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大便阳性有几种原因引起的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大便阳性可能是由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结肠息肉出血、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引起,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保障消化系统健康。 1、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引起出血,血液经消化道排出,可导致大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需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溃疡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进入肠道,可使大便潜血呈阳性,患者常表现为空腹时上腹部疼痛,进食后缓解,同样需要胃镜检查进行确诊和治疗。 3、结肠息肉出血: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如果息肉较大或表面糜烂、溃疡,可引起出血,导致大便潜血阳性,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腹痛、腹泻等表现,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进行切除治疗。 4、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潜血阳性,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注意饮食卫生和隔离。 5、溃疡性结肠炎: 这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常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大便检查可呈阳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在检查前,需遵循医生指导调整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食物或药物,对于某些慢性或复发性疾病,需定期复查大便常规,监测病情变化。
729
2024-09-23
胃癌原因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胃癌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息肉、胃溃疡、遗传因素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原因有关,关注这些因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1、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烟熏、油炸等食物,以及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变,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3、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某些类型的胃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息肉越大、形态不规则,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4、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如果胃溃疡长期不愈合,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刺激,就有可能发生癌变,转化为胃癌。 5、遗传因素: 部分胃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综合征,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综合征,会增加家族成员患胃癌的风险,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日常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减少高盐、腌制、熏制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1043
2024-09-23
总放屁怎么回事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总放屁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等多种原因引起,关注放屁增多的现象,及时就医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1、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人体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而引起的,当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后,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放屁增多,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的肠道黏膜受损,容易产生过多的气体,除了放屁增多外,还会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炎症刺激肠道,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气体产生增多。 3、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也是一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可出现节段性病变,肠道功能紊乱,气体在病变部位积聚,容易引起放屁增多,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伴有放屁增多,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饮食、肠道感染等有关。 5、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的慢性溃疡,患者除了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外,也可能出现放屁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胃溃疡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气体积聚。 建议保持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从而改善放屁增多的情况,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气体在肠道内的积聚。
933
2024-09-23
胃癌中晚期建议手术吗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胃癌中晚期是否建议手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可行性,对于身体状况允许、肿瘤未广泛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姑息性手术或减瘤手术,并结合其他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但是对于肿瘤广泛转移、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此时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1、手术可行性 肿瘤浸润与转移情况:胃癌中晚期时,肿瘤往往已经发生广泛浸润,甚至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这种情况下,手术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因为可能存在微小病灶无法彻底清除。 患者身体条件:手术对身体有一定的创伤,需要患者具备较好的身体条件。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等,可能无法耐受手术。 2、手术类型与目的 姑息性手术: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且肿瘤未广泛转移至无法切除的程度,可以考虑进行姑息性手术。这类手术旨在缓解患者的症状,如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瘤手术:通过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负荷,为后续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创造有利条件。减瘤手术虽不能根治肿瘤,但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手术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术前辅助治疗:对于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可以在手术前进行化疗或放疗,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辅助治疗: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以杀死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提高手术效果,延长生存期。 建议患者日常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软饭、面条、粥等,避免过硬、过粗糙的食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
1117
2024-09-23
胃癌术后复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胃癌术后复查项目繁多且重要,常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可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是否存在贫血,通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肝肾功能检查则用于评估手术及后续治疗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确保患者体内代谢正常。 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A19-9、CA72-4、CA24-2、CA125等,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 2、影像学检查 CT扫描:CT检查有助于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肿瘤,并监测病情变化。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重点观察手术部位及肝、肺等常见转移部位。 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便捷无损伤,可与CT扫描结果相互印证,同时需关注颈部淋巴结情况,尤其是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因胃癌晚期或复发时易转移至此。 胃镜检查:胃癌术后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吻合口是否有复发或转移,且由于消化道结构重建,残余胃组织易发生残胃癌,因此每年需进行胃镜检查。 3、特殊检查 淋巴结彩超:胃癌的转移途径主要为淋巴结转移,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的彩超检查尤为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灶。 建议患者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功能,减少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胃部负担或引起不适。
1345
2024-09-23
