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科室相关科普
8个月宝宝一哄睡就哭闹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8个月的宝宝一哄睡就哭闹,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既包括环境变化、饥饿或饱胀、作息不规律、依赖安抚物、过度兴奋这些非疾病因素,也可能涉及缺钙、湿疹、呼吸道感染、耳朵感染这些疾病因素。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变化: 宝宝对环境变化敏感,如光线、温度或噪音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不安。症状表现为宝宝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治疗时,应确保睡眠环境安静、温暖且光线柔和; 2、饥饿或饱胀: 不适当的喂养时间或量可能导致宝宝在睡前感到饥饿或饱胀,从而哭闹不安,甚至拒绝入睡。治疗时,应确保宝宝在睡前有适当的饮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3、作息不规律: 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导致宝宝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应给宝宝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确保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4、依赖安抚物: 有些宝宝对安抚物(如安抚巾、安抚奶嘴)产生依赖,一旦离开安抚物时就会哭闹不安。此时应逐渐减少宝宝对安抚物的依赖,帮助宝宝建立自主入睡的习惯; 5、过度兴奋: 白天过度兴奋或受到惊吓,可能导致宝宝晚上难以入睡,表现出哭闹不安,难以安抚。应确保宝宝白天活动适度,避免过度刺激。 二、疾病因素 1、缺钙: 缺钙可能导致宝宝夜间哭闹不安,还包括夜间出汗、易惊醒等。治疗需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钙质,如通过添加辅食或补充钙剂; 2、湿疹: 皮肤湿疹可能引起宝宝瘙痒不适,导致哭闹。治疗时,应保持宝宝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颗粒等抗过敏药物; 3、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症状为鼻塞、咳嗽等。治疗时,应确保宝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 4、耳朵感染: 可能导致宝宝疼痛不适,入睡时哭闹,主要会有耳朵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等治疗。 对于上述情况,建议家长给宝宝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4528
2024-05-31
八个月宝宝不会伸手要人抱正常吗
刘华卫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八个月宝宝不会伸手要人抱,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宝宝的个体发展情况和家庭环境来综合分析。建议家长综合考虑宝宝的整体发展情况,并在必要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1、正常: 一般而言,八个月的宝宝开始展现更多的社交互动和肢体语言,会开始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比如伸手要玩具或者对喜欢的人微笑。但是每个宝宝的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有的宝宝可能会稍微提前,有的则会稍微滞后。有些宝宝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求,比如发出声音或者通过面部表情来寻求关注。而比较内向的宝宝可能就不怎么会通过外放的动作来表达需求,不伸手要人抱也属于正常情况; 2、可能不正常: 如果家长观察到宝宝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发育滞后的情况,比如运动技能、语言能力等,就可能提示不正常,此时,家长应该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的儿童发展专家,以获取专业的评估和建议。 建议家长在平时可以通过多与宝宝互动、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关注,促进宝宝的社交和情感发展。此外,为宝宝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宝宝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更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
3892
2024-05-31
采足底血后可以洗澡吗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足底血临床是指足跟血,一般采完足跟血24小时以后可以洗澡,以免在此期间出现异常不适,建议做好一定的护理措施。 采足跟血主要是针对新生儿,主要用于明确新生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苯丙酮尿症。新生儿采完足跟血后,采血的针眼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愈合。 如果在针眼还未完全愈合时便立即洗澡,洗澡的污水可能会通过未完全闭合的针眼进入体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体遭受感染的风险,引起局部疼痛、红肿不适。 因此,建议在采血完24小时后,待针眼愈合后再开始洗澡。洗澡的时候还应避免过度用力地揉搓针眼处,以免引起局部疼痛的情况,导致新生儿哭闹不安。 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持针眼处的清洁卫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医用酒精涂抹在其上方,以免病原体侵袭。 而且家长还应多注意新生儿采完足跟血后,是否出现其他的异常不适,比如局部发红、肿胀等,还应立即咨询专业的医生。并让新生儿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及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机体健康。
3210
2024-05-31
