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裘的科普
骨不愈合的诊断标准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骨折不愈合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损伤和骨折后至少有九个月,并且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进一步愈合的倾向;其次就是X线显示骨折间有间隙,断端有硬化、髓腔封闭,没有骨痂形成;再有就是感染性骨不连,骨折部位有持续的感染,超过六个月,并且有骨折没有获得愈合; 2、骨折断端有异常活动超过八个月,其次是负重功能丧失,再有是出现畸形或肌肉萎缩,以及X线显示断端有间隙,骨端有硬化,髓腔有封闭,还有骨质疏松,也没有骨痂和骨小梁形成,都可以确诊骨不连。 骨不连是骨科中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对骨不连的治疗,目前方法比较多。可以用中医中药,可以用植骨、干细胞、内固定等等方法。骨折避免骨不连,早期处理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所以尽量避免出现骨不连。
13.11万
341
2018-12-26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因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承担原来承受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剧变、猛力动作和暴力撞击下,椎间盘向外突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群。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部胀痛、坐骨神经放射痛、下肢麻木、胀痛、感觉退变,或疼痛过敏、肌肉萎缩、患腿变细、行走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一般具有下列临床症状: 1、常见腰部疼痛、下腰部以及腰骶部持续性钝痛,平卧时减轻,久站加剧; 2、下肢麻木伴下肢放射痛,臀部、大腿、小腿后侧至足跟、足背放射刺痛; 3、肌力减弱,下肢肌力减弱,或者瘫痪、出现足下垂,感觉发凉、发冷; 4、间歇性跛行,指开始走路,走一段时间后,一般走几百米会出现单侧或者双侧的腰部酸痛、腿痛以及下肢麻木、无力,以致跛行,但稍微下蹲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就会缓解或消失,再走一段时间,上述症状又会再次出现; 5、马尾神经症状,常见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或排便、大小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等一系列症状,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到以上椎间盘突出的这些表现。
11.41万
32
2018-12-26
为什么绝经后妇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因为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对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调节能力降低,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大量增加,刺激骨吸收、导致骨量丢失,影响骨代谢,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加快,骨量未达到峰值便开始减少,从而使绝经后妇女成为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的生存质量。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易患绝经后骨质疏松,如白人和亚洲妇女,骨质疏松有家族史,或者具有一定影响骨量的特殊基因的妇女,钙摄入不足,缺乏体力活动,大量吸烟或饮酒,早绝经或绝经前行双侧卵巢切除术等等。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绝经后早期骨质疏松,以骨量迅速丢失为特点,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次是绝经后晚期骨质疏松,绝经后10-20年发生,骨量丢失比较缓慢。而老年继发甲状旁腺激素亢进,使PMO进一步恶化,临床上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钙、补维生素D、双磷酸盐、甲状旁腺素,选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方法来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10.58万
120
2018-12-26
什么是痛风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嘌呤代谢出现异常而致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为痹症。临床上根据发病病因不同,分为继发性痛风和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指有基础病变引起的痛风,原发性痛风是一部分自身有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而发生痛风。痛风的发生机制是核酸代谢产生嘌呤,嘌呤产生尿酸,一般而言尿酸的正常水平是7mg/dl,高于标准就是高尿酸血症。尿酸产生过多,排泄少而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达到一定的浓度,就可以沉积到关节、软组织,最终引起炎性症状而诱发痛风。痛风发病分为几个阶段,一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阶段,二是急性发作阶段。发作阶段典型表现为单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一般是第一跖趾关节,发作时间比较快,容易形成痛风结石,也可以造成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此外痛风好发于中年男性,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有年轻化的趋势。
12.52万
125
2018-12-26