肠息肉早期的症状及表现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肠息肉是肠道内的一种常见病变,早期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大便异常、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等,但较为隐匿不易被患者察觉,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等体检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肠息肉等肠道病变。 1、大便异常 大便形状改变:正常的粪便通常呈圆柱形,但当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时,排出的粪便可能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可能附着有血痕。 便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痛性便血,血液与粪便混合,颜色鲜红,或附着于粪便表面。便血是肠息肉的重要警示信号,尤其是当息肉位于直肠或结肠下段时,更易出现便血症状。 2、腹部不适 腹痛:腹痛是肠息肉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中腹部或脐周,性质多样,可能表现为隐痛、绞痛等,且多为间歇性。腹痛可能与息肉刺激肠道黏膜或引起肠道痉挛有关。 腹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如腹胀、腹部不适感或反复腹部隐痛,可能与息肉刺激肠道黏膜或影响肠道功能有关。 3、排便习惯改变 便秘与腹泻交替:肠息肉可能导致患者的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包括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或者单纯表现为便秘或腹泻。这可能与息肉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有关。 排便不尽感: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即排便后仍有便意或肛门下坠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1264
2024-09-23
食管裂孔疝啥意思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食管裂孔疝是指除食管以外的腹腔脏器或组织,如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现象。食管裂孔是膈肌上的一个生理性裂隙,正常情况下仅允许食管穿过,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裂孔可能扩大,导致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进入胸腔。 1、食管裂孔疝的症状 反流症状:患者常感到胃酸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不适感。这种症状在夜间尤为明显,因为平躺时胃酸更容易通过食管裂孔反流。 疼痛:疼痛可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上腹部疼痛或两者兼有。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烧灼样痛,与反流症状常伴随出现。 吞咽困难:患者在吞咽食物时可能感到困难或疼痛,这是由于疝囊压迫食管或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所致。 呼吸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悸、胸闷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疝囊压迫胸腔内的器官(如肺或心脏)所致。 2、食管裂孔疝的治疗 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或患者出现明显的反流症状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拮抗剂,用于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 内镜治疗: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内镜治疗是一种选择。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射频治疗和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修补术旨在恢复食管裂孔的正常大小和结构,胃底折叠术则是通过将胃底环绕食管下段来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防止反流。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适当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减轻腹压。
948
2024-09-23
胃部息肉不切除会怎么样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胃部息肉不切除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包括息肉可能逐渐增大、症状加重、出血风险增加、癌变风险增加等,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切除以及何时切除,以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1、息肉可能逐渐增大 良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虽然多为良性且生长缓慢,但若不切除,可能会逐渐增大,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 炎性息肉:与胃黏膜的炎症相关,若炎症持续存在,息肉可能继续增大,甚至发生糜烂、出血,表现为黑便、贫血等症状。 2、症状加重 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更明显的胃部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或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胃部不适还可能引起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 3、出血风险增加 息肉表面可能发生糜烂、溃疡,导致出血。虽然少量出血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长期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4、癌变风险增加 某些类型的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若不及时切除,这些息肉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胃癌,危及患者生命。 5、影响消化功能 胃息肉可能会影响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6、延误治疗时机 胃息肉在早期可能症状较轻,但随着病情发展,治疗难度和风险会逐渐增加。若不及时切除,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建议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腌制、熏烤等食物减轻胃部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159
2024-09-23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做B超能查出来吗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B超单独用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B超利用超声波成像,具有无创、便捷、价格低等优势,可显示胰腺情况,但对早期胰腺癌检出有限,可作为初步筛查,有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B超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成像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B超可以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B超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胰腺癌早期,肿瘤可能较小,且与周围组织的差异不明显,B超可能难以发现。此外,肠道气体、肥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B超的图像质量,降低对胰腺癌的检出率。 虽然B超单独用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可能不够准确,但可以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手段。对于有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有家族史等,可以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如果B超发现胰腺有异常回声、占位性病变等,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内镜超声等,明确诊断。 B超可以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手段,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提高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腻等,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前往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明确诊断。
1377
2024-09-23
做完胃息肉后总感觉胃不舒服
杨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胃肠外科
胃息肉手术后胃部不适可能由心理因素、手术创伤未愈、术后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合理饮食、伤口护理、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等方法缓解不适,促进康复。 1、胃不舒服的原因 心理因素: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导致不适感。 手术创伤未愈:胃息肉手术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创伤,这些创伤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愈合。 术后感染:手术部位有可能发生感染,导致炎症和疼痛,感染可能表现为伤口红肿、发热等症状。 术后胃酸过多:胃息肉手术后,胃酸分泌可能增多,刺激胃黏膜,引发不适。 消化功能受损:手术后,胃部的消化功能可能暂时受损,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引起胃部不适。 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术前可能存在的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在手术后可能因饮食不当等原因复发或加重。 2、胃不舒服的治疗方法 合理饮食:术后应遵循医嘱,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等。同时保持少食多餐,减轻胃肠道负担。 伤口护理:注意手术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消毒、换药,以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治疗:针对术后胃酸过多,可遵医嘱使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降低胃酸分泌,缓解不适。对于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也可根据医生建议选用相应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预防和治疗胃息肉手术后的不适感,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调节,遵医嘱用药,并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促进胃部的全面康复。
580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