小朋友喝茶中毒吗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小朋友喝茶一般不会出现中毒的现象。但是要注意控制好摄入量,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茶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绿茶、红茶以及乌龙茶等,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一定的蛋白质、铁以及镁等营养物质,适当喝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还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帮助预防或缓解便秘的不适症状。 由于茶叶中并不含有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也不会和一起进食的食物相互作用,生成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通常无须过于担心。但是应避免长时间大量饮用,以免增加自身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引起腹痛、腹胀、呕吐等消化不良的不适症状。 此外,由于茶水中还含有一定的茶碱和咖啡因,长期大量地喝,还可能会对小朋友的睡眠质量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引起入睡困难,甚至整晚都睡不着觉的情况,从而间接影响小朋友的生长发育。 因此,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以40℃的温水为主。也可以适当地喝些鲜榨果汁,比如香蕉汁、猕猴桃汁以及火龙果汁等,既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营养。
4584
2024-05-31
厌奶期最长几个小时吃一次奶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厌奶期最长可以4-5个小时吃一次奶。如果出现长时间不吃奶的情况,还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治,以免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厌奶期通常发生在婴儿4-6个月大的时候,但也可能在更早或稍晚的时间出现。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婴儿对母乳或配方奶的食欲明显下降,吃奶的量和频率有所减少,甚至可能表现出对吃奶的抗拒。 厌奶期最长可以持续4-5个小时吃一次奶,主要是因为婴儿在厌奶期,可能对吃奶感到厌倦或无聊,转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此外,随着婴儿的逐渐成长,其胃容量也在增加,因此即使吃奶的频率降低,每次吃奶的量也可能有所增加,从而也可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应避免强迫让宝宝喝奶,以免让宝宝产生抗拒的心理,导致其越来越不喜欢吃奶。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还可以适当添加其他的辅食,比如鸡蛋羹、米粉糊或者菠菜泥等,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如果婴儿是因为腹部饱胀不适而不想喝奶,还可以通过轻柔地按揉腹部,或者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等进行缓解。
4384
2024-05-31
两岁还需要用奶瓶吗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两岁孩子一般不需要用奶瓶喝奶,主要是因为随着两岁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其进食和吞咽的能力逐渐增强,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期用奶瓶喝奶,还可能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鼓励两岁的孩子直接用杯子或吸管杯喝奶、喝水。 两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其已经逐渐具备了更为成熟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在这个阶段继续使用奶瓶喝奶,通常不再是最合适的选择。 两岁孩子的牙齿已经基本完全长全,可以进食除了奶粉之外的其他食物,比如鸡蛋、小米粥、玉米、苹果等。仅通过喝奶可能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同时还可能限制其咀嚼能力的发展。 此外,用奶瓶喝奶,特别是睡觉前用奶瓶喝奶,奶液与牙齿接触的时间比较长,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发生龋齿的风险。 而且由于吸吮奶液的动作会导致上颌以及舌头的压力增加,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出现上唇上翘、下唇悬浮的症状,俗称奶瓶嘴,对外观还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一般建议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其断奶瓶,两岁之后尽量不要再用奶瓶喝奶。
4572
2024-05-31
六岁孩子睡觉口水呛醒喘不上气怎么办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六岁孩子睡觉口水呛醒喘不上气,可能与睡姿不当、唾液腺分泌较为旺盛、单纯性鼻炎、胃食管反流,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遵医嘱通过改变睡姿、使用药物等进行缓解。 1、睡姿不当: 当孩子采取仰卧或俯卧等不利于口水自然流出的姿势时,容易使口水在口腔内积聚,就可能导致呛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建议家长在孩子睡觉时调整其睡姿,尽量让孩子采取侧卧的姿势,有助于口水自然流出,减少呛醒和喘不上气的风险; 2、唾液腺分泌较为旺盛: 可能与孩子在睡前进食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火锅、麻辣小龙虾等,导致唾液腺分泌过多的唾液,而在睡眠中无法及时吞咽,从而引发呛咳和呼吸困难。睡前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比如新鲜的蔬果及小米粥、鸡蛋羹等食物; 3、单纯性鼻炎: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接触粉尘、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鼻塞、流涕等症状,鼻塞使得孩子在睡觉时无法正常用鼻呼吸,而鼻涕向后流入咽腔可能刺激咽喉部,导致自己被呛醒,无法喘上气来。可遵医嘱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 4、胃食管反流: 主要是因为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夜间平卧时,反流现象可能加剧,导致孩子被口水呛醒。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因机体肥胖、上气道狭窄等因素所致,睡眠时上气道发生阻塞,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容易被口水呛醒过来。可遵医嘱通过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腔扩容术等手术治疗。 对于患有单纯性鼻炎的六岁孩子,平时应多注意鼻腔清洁,避免经常抠抓鼻子,避免经常吸入刺激性气体,以免导致病情反复,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4444
