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科室相关科普
内检宫颈口还差1厘米,可以放进去两指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内检宫颈口还差1厘米,可以放进去两指,是产前检查的结果,提示孕妇宫口已开,要临产,要做好待产准备,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内检时医生会将手指插入阴道,另一手置于腹部上方,以检查子宫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及怀孕周数是否与子宫大小相符。如果内检时提示宫颈口还差1厘米,意思是宫颈口距离完全扩张还差1厘米,通常宫颈口完全扩张,是10厘米。可以放进去两指,意思是宫口已经开到两指的距离,通常开到10指,完全扩张后孕妇开始进行分娩。 此时宫颈口已经开始了扩张过程,但尚未达到分娩时的完全开放状态。随着产程的进展,宫颈口会逐渐变软、变短并扩张,孕妇可能会有强烈的宫缩出现,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情绪对产程产生不良影响。
3980
2024-05-31
内膜厚回声不匀,阴超未见息肉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内膜厚指的是子宫内膜厚,回声不匀,是超声检查的描述,阴超未见息肉,提示病变并非是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可能是月经来潮、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等,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月经来潮: 月经来潮期间子宫内膜缺乏激素支持,可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此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子宫内膜增生症: 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由于机体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增生,患者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出血量较大,需遵医嘱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药物。 3、子宫腺肌症: 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肌层生长,同时还伴有周围肌层细胞的增生与肥大,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患者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痛经、小腹肿胀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地诺孕素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必要时也可手术切除病症。 4、子宫内膜炎: 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剖宫产后以及宫腔手术后,病原体常见的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子宫内膜增厚,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下腹痛、发热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盐酸莫西沙星片等药物。 5、子宫内膜癌: 属于妇科恶性肿瘤,可能与体内激素作用有关,内膜出现不典型增生,在病症部位可检查出这种情况,同时伴有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需采取手术切除,同时辅以放化疗。 建议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4194
2024-05-31
内检出血后小腹疼、腰疼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内检出血后小腹疼、腰疼,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精神紧张、宫颈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正常现象: 在内检时如果操作不当,用力过猛可能刺激宫颈及阴道,导致疼痛不适,疼痛可放射到小腹、腰部,无需特殊处理。 2、精神紧张: 内检时精神过于紧张,可能导致子宫收缩,进而引起小腹疼痛和腰部不适,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即可。 3、宫颈炎: 患者宫颈内壁的黏膜受到细菌的感染可出现炎症,在内检时刺激到充血的宫颈可导致不适症状,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需遵医嘱应用金刚藤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康妇消炎栓等药物。 4、盆腔炎: 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患者盆腔充血、水肿,内检时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下腹痛、发热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异常位置,患者可出现严重痛经、腰痛等症状,即使不在月经期间,患者的下腹或腰部也会疼痛,与内检无关,需遵医嘱应用孕三烯酮胶囊、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严重者可手术切除。 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3016
2024-05-31
囊性暗区5*4mm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囊性暗区5*4mm是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检查时可见具有液体成分的小囊状结构,其大小为5mm*4mm,可能是宫颈囊肿、早期妊娠囊、宫腔积液、乳腺囊性结节、卵巢囊肿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查明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1、宫颈囊肿: 是宫颈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可能是生理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炎症刺激、损伤等原因所致,检查时可见此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2、早期妊娠囊: 在怀孕早期进行超声检查,宫腔内出现囊性暗区,可能是妊娠囊的早期表现,大小为5mm*4mm,通常建议怀孕35天左右。同时可伴有停经、早孕反应,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有胎芽和胎心出现。 3、宫腔积液: 如果患者之前有过子宫出血、炎症或宫腔粘连等,可能导致宫腔内有液体积聚,形成囊性暗区,可先进行观察,通常可自行吸收。 4、乳腺囊性结节: 如果是在乳腺部位检测到有囊性暗区,可能是乳腺囊性结节,多少由于乳腺增生所致,结节较小,患者通常无不适症状,可以先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疼痛、增大等情况,可进行手术切除。 5、卵巢囊肿: 如果在卵巢上检测到有囊性暗区,可能是卵巢囊肿,卵巢内有囊性的肿物形成,患者可出现阴道不规律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需采取手术切除。 具体的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诊断来确定。患者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和性卫生,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4656
2024-05-31
每天中午睡醒感觉子宫两边空空的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每天中午睡醒感觉子宫两边空空的,可能是心理因素、生理变化、子宫位置、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心理因素: 如果患者对于子宫区域过分关注或焦虑,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建议调整心态,避免过度关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生理变化: 患者年龄较大,卵巢和子宫可逐渐萎缩,可出现此类情况,是正常的生理变化,无需特殊处理。 3、子宫位置: 有些人可能天生子宫位置较靠后或形态略有不同,可能会导致在特定姿势或状态下感觉子宫两边空空的,无需特殊处理。 4、宫腔粘连: 如果患者有宫腔粘连,宫腔手术、子宫内膜炎及物理化学等原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需采取手术治疗。 5、子宫肌瘤: 是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组织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如果瘤体较大,可影响子宫形态,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腹部包块、月经不调等症状,需采取手术切除。 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650
2024-05-31
