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科室相关科普
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高灵敏促甲状腺素(也称超敏促甲状腺素)是评估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这一指标偏高时,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存在异常,或者是由其他多种因素导致的如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1、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含碘量过高的食物,如海藻、海带、紫菜等,可能导致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胺碘酮片等,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升高。 3、疾病因素: 亚急性甲状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急性炎症,可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引起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垂体可能产生异常,导致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升高。 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时,患者可能出现嗜睡、乏力、食欲异常;肌肉疼痛、发热、怕冷;呼吸困难、气短、吞咽困难;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情绪低落;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减少等症状。 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可能预示着甲状腺功能的异常。通过合理的饮食、避免滥用药物、定期体检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现高灵敏促甲状腺素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针对性的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1297
2024-09-13
甲亢做碘131对身体伤害有多大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碘-131作为一种放射性碘同位素,常被用于治疗甲亢,其原理是通过放射性破坏甲状腺组织,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碘-131治疗甲亢时,会破坏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体重增加、疲劳、记忆力减退等。这种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暂时性的,但更常见的是永久性的,需要长期口服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2、放射性甲状腺炎: 在治疗后的短期内,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这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肿胀和不适,是由于碘-131破坏甲状腺组织后,甲状腺滤泡细胞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所致。虽然其发生率相对较小,且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仍需引起注意。 3、突眼加重: 对于本身存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如浸润性突眼)的患者,碘-131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眼球更加突出、活动度增加等眼病加重的情况。在治疗前,医生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以避免治疗后眼病加重。 4、甲亢危象: 在极少数情况下,碘-131治疗可能诱发甲亢危象。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通常与大量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有关。为避免甲亢危象的发生,医生在碘-131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鉴于碘-131治疗甲亢可能带来的伤害,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并严格遵医嘱服药和接受检查。治疗前,医生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是否存在相关禁忌证。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粒细胞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发症。
775
2024-09-13
空腹6.2血糖需要治疗吗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3.9mmol/L至6.1mmol/L之间,而6.2mmol/L的血糖值已经超出了这一正常范围,属于血糖偏高的范畴。尽管这一数值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它已经提示了血糖调节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在治疗方面,首先推荐的是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和转化。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还有助于改善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非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或者个体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的相关症状,那么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从而保护个体的健康。 空腹血糖6.2mmol/L可能表明个体正处于从正常血糖状态向糖尿病过渡的阶段,这通常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加以干预,未来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助于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575
2024-09-13
亚甲亢和甲亢的区别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亚甲亢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及预后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1、临床表现不同: 亚甲亢:其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无明显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心动过速、体重下降、多汗、眼球突出和肌肉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不足以引起患者的显著不适,且甲状腺通常无肿大或仅有轻微改变。 甲亢:临床症状则明显且严重,包括疲乏无力、烦躁易怒、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体重显著下降、心慌气短、心律失常等。此外,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常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并可闻及血管杂音。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2、实验室检查不同: 亚甲亢:在血清学检查中,亚甲亢患者的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水平通常保持正常,而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则明显降低。这一特点有助于将亚甲亢与甲亢相区分。 甲亢:相比之下,甲亢患者的T3、T4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TSH水平降低。这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是甲亢诊断的重要依据。 3、治疗不同: 亚甲亢: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如TSH持续低于0.1mIU/L、有甲亢症状、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可能需要考虑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但治疗应谨慎选择,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亢: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4、预后不同: 亚甲亢:部分患者可能自行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但也有一些患者可能进展为临床甲亢。长期亚临床甲亢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的风险。 甲亢: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但有一定的复发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对于亚甲亢和甲亢的预防,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应戒烟戒酒,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对于中年女性及缺碘地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甲状腺功能。当怀疑患有亚甲亢或甲亢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测定(如T3、T4、TSH等)、甲状腺超声以及必要时的甲状腺ECT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1272
2024-09-13
糖尿病脚趾头溃烂怎么治疗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脚趾头溃烂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控制病情、促进伤口愈合并预防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清创治疗、抗感染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生活干预。 1、清创治疗: 糖尿病患者脚趾头溃烂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清创治疗,包括切除坏死、感染的组织,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清创后,使用氧化剂冲洗伤口,并进行湿敷,以避免厌氧菌的进一步繁殖。 2、抗感染治疗: 如果溃烂部位合并感染,应进行分泌物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3、控制血糖: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按时按量地服用降糖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缓脚趾头溃烂的情况。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改善血液循环: 如果患者的血管有严重狭窄或闭塞,可以考虑进行下肢动脉彩超和动脉CTA检查,然后通过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溃烂部位的愈合。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等,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 5、生活干预: 患者应遵循少量多餐、合理搭配的原则,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猕猴桃等,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进行适当的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糖控制。患者可以选择上肢的一些运动,如哑铃操等,避免过度使用下肢以免加重病情。保持脚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脚并勤换洗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以保护足部免于擦伤,避免久站、久坐和长时间走路等妨碍血液循环的行为。 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了解双脚的状态和病情变化。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血管等病变问题,并加强日常护理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1474