2024-05-31
三个多月宝宝晚上醒几次正常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3个多月宝宝晚上醒几次正常,通常没有明确的说法,一般醒2-5次比较正常。如果夜醒的次数比较频繁,还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的原因,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由于3个多月宝宝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在睡觉之前进食过多的母乳或奶粉,可能会因腹胀、腹痛而醒来,可能会醒2-3次,是正常的现象。一般在及时控制好进食量、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之后,可逐渐缓解,无须过于担心。 此外,如果宝宝睡觉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被子盖得比较厚、衣服穿得比较多等,也可能会出现晚上醒3-5次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在及时调整环境温度、更换被子以及减少穿着的衣物之后,可以得到改善。 但是,如果3个多月的宝宝晚上频繁惊醒,还伴有多汗、哭闹不安以及腿抽筋等症状,还应及时听从医生的指导使用碳酸钙D3颗粒、醋酸钙颗粒等钙剂。并适当地晒晒太阳,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 在宝宝睡觉前还应及时更换尿不湿,以免由于局部过于潮湿,而导致宝宝醒多次。
3466
2024-05-31
五个月宝宝早上五点就醒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五个月宝宝早上五点就醒了,可能与睡觉时间太早、饥饿、睡眠环境过于嘈杂、消化不良,以及缺钙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原因,并遵医嘱通过调整作息、应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 1、睡觉时间太早: 多因宝宝的生物钟尚未形成,如果入睡的时间过早,夜间保持充足的休息之后,早上自然醒得比较早。建议适当调整宝宝的入睡时间,以助其形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2、饥饿: 多因五个月的宝宝新陈代谢速度较快,晚上摄入的食物可能不足以支撑整夜的睡眠,导致早上五点因饥饿感而自然醒来。应及时为宝宝喂母乳或奶粉,以确保其得到充分的营养; 3、睡眠环境过于嘈杂: 多因睡眠环境过于嘈杂所致,导致宝宝的深度睡眠被打破,导致其五点提前醒来。建议为宝宝营造一个安静、温度适宜、黑暗的睡眠环境,确保其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 4、消化不良: 可能与半夜家长喂养过多的母乳或奶粉,但是宝宝的胃容量较小,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有关,由于出现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的不适症状,也可能导致五个月宝宝五点早早地就醒了。可遵医嘱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溶液等促胃动力药进行缓解; 5、缺钙: 多因机体生长速度过快,钙离子摄入不足,导致大脑中枢神经过于兴奋所致,表现为睡觉易惊醒、睡觉时哭闹不安,以及腿抽筋的不适症状,可能在早上五点惊醒。可遵医嘱应用碳酸钙D3颗粒、醋酸钙颗粒等钙剂进行缓解。 日常生活中还应适当地多晒晒太阳,有助于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保持进食的时间、量规律,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的母乳或奶粉,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3946
2024-05-31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甲麻有什么区别
张继要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甲麻可能是指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愈酚甲麻那敏颗粒的区别,主要包括药物性状不同、药物成分不同、适应证不同、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理作用不同等,具体可去医院咨询医生,根据医生指导用药。 1、药物性状不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药物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色或淡橙黄色颗粒,而愈酚甲麻那敏颗粒的药物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剂; 2、药物成分不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每袋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体外培育牛黄。而愈酚甲麻那敏颗粒主要含有的药物成分为愈创木酚甘油醚、消旋盐酸甲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3、适应证不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而愈酚甲麻那敏颗粒是用于治疗因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支气管充血性咳嗽、咯痰;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会增加肾毒性的危险,且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并用。而愈酚甲麻那敏颗粒不宜与解痉药、酚妥拉明、洋地黄苷类药物同时服用; 5、药理作用不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而关于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其中的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祛痰剂,可稀释痰液易于咳出;消旋盐酸甲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流涕症状;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消除或减轻感冒的流泪、喷嚏和流涕症状。 由此可知,这两种药物有上述明显区别,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具体的用药可在医生建议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876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