出现异常均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4238
2024-06-04
皮下紫色淤血
宋超
副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皮下紫色淤血,一般是由于外伤、药物因素导致,但是也不排除与维生素C缺乏、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有关,应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处理。 1、外伤: 皮肤受到撞击、挤压等外力作用,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形成紫色淤血。轻度淤血可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严重淤血或伴有血肿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进行穿刺引流或手术。 2、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如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发皮下淤血出现上述改变。需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并观察淤血是否缓解。 3、维生素C缺乏: 维生素C参与血管壁的合成和修复,缺乏时可能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引起皮下出血。对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淤血,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多维元素片(21)等进行补充。 4、过敏性紫癜: 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血液外渗形成紫癜。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改善过敏症状,并且遵医嘱使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5、血小板减少症: 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降低,皮肤容易出现淤血,常见的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此时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酚磺乙胺片等。而白血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化疗、放疗或骨髓移植。 日常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应注意保护局部,避免机体受到创伤出现不适。
4934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