慢性炎伴鳞化,局灶性LSIL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慢性炎伴鳞化,局灶性LSIL,是提示宫颈有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局部有慢性炎症刺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处理。 慢性炎伴鳞化提示患者的宫颈部位有慢性炎症,可在宫颈间质检测到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柱状上皮,逐渐转变为鳞状上皮,多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迁延或病原微生物持续感染所致。 而局灶性LSIL,LSIL是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宫颈局部存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属于一种前癌性病变,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如HPV16、HPV18等。 患者出现此类检查结果,通常无临床不适,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接触性出血、疼痛等症状,发展为更严重的病变,如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或宫颈癌。患者需遵医嘱应用胸腺肽肠溶片、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采取超高频电波刀、射频消融等物理治疗,如果病情继续进展,要进行手术切除。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如果病变持续存在或进展,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
4894
2024-05-31
50岁近两个月例假迟迟不来,吃了饭小腹胀气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50岁近两个月例假即月经,迟迟不来,吃了饭小腹胀气痛,可能是生理性绝经、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生理性绝经: 50岁左右的女性,卵巢功能可能逐渐衰退,进入围绝经期,可出现此类情况,月经周期逐渐延长,之后出现闭经,由于体内激素作用可导致腹胀、腹部不适、易怒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2、内分泌失调: 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等因素可能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可出现月经不调,同时可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左炔诺孕酮片、加味逍遥丸等药物。 3、消化不良: 如果女性已经闭经,可出现月经不来的情况,在吃饭时进食量较多,运动量较少,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此类情况,需遵医嘱应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治疗。 4、盆腔炎: 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的总称,患者可出现月经推迟、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由于炎症刺激可引起盆腔积液,可引起腹胀、腹痛,需遵医嘱应用甲硝唑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 5、异位妊娠: 发生概率较低,但是如果女性在50岁依然有排卵,同房时未做避孕措施,可能会导致怀孕,如果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可导致异位妊娠,出现停经的情况,随着胚胎发育,可压迫肠道引起小腹胀气、疼痛等不适,需立即进行手术切除。
3238
2024-05-31
子宫憩室彩超怎样描述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子宫憩室做彩超检查时,可根据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子宫憩室、血流情况等进行描述,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1、子宫大小: 彩超能够清楚地显示子宫的大小,在检查后根据患者子宫大小可以描述为子宫大小正常或异常。 2、子宫内膜: 彩超能够观察到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分布情况,在检查后根据子宫内膜的情况,描述为子宫内膜增厚或较薄,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3、子宫肌层: 彩超能检查子宫肌层的厚度和形态,在检查后根据子宫肌层的情况,描述为子宫肌层回声分布均匀或异常。 4、子宫憩室: 彩超可以显示子宫内的憩室的情况,如果有子宫憩室,在检查后会描述为子宫内可见一个或多个憩室,描述出憩室的大小,内部有无积液或积血,憩室壁厚度。 5、血流情况: 彩超还可以评估子宫内有无血流信号,如果检测出有血流信号,需要明确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具体的彩超描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而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咨询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448
2024-05-31
绒毛膜下血肿49mm×10mm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绒毛膜下血肿49mm×10mm,是超声检查的结果,是因为女性在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多数血液通过阴道排出体外,部分血液在发育中的胎囊绒毛膜和子宫壁之间聚集,形成绒毛膜下血肿,可能是子宫和胚胎发育不同步、妊娠早期蜕膜血管破裂、先兆流产、胎盘植入、子宫肌瘤等原因所致。 1、子宫和胚胎发育不同步: 如果患者子宫和胚胎发育不同步,可导致囊胚错位,出现出血的情况,形成绒毛膜下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定期产检即可。 2、妊娠早期蜕膜血管破裂: 在孕早期绒毛膜滋养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可能会导致蜕膜血管出现损伤,出现阴道出血的情况,要注意休息,尽量卧床,避免受到碰撞。 3、先兆流产: 与孕妇体质、心理等因素有关,患者以少量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可形成绒毛膜下血肿,同时伴有腹痛,需遵医嘱应用黄体酮注射液、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 4、胎盘植入: 是胎盘组织不同程度地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胎盘侵入子宫肌层可损伤局部血管,故而可导致出血形成绒毛膜下血肿,可先进行观察,在分娩时采取剖宫产分娩,子宫切口选择根据胎盘附着位置而定。 5、子宫肌瘤: 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怀孕时如果同时有子宫肌瘤,肌瘤可导致子宫内膜血管破裂,故而导致出血形成绒毛膜下血肿,可先进行观察,如果瘤体较大影响妊娠,可考虑终止妊娠,采取手术切除。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血肿的大小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4778
2024-05-31
52岁促卵泡生成素57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52岁促卵泡生成素57U/L或mIU/mL,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卵巢功能下降、卵巢发育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1、正常现象: 在生育期促卵泡生成素正常值为5-40mIU/mL或U/L,绝经期是10.87-58.64mIU/mL或U/L,如果女性52岁已经进入绝经期,出现促卵泡生成素57U/L或mIU/mL,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2、卵巢功能下降: 卵泡生成素升高可能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指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中的卵泡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在52岁出现卵巢功能下降,通常无需过多干预,注意保持生活规律即可。 3、卵巢发育不良: 如果女性先天卵巢发育不良,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同时可伴有乳房发育不良、阴毛稀少等症状,遵医嘱应用戊酸雌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药物。 4、多囊卵巢综合征: 是一种女性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其发生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内分泌障碍及月经异常密切相关,患者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月经稀少、毛发旺盛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氯米芬片、螺内酯片等药物。 5、高泌乳素血症: 是下丘脑-垂体失调所致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可出现此类情况,同时伴有闭经、溢乳等症状,需遵医嘱应用溴隐亭、卡麦角林等药物。 如果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持续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3978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