膝骨关节炎如何预防保健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膝骨关节炎是以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为基础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红肿热痛,上下楼梯痛,坐、站膝部不适,有时活动膝关节的时候还表现关节有弹响,有畸形、红肿热痛等等,都是关节退行性变的临床表现。膝骨关节炎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另外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的下蹲,膝关节经常受凉、受寒,都是产生膝骨关节炎的原因。对于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体重,因为体重太重,会增加关节的压力,导致关节磨损; 2、改变居住环境,如果是没有电梯的高层楼房住户,每天经常上下楼梯,对膝关节是一种长时间磨损; 3、潮湿、寒冷的居住环境,也是加重该病的因素,所以要避免; 4、不要盲目去锻炼,一定要保护膝关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的关节劳累,减少上下楼梯、关节的屈伸、负重等运动,尽量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
11.44万
14
2018-12-26
痛风急性发作时如何处理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痛风大作处理注意以下几点: 1、痛风发作的患者,急性发作一般是指48小时以内,禁止热敷,急性发作热敷会加重局部充血、水肿,不但不能止痛,反而加重疼痛,但对痛风是否能够用冷敷,目前还有争议,虽然冷敷可以暂时使局部疼痛缓解,但是低温会刺激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并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而且局部低温使尿酸更容易沉积于软组织,所以冷敷和热敷都不可取; 2、安全的处理方法是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硫酸镁湿敷; 3、建议尽快用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类药物,如依托考昔、秋水仙碱,还有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胃肠道,及其肾功能的状况而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症状缓解后,家属要带病人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尽早解除疼痛; 4、首次发作的患者要完善全面的各项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方案,对急性痛风总结一点就是早,早期用药,早期治疗。
12.33万
334
2018-12-26
脱位早期并发症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脱位的早期并发症比较多,常见以下几方面: 1、骨折:在脱位过程中,骨断端的碰击、关节囊、韧带牵拉均可造成骨折; 2、神经损伤:由于脱位骨端牵拉压迫神经干造成的损伤,并发神经挫伤,少数还会导致神经断裂,通常要观察三个月左右,如果神经功能无恢复迹象,就要采取神经探查; 3、血管损伤:由于脱位骨端压迫、牵拉周围的软组织造成血管损伤,多数为血管挫伤,血管撕裂伤,所以复位成功后,肢体血运没有改善,或是发生大血管破裂,马上要进行探查、修补或吻合、结扎; 4、出现感染:有些是开放性脱位,没有及时清创或者清创不彻底,轻者出现创面感染,重者可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开放脱位的清创往往污染比较严重,里面有泥土、碎屑等污染物,甚至会发生特异性感染,比如破伤风、气性坏疽,都可以危及生命,所以对脱位的早期并发症,要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9.75万
5
2018-12-26
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颈椎病的患者常见以下症状: 1、神经受到压迫,出现头痛; 2、随着病情的发展,经常出现恶心、呕吐,还有头晕; 3、部分颈椎病患者不能够睁开眼,还伴随着眼胀、睁眼无力,和视力模糊,甚至视缺损; 4、出现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有些还有颈部肌肉痉挛,或颈部落枕的症状,出现抬头、低头、旋转动作比较困难; 5、颈椎病还可能导致上肢手臂麻木,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活动加重,休息后减轻等等,甚至出现患侧肌肉萎缩、跛行等,都是颈椎病的表现。
10.16万
427
2018-12-26
什么人群易得痛风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目前研究表明,痛风的危险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加之嘌呤饮食、酗酒、肥胖、高血压、甘油三酯血症。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性别和年龄:一般好发于中年男性,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得痛风的比较少,一般绝经后痛风随年龄增加也容易升高,但近些年来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2、生活习惯:过多的食用含嘌呤的饮食会增加患痛风的风险,如动物内脏、酗酒、啤酒,都会使痛风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3、体质:如肥胖、有基础病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资料显示,50%-70%以上的痛风患者都超重,都有肥胖症,有2/3的都伴有高脂血症,血清尿酸值与肥胖呈正相关,长期患高血压的患者尿酸排出减少,血液中尿酸升高,还有糖尿病、肾功能低下者,都是危险因素的发病人群。
11.82万
307
2018-12-26
如何预防痛风
孙绍裘
主任医师
骨伤科
首先从饮食入手,要鼓励多吃碱性食品,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要多喝水,少喝高汤,要多喝白开水,如火锅、豆制品要少吃,多喝水,利于尿酸的快速排出;限制饮酒,要戒酒,尤其是啤酒,不能酗酒,酗酒容易造成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适当的进行运动,运动可以加速尿酸的排泄,还使肥胖病人的体重减轻,因为肥胖也是痛风的好发因素之一,所以在改变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要积极的进行锻炼;药物治疗,尿酸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要用药物来控制,用加速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诱发因素,及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等等。
11.32万
27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