2024-09-13
糖耐前一天晚上几点禁食禁水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糖耐前一天晚上,一般建议从晚上10点起开始禁食禁水,以确保第二天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结果的准确性。这一规定是基于人体在夜间至清晨这段时间内,消化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空腹状态下血糖的基线水平。 在糖耐量试验前进行禁食禁水,主要是为了排除食物和水对血糖水平的影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被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影响血糖的测定结果。而水虽然不直接升高血糖,但大量饮水可能会稀释血液,间接影响血糖浓度的测量。遵循这一规定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患者应从前一天晚上10点开始禁食,除了必要的药物(如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外,应避免进食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茶、咖啡、果汁等。晚餐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或高糖的食物,以免影响次日的试验结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因睡眠不足导致的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影响。试验前一天晚上及当天早晨,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导致血糖波动,影响试验结果。 患者可以提前了解试验过程,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对血糖的影响。通过遵循规定及注意事项,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个体的血糖调节能力,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1327
2024-09-13
血糖11点多能自愈吗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血糖11点多mmol/L,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都超出了正常范围,表明血糖水平偏高。血糖11点多mmol/L能否自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血糖升高的原因、血糖水平的高低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 血糖升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摄入糖分过多、胰岛素基因缺陷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如果血糖升高是由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所致,那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摄入,血糖水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对于空腹血糖11点多mmol/L的情况,这通常意味着血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状态,很可能已经接近或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很难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实现自愈。如果空腹血糖持续偏高,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餐后2小时血糖11点多mmol/L的情况,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也属于血糖偏高范畴。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持续偏高或呈现上升趋势,同样需要警惕糖尿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血糖偏高并不能实现自愈,而需要通过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建议血糖偏高的人群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1294
2024-09-13
60岁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多少为正常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一般应小于8%,但理想的范围仍然是4%-6%之间。这一标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重要,不仅反映了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还与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包括胰岛功能、肝肾功能等在内的多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在评价老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时,需要考虑到这种生理性的变化。将正常值范围适当放宽到小于8%,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估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情况,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其正常值范围对于评估老年人的血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血糖状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这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范围还可以作为指导老年人生活方式干预的依据。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接近或略高于正常范围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血糖水平,从而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497
2024-09-13
做糖耐检查要多少钱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做糖耐检查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费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病情、检查方法、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以及医保政策等。糖耐检查的费用一般在200-500元之间,但具体价格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动。 糖耐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其费用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费用以及多次抽血检测费用。对于普通人群来说,经典的糖耐量检查需要检测五个时间点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这种全面的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个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但费用也相对较高。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初步筛查,可能会采用简化的糖耐量检查方法,只检测空腹血糖和服糖后两小时的血糖。这种检查方法相对简单,费用也会有所降低,一般在50-100元之间。不同地区的差异也会影响糖耐检查的费用。 医保政策对于糖耐检查的费用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医保政策将血液检测纳入报销范围,但具体报销比例和范围因地区而异。生育保险通常不包括门诊药物费用,但血液检测费用可能属于报销范围;而医保则可能按比例报销,基层医院可能全部报销或部分报销,而市级医院则可能只报销一部分。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可以了解当地的医保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费用支出。 对于需要做糖耐检查的患者来说,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收费标准、医保政策以及不同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1170
2024-09-13
有哪些新技术新方法来监测与与防治糖尿病吗
赵进喜
主任医师
肾病内分泌科
在糖尿病的监测与防治领域,近年来涌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糖尿病管理的效率,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新型的监测技术包括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无创血糖检测器、远程医疗与移动健康应用等。 1、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血糖监测方式,它能够连续、实时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每5分钟甚至更短时间记录一次数据,并传输给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身。这种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指尖血糖监测的繁琐和疼痛,还能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纳入糖尿病管理的常规手段。 2、无创血糖检测器: 这种设备使用非侵入性技术来测量血糖水平,可通过皮肤下光学成像、红外线辐射、电容分析等方式进行检测。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是如果得到广泛应用会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 3、远程医疗与移动健康应用: 远程医疗和移动健康应用的普及,使得患者能够在家中接受专业的糖尿病管理指导。这些应用不仅提供了血糖记录、饮食建议、运动计划等功能,还能与医生进行实时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一些应用还结合了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 糖尿病防治教育和自我管理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使其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计划,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记录血糖数据等,以提高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731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