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的科普
网站导航

什么是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发病多由饮食不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感染性肠炎发生后,多数患者不需严格禁食,可通过补充液体电解质、能量,多食富含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等方式改善症状。患者应注意避免进食高渗性液体,生食如蔬菜沙拉、生鱼片等,以免发生寄生虫感染,加重肠炎症状。
14.1万 121
2018-05-22

溃疡性结肠炎为什么需要长久服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属于免疫性疾病,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造成,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为活动-缓解-复发,其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因此需长期服药维持症状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最初发病累及直肠,若未能有效维持缓解,随病程发展,病变可蔓延至整个全结肠,病情加重。此外,若未能坚持服药维持缓解,则后期需使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控制发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的痛苦。
7.55万 28
2018-05-22

为什么肝脏容易受到药物损害

肝脏属于消化系统中较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器官,首先,肝脏处于右上腹,位于胃肠道与心脏之间,由门静脉和肝静脉连接,从消化器官吸收的食物、药物及药物代谢产物,从心脏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循环必经肝脏;其次,肝脏的血供较为特殊,还有肝动脉输入的富氧的血液,把一些物质带入肝脏处理。因此,肝脏相较于其他脏器更易受到药物损害。建议患者用药时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切勿盲目用药,以免造成肝脏损害。
12.53万 6
2018-05-22

慢性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包括:1、长期酗酒:是引起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150g,即可出现慢性胰腺炎的症状;2、进食高脂、高蛋白食物:可加速慢性胰腺炎的发展;3、胆道疾病:我国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尤其胆管结石,因为70%-80%的人群中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若胆道系统发生感染,则可导致开口处炎性水肿、痉挛,甚至狭窄、梗阻,胰管与胰腺实质可发生钙化、纤维化,导致慢性胰腺炎。4、其他: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外伤、腹背部不明显创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均可引起慢性胰腺炎。
13.94万 298
2018-05-22

怎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比较复杂,基本无法治愈,可控制病情发作,维持缓解,其治疗分为:1、分期治疗:需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或缓解期,选择相应治疗方式;2、分级治疗: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程度药物治疗选择不同。轻中度患者,可口服美沙拉嗪类药物;中重度患者则需使用激素类、免疫制剂、生物制剂等进行治疗;3、分段治疗:结合病变部位选择治疗方式。若靠近远端病变,可选用灌肠,或肛门纳栓类药物。若是全结肠或广泛性病变,可口服或静脉用药。溃疡性结肠炎除药物治疗外,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防止复发。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感染。
11.46万 266
2018-05-22

肝硬化的患者为什么常常有胆结石

据报道,肝硬化患者发生胆结石概率达到30%,原因如下:1、肝硬化失代偿加重:胆汁酸分泌减少,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固醇的溶解性降低,易从胆汁中析出结晶,为形成胆色素结石和胆固醇结石提供基础;2、肝库弗细胞大量减少:肝库弗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大量减少可导致细胞免疫力降低,易发生胆道感染,引起胆道黏膜充血、血肿,发生缺血、坏死、脱落,脱落的坏死物质易发展为胆结石;3、脾功能亢进:可发生慢性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产生过多,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增加,与胆汁中的钙物质结合形成结石核心;4、雌激素灭活作用降低:导致雌激素增加,胆囊收缩无力,排空延迟,可形成胆结石。
11.44万 214
2018-05-22

什么是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指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引起的一种肝损害,有药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以及机体对药物产生特异质反应两种方式。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低热、腹胀、尿黄及皮肤瘙痒等症状。药物性肝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表现形式较相似,诊断相对困难,需结合患者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及排他性检查进行确诊。建议患者服药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若发生药物性肝炎,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预后较好。
11.4万 249
2018-05-22

黏液脓血便常见于哪些疾病

黏液脓血便常见疾病包括:1、感染性肠炎:常由感染细菌、寄生虫引起,发病较急。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空肠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及少见的空肠弯曲杆菌、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经医生指导治疗,预后相对较好;2、放射性肠炎:多有放疗治疗史;3、缺血性肠病:尤其伴随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4、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特殊病史,慢性治疗后,可缓解;5、肠道肿瘤:如结肠癌、淋巴瘤等。此外,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镇痛药物,亦可引起肠道损害,出现黏液脓血便。
15.2万 353
2018-05-22

什么是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多由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他分支血管发生血液障碍造成,病理改变是血管病变或血液循环血流量不足,常发生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缺血性肠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多于餐后或运动后发生腹痛症状,容易忽视,导致血管堵塞加剧,引发大出血或血管坏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生。若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忽然发生腹痛,伴随恶心、呕吐或血便,应警惕缺血性肠病,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若发生缺血性肠病,日常应适度活动,多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5.4万 129
2018-05-22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导致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对肝脏有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有500-1000多种,几乎遍及各类药物。临床常见的抗感染类药物、化疗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中枢神经类药物、降糖药、抗甲状腺药物、维生素、酶类药物、性激素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甚至保肝药物,均可对肝脏造成损害。黄药子、蓖麻子、马兜铃、何首乌、金不换、雷公藤、斑蝥、苍耳子、木通等中药亦可引起肝损害。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染发剂、减肥药品、美容药品亦可引发药物性肝炎。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谨遵医嘱,慎重用药,避免对肝脏造成损害。
15.64万 27
2018-05-22
正在加载
没有